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教材重点(《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明清文学教材重点(《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1997d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6

②全部结构的完整性,又富有变化性。《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以人为单元,下半部以事为顺序,连环钩锁,层层推进。整体之中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语言的口语化,包括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水浒传》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也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④明快洗炼、生动准确、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四、艺术方面的不足

①有些情节有拖沓的毛病 ②108位好汉有凑数之嫌 ③有迷信色彩 五、《水浒传》的影响

⑴社会影响: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平,对农民起义的积极影响,成为造反起义的教科书。 ⑵文学地位:和《三国》一起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它比《三国》更贴近生活,作者把目光投向市井社会、日常琐事和平凡人物,多方面地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

第六章、西游记

一、《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作者

一、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是指明清时代在儒道释“三教同源”的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为题材的白话章回小说。

神魔小说的来源:①神话与原始宗教;②仙话与道教思维;③是志怪与宋、元说话。 神魔小说在明代兴盛的社会原因:

①统治阶级对宗教的提倡,特别是大力宣扬“三教合一”的思想。在这种三教合一思想及妖妄风气的影响下,神魔小说的创作便兴盛起来。于是,三教合流思想影响着神魔小说的创作,神魔小说的创作又对三教合一的思想进行传扬。

②明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明中叶,腐朽的封建制肌体内萌发出资本主义的幼芽,市民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社会风气随之一变。冰封的学术园地也出现了解冻的迹象。反射在

传统文艺领域内,表现为一种合规律的浪漫主义思潮:高雅矫饰的贵族文艺让位于自由地表达愿望、抒发情感的世俗文学;民间文艺得到了重视,新生意识充满了活力。特别是对神怪的广泛兴趣,对奇幻夸张、狂放不羁的创作方法的肯定,更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王国“不语怪力乱神”的正统文艺思想。 二、《西游记》的成书与作者

《西游记》是在玄奘取经故事的基础上经过民间的长期演绎由文人加工整理而成的,涉及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和市井文化。

①佛教文化:建立在佛教史实的基础上,陈玄奘奉诏口述西行见闻,弟子辩机笔录成《大唐西域记》,后来又成为佛教壁画题材和说经题材。

②市井文化:后来进入民间演艺市场,西游记故事世俗化、喜剧化。

③妖属于道教文化范畴,唐僧弟子的道教出身以及大量的妖魔故事都源于志怪传统。 成书阶段:

第一阶段,宗教神话化阶段。从《大唐西域记》到《慈恩三藏法师传》,从《独异记》到《太平广记》中的《异僧·玄奘》 。

第二阶段,宗教故事文学化阶段。得力于寺院“俗讲”的盛行。

先被僧徒们渲染成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故事,后来民间把它改造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然后或搬上舞台,或作为“说话”演说,虽然还披着宗教的外衣,但其主要人物却由宗教人物演化为虚构人物,其主要倾向也由歌颂宗教的狂热追求逐步转到歌颂人类的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歌颂对理想的追求,其中有人民的感情、愿望,也有作家的加工、演化。 作者:

吴承恩坎坷的人生旅途,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丰富的宗教知识,使他对人生有着哲理的观照;好奇的读书趣味,使他对艺术有着独特的追求;善谐的性格特征,使他对理想有着乐观的向往。这四者构成了吴承恩文学生涯的四重奏。 吴承恩对取经故事的发展:

①主题思想:冲淡化取经故事固有的宗教色彩,大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把一个以宣扬佛教精神的宗教故事改造为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神话小说。

②人物处理:玄奘退到次要地位,孙悟空成为全书的中心人物。 ③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提到卷首以开宗明义。

④以讽刺、幽默的笔调渲染有关取经故事,赋予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

第二节、思想主题

主题思想:

①明代社会现实和某些自然现象的艺术概括。

②通过取经者与阻挠取经者的斗争,歌颂了克服一切困难的进取精神,表现了勇敢、智慧、乐观和奉献的高贵品格。一是险恶的自然环境,二是险途上多妖多怪,三是取经人内部的矛盾,唐僧的执迷不悟,猪八戒的挑拨离间;四是神佛们有意考验取经人的意志而有意设置的障碍。

③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取经群体的形象,特别是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到功德圆满的光辉形象。

④毕竟也有封建糟粕,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

-------------------------------------------------------------------------------

第三节、艺术特色

①以神魔为主要描写对象,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 ②神性、人性、动物性结合的人物形象。

③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 ④在结构上,以取经人的活动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 ⑤语言有散有韵,汲取了民间说唱艺术和方言口语的精华。

第六章、金瓶梅

第一节、金瓶梅的作者、版本、成书过程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三国》《水浒》《西游》都是世代累积型的作品,经过长期的流传,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学积累,然后再经过文人加工写定,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金瓶梅》应该是一部典型的文人独创的作品,理由有四:

①《金瓶梅》在现存的史书、戏曲、话本中都没能找到直接地证据可以证明它是“世代累积”的。

②从现存《金瓶梅》的几种版本的演化看,它最终写定的嘉靖年间离《水浒传》的成书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因此《金瓶梅》没有世代累积的痕迹。

③《金瓶梅》是一部“假托宋朝,实写明事”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典章制度、人物事件、还是史实习俗、方言、服饰,无一不打上明代生活的鲜明印记 。

④《金瓶梅》虽有脱漏,语句亦有重复,但综观全书,布局严密,结构谨严,而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文笔风格亦大致统一,应是出自一个作者的手笔。

-------------------------------------------------------------------------------

第二节、思想论

《金瓶梅》的结构:

它截取《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一段故事,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发展扩充,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全书以西门庆的生活史为中心,以奢侈靡烂的家庭生活为基本情节,通过人物活动形成许多专线,向四面八方伸展,纵横交错,自然浑成,织成一张社会网络,从而描给绘出封建社会没落时期丑陋的社会面貌和家庭关系。

《金瓶梅》成书于明王朝的“癌症晚期”。神宗朱翊钧已昏庸至极,“阉党”专权,“东厂”、“锦衣卫”特务警察机构庞大,冤狱遍布。宦官与地方官勾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有人认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 内容:

《金瓶梅》描绘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一方面官商一体的西门庆为主角,高官厚禄者和富商巨贾们为主体,贪赃枉法,依附的帮闲清客、妓女伙计们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另一方面被压迫被剥削的社会底层人物,如农民、打工仔、河道挑夫,包括被上流社会抛弃如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一度沦为流浪者,凄切悲惨,走投无路。作者是用西门庆作为封建官僚富商的一个代表人物,来表现他们的腐朽和自我毁灭之路。围绕他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官场生活,体现那个社会和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概括说来:

①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高度繁荣的经济和繁荣发达的商业。

②小说也写到了在社会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诱惑下,整个统治阶级更加弥漫着奢侈淫侈的享乐风气,在金钱和财富的腐蚀下全部国家机器正在走向朽烂。

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在金钱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人伦道德的伦丧。 暴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