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2614bb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c

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路口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主要原因;想法与建议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现今中国社会,80后与90后逐渐占据了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伴随着年轻思维方式的注入,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急剧变革与更新。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现代交通和通讯的日益便捷,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思想逐渐被人们忽略。与此同时,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平均寿命普遍提高,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使得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XX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据专家预计,

第 13 页 共 22 页

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或将达到90%,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由此,一个新的值得我们关注群体的诞生了——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事实上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 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关注社会的各项活动,希望通过各项调查结果和共同撰写的调研报告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同时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有效改善“空巢老人”现状,缓解日益严重的空巢老人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调研方法

考虑到城乡差距可能导致问题的严重性的变化,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层次梯度的地方进行深入实地的调研。我们在当地队员的带领下遍访当地的空巢老人,深入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在完成任务之余,我们也不忘到当地敬老院去关爱看望那里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水果和

第 14 页 共 22 页

慰问,赢得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最后,根据我们走访的结果和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联系媒体,以期更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更加地关爱老人。论文框架

关于调研报告的框架,首先,我们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引出“空巢老人”这一问题,然后在调研走访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叙述当前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进而发现空巢老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度,进而改善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现状

这次我们调查的范围主要是以市区为中心展开,深入几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下到一些乡镇空巢老人家中进行深入了解调查。在走访空巢老人的同时,我们也广发问卷,调查的对象比较广泛,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基本都覆盖到。调查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据调查显示我市空巢老人比较普遍,这与我市外出打工人数之多有密切关系,但是从问卷结果来看,市民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只有68.04%的受调查者表示,知道空巢老人这回事。由此可见,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不够。下面我们将就调研了解到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现状做简要分析。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69.54%反应,空巢老人现象在我市表现的很普遍,只有6.21%反应这种现象很少见。在走访的

第 15 页 共 22 页

老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空巢老人,尤其是在农村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守着“空巢”。

尽管空巢老人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与关爱,尽管在我市这一现象比较普遍,但空巢老人还不存在温饱问题。然而衣食无忧并不代表生活幸福。影响老人生活幸福的还有其他方面因素:

困扰老人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便是心理孤独寂寞。这也是在调研中老人反映最多的问题。此外,在问卷“您认为困扰空巢老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一问中,64.95%的人首选心里孤独。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这个问题。而城市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更为严重。这与城市老人的居住形式有很大关系。城市中的老人都住在居民小区的商品房里,相对封闭。在调查中很多老人反应平时生活比较单调,心理孤独空虚。而在农村,村民大多都是以村落的形式居住,而且居住的时间都比

较长,家庭迁移现象不多。这样邻居之间都比较熟悉,老人们经常可以聚到一起聊天,打牌娱乐。这样心里精神状况就稍微好一点。

上面提到了居住,但实际上从调查结果来看空巢老人的居住条件现况并不是很好,首先从农村来看,由于务工人员大多数经济基础不是很好,留下来给老人居住的房屋也就十

第 16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