2018-2019瀛﹀勾鍖栧鍚屾椴佺鐗堝繀淇?瀛︽锛氱1绔?绗?鑺?绗?璇炬椂 璁よ瘑鍚屽懆鏈熷厓绱犳ц川鐨勯掑彉瑙勫緥 Word鐗堝惈瑙f瀽 -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2019瀛﹀勾鍖栧鍚屾椴佺鐗堝繀淇?瀛︽锛氱1绔?绗?鑺?绗?璇炬椂 璁よ瘑鍚屽懆鏈熷厓绱犳ц川鐨勯掑彉瑙勫緥 Word鐗堝惈瑙f瀽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2ad5d50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e

径/nm 最外层电子数 常见 化合价 +5 +5 焰色 反应 单质 颜色 色 6 2 +1 -3、 -3、 黄绿 黄色 3 参照上表中的有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⑥②⑧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元素的非金属性:⑤<④ C.元素③⑥是碱金属元素

D.元素⑧的单质具有两性, 是半导体

解析:选C 由④⑦的化合价及原子半径可以推出, ④为P, ⑦为N;①比⑦的半径略小, 且最外层有6个电子, 则①为O;③化合价为+1, 且在8种元素中原子半径不是最小, 也不是最大, 则为Li;⑥焰色反应为黄色, 则⑥为Na;②的原子半径比③的大, 但比⑥的小, 最外层有2个电子, 故应为Mg;⑤单质颜色为黄绿色, 则⑤为Cl;⑧最外层有3个电子, 结合原子半径大小, 则⑧为Al。元素⑥②⑧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⑤(Cl)>④(P), B错误;铝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但不能称之为两性, 铝不是半导体, 而是电的良导体, D错误。

9.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 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装置A制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由此说明非金属性强弱是________。

(3)D中盛装溶液是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解析:为证明Cl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 且C中盛有Na2S溶液, 则可知A装置制备Cl2。B装置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Cl2与Na2S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S, 离子方程式为Cl2+S2===S↓+2Cl, 说明非金属性Cl>S。Cl2有毒, 必进行尾气吸收, D装置中NaOH溶液是吸收多余的Cl2。

答案:(1)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除去Cl2中的HCl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Cl2+S2===2Cl+S↓ Cl>S

(3)NaOH溶液 吸收多余Cl2, 防止空气污染 Cl2+2OH===Cl+ClO+H2O

10.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它们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 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电子总数的一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4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比较酸性和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够形成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其稳定性顺序是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 所以A的核电荷数为2+8+6=16, 故A为S。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电子总数的一半, 所以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8)×2=20, D为Ca。根据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它们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可以判断出B为Cl, C为K。S、Cl分别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第ⅦA族, K、Ca位于第4周期第ⅠA族、第ⅡA族, 故r(K)>r(Ca)>r(S)>r(Cl), 其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根据“序小径大”的原则可知r(S2)>r(Cl)>r(K)>r(Ca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和碱性的强弱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答案:(1)S Cl K Ca r(K)>r(Ca)>r(S)>r(Cl) (2)S2

Ca2 r(S2)>r(Cl)>r(K)

(3)H2SO4、HClO4、KOH、Ca(OH)2 酸性:HClO4>H2SO4, 碱性:KOH>Ca(OH)2 (4)HCl、H2S HCl>H2S 非金属性:S

Cl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