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cd2539647d27284b735152

证书密切挂钩。这就是说学校在确定专业设置及其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企业所需。

1.专业设置的校企结合

目前中职开设的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专业和方向达数十个,但教学计划标明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过于宽泛和笼统,缺少对行业中本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分析。

课程设置中计算机一般基础课多,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课和系列选修课少;内容安排中追求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和完备性,混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在专业要求上的差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在我校计算机专业部进行的企业调查中:80.3%企业强调学生应有一门技术专长和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79.5%的企业认为中职学生应更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78.4%的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敬业精神;51.6%的企业认为毕业生所学知识针对性不强,太偏重理论。结论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缺少核心竞争力和优势。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的划分和课程设置上,应更多考虑社会上相关职业的需求。按企业的需求进行计算机专业专业化、行业化设置的设想,对不同的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进行取舍,注重社会实效性,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注重开设实用的应用软件课程,除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外,减少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课程和一些被淘汰和将被淘汰的理论和软件课程的开设,按各应用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选择和讲授各专业计算机相关的应用软件。

例如:目前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已与神州数码网络公司合作办学,根据神州数码网络公司的建议,以面向计算机网络公司的岗位细化其能力目标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力求将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与专业技术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校已经将神码要求的课程纳入08级神州数码网络班的授课计划。

2. 教育内容的校企结合

学校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市场的需要,是能否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环节。

⑴ 要寻找对口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企业一起建立教学、实习、考证和分配一条龙的实训机制。没条件的可以请企业做顾问参与学校的教学、实习和考证的合作。

⑵ 要参考企业的人才标准制定实训目标:参考企业的用人标准来来制定实训目标,让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到一技之长。这是当今中等职业教育的导向,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 三、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校企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实训是职业教育特殊而必备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到一技之长,解决就业问题,这是对中职教育的导向,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 1.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项目教学

⑴ 实训室按照能够模拟企业的加工、施工、和营业场所的要求进行建设。 ⑵ 进行项目教学法:即模仿企业加工、管理产品的一整套程序,花费一定的课时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简化学生融入企业的过程,做到学校和企业的“零接触”。

2.发挥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提高技能训练的实效性

⑴ 教师配合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学校要聘请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课,学校教师要与技术人员密切和合作营造和谐的实训环境,实现:把企业的人才标准带到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向企业需求靠拢;把最实用的专业技术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快速与企业接轨。 ⑵ 加大实训的课时量: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安排的合理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以前通常是理论课上完了才进行实训,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可能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实训时有时还要重复讲理论课的内容,这无疑是一种浪费。要加大实训的课时量;理论课与专业课应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技能的提高、经验的积累需要反复的实践。 四、师资队伍的校企结合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先进的教学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校企结合的办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加全面和高水准的要求:包括基本素质、专业学识、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等。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课程变化和教学要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1.专业教师应该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既有中等学历的知识理论水平,又有中等技术等级资格的人才的教育。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师资队伍的特殊性,也就是需要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即:要求专业教师既熟悉文化知识、

又要掌握专业技术,既懂得教育规律、又明确操作要领,既能做学生的老师、又能当学生的师傅。

如:北京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求教师必须有所教课程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再如,我校计算机教学部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以下的努力方向:

·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如下条件:讲师(指授课能力)+工程师(指项目开发能力)。

·一个优秀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如下条件:讲师(指授课能力)+工程师(指项目开发能力)+创师(指创新和超前能力)。 2.要解决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

必须通过课程开发,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使课程开发成为校企合作发展的发动机。

·要能够从“课程的执行者”转换成“课程的设计者”,即:教师不但要能够自己决定课程,更要能对自己的课程负责。

·要从“被动的学习者”转换为“主动的研究者”,即:教师不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跟应该是研究者。

·要从“教师进修学习”转换为“教师专业发展”,即:透过相关制度与资源的调整,激发出教师的自我控制、自我导引与自我成长,并且透过各种专业互动,使教师们彼此互相激发各方面的专业发展。 五、实训条件的校企结合

与企业携手,开辟技术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校企结合,达到资源共享,不失为一种解决实训问题的好办法。

由于北京的IT企业一般均不愿接收中职学生实习,更不愿提供实习场地和资源,因此中职学校实训条件的校企结合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模式: 1.建设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实训基地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实训基地,企业把细化的岗位和项目设置在实训基地,并参与整个实训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并对学生的实训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让学生能够对就业的岗位及技术要求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2.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

没有条件建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实训基地的学校,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可以采用和用人企业根据现有条件共同设置实训课程,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教师则配合技术人员完成实训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并对学生的实训结果做出相应评价。

例如我校计算机专业的网络实训课程,以往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实际动手环境,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缺乏合适的培训教材以及对新技术的跟踪。校企合作以后,我们依据神州数码公司提供的网络实训室解决方案,参考神州数码公司的认证体系设计了教学方案,完备了实验种类和教材,采用了神州数码公司的主流设备,多种设备联合组网,体现了网络发展的最新潮流,模拟了中小型网络环境,方便学生进行网络实验操作,同时满足学生考取信息产业部的网络管理员认证、神州数码公司DCNA、DCNE、DCNP认证的实训环境。通过与神州数码公司的合作,学校聘请公司的技术人员给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选派了两名教师参加了神州数码公司定期举办的网络实训室标准课程及网络工程师的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DCNE、DCNP网络工程师认证和DCNI网络讲师的资格。神码还为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举办不定期的专题培训,如安全、语音、网管等课程,以确保教师紧随最新技术潮流。今后,专业还将与企业开拓更近距离的合作领域,如不断更新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设置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学习与学生生涯发展、实训教材建设、学生工学交替、师资脱产企业实践等方面。

总之,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真正实现教育与行业企业接轨,与新技术/新标准/新行业接轨,与国际人才标准接轨;可以实现产教结合,有效培养受市场欢迎的计算机人才。学校依托企业的技术、培训、服务、渠道等丰富资源和良好平台,职业教育市场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则可以为国家教育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回报社会对企业的支持,有效的扩大企业影响力并实现以用户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期待着学校与企业在品牌、实习与就业、创新与发展等多方面实现完美统一与共赢。

摘要: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党和国家都给予高度重视。劳动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目前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唯有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作为计算机教师,就如何在计算机课中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此谈谈本人的一些经验。 关键字:就业能力 实践教学 就业目标 一、 以就业为主导,转变教育观念。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就业教育就是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的一种教育,它与非毕业班的学生无关。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本人认为,就业观念的树立与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就业。没有明确的就业观念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定位。所以说把就业教育提前开展,不仅有利于引导非毕业班的学生尤其是新生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在校生活,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也有利于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本人作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