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29023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8

5、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 一面一孔 ② 一面两孔 ③ 两面一孔 ④ 两面两孔 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 最不利 ② 最佳状态 ③ 最小成本 ④ 正常加工 7、铜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 ( )的加工路线。

① 粗车 ② 粗车-半精车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 ④ 粗车-半精车-精磨 8、铸铁箱体上加工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① 粗镗-半精镗-精镗 ② 粗磨-半精磨-精磨 ③ 钻孔-扩孔-铰孔 ④ 粗镗-半精镗-精磨-研磨

9、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行。

① 切削加工之前 ② 磨削加工之前 ③ 切削加工之后 ④ 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10、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

①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011、某外圆表面车削,前道工序尺寸为?35.50?0.29,本道工序尺寸为?35.1?0.10,本工序最小余量(双

面)为( )。

① 0.11mm ② 0.19 mm ③ 0.39mm ④ 0.40mm 12、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 )原则。

① 尺寸链封闭 ② 大数互换 ③ 一件一环 ④ 平均尺寸最小

13、“分组选择装配法”装配适用于( )场合。

① 低精度少环尺寸链 ② 高精度少环尺寸链 ③ 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④ 低精度多环尺寸链

14、采用等公差计算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公差时,若尺寸链的总环数为n,则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各组成环的公差平均可以放大( )倍。 ①

n ② n ③ n?1 ④ n-1

15、装配系统图是用来表示( )的。

① 装配工艺过程 ② 装配系统组成 ③ 装配系统布局 ④ 机器装配结构

二、判断题

1、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2、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

3、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是遵循了“自为基准”原则。 4、精基准是指在精加工工序中使用的定位基准。 5、轴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表面作统一精基准。

6、退火和正火一般作为预备热处理,通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进行。 7、一般应选用工件上精度要求最高的表面作为其定位精基准面。 8、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精加工。 9、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与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10、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 11、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12、只要所有的零件加工精度都符合规定的要求,才能保证由它们装配出来的产品一定合格。 13、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 14、装配后的配合精度仅与参与装配的零件精度有关。

15、“固定调整法”是采用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三、分析计算题

1、试选择图4-1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t A t B A C B t C a)

b) 图4-1

c)

002、图4-2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38?0、c)、d)为钻孔加工时三m已加工好,b).1mm和8?0.05m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 、A2和 A3。

38 -0 0.1 a)

b)

图4-2

c)

d)

0

10±0.1 8 -0.05 A1 A2 A3 03、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60?0m。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层的厚度,.03m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4、图4-3所示工件中A1、A2、A3的尺寸为设计要求尺寸,其中A3不便直接控制和测量,试用尺寸链计算加工中应控制和测量的尺寸及其偏差,并在图上标注。

图4-3

5、图4-4所示工件的内外圆及端面A、B、C均已加工完毕,试求以A面定位钻Φ8孔(要求保证孔心距尺寸30±0.15)的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图4-4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有哪些主要作用?

2、生产类型分为哪几类?各种不同的生产类型有何基本特点? 3、什么是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4、什么是加工余量?确定工序加工余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5、说明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工件定位基准(包括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6、什么是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各有什么特点?

7、什么是工艺尺寸?什么是工艺尺寸链?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 8、如何把零件的加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9、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时,安排切削加工工序顺序一般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0、保证机器或部件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用于什么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