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施工技术要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溢洪道施工技术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0d1848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5

水库设计总说明

4.2 溢洪道

1、在浇筑各砼建筑物前,应先铺设一层厚100mm的素砼垫层。

2、进水渠段重建左侧边墙采用C25砼重力式,顶宽0.4m,内墙面垂直,外墙面坡比为1:0.4;右侧保留原有砼边墙。

3、控制段底板为厚0.20mC25钢筋砼,上、下游侧各设一0.4×0.3m齿槽深入基础;左侧采用C25素砼重力式边墙,结构形式同进水渠段;右侧边墙采用C25砼仰斜式边墙,外墙坡比为1:0.2,内墙坡比为1:0.25,顶宽0.3m。

4、泄槽段底板为厚0.20mC25钢筋砼,两端分缝处下部应各设一0.4×0.3m齿槽深入基础;左侧采用C25素砼重力式边墙,右侧采用C25素仰斜式边墙,边墙结构形式砼控制段。

5、消力池底板为厚0.3m的C25砼;底板两端下部应各设一0.3×0.3m齿槽深入基础;左侧采用C25素砼重力式边墙,右侧采用C25素仰斜式边墙,边墙结构形式砼控制段。

6、泄槽段、消力池段底板及两侧边墙外坡下部均设一纵向或横向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大小为0.3×0.3m,采用级配碎石填充,外包土工布。

7、溢洪道底板及边墙分缝处采用橡胶带止水,缝宽20mm,在水平和垂直止水相交处应采用胶热连接,填缝材料为沥青杉板,厚20mm。

8、边墙设置Φ70mm(PVC管)排水孔,排水孔间距为2.0m,排水孔坡度为3%,管端处包裹土工布一层。

9、消力池底板下设Φ70mm(PVC管)排水孔,排水孔呈梅花型布置,间距1.0m,下部管端处包裹土工布一层。

10、溢洪道边墙后回填土采用透水性强的土料,压实度≥0.92,其它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 11、控制段底板、泄槽底板、消力池底板配Φ10的温度筋;钢筋的锚固长度:HRB335级钢筋La≥35d(d为钢筋直径)。

12、砼浇筑时,应振捣密实,并要求使用振捣器捣固;每个位置的振捣时间以砼不显著下沉,不出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砼表面经常湿润。脱模的砼表面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及时修整、抚光。抚光工艺标准:糙率≤0.014。为及时检查工程质量,要求每50m3砼取样一组(3个)。

4.4 施工导流

1、涵管原址挖除重建时,应做好施工围堰,并在涵管开挖断面边上开挖一0.3×0.3m(宽×高)导流沟,必要时应增设抽水泵排水,新涵管建成后具备过流条件后,利用新涵管导流。

2、围堰顶高程不低于死水位(或导流建筑物进口底高程)以上1.5~2.0m,当遇较大施工洪水时,视情况加高围堰,同时围堰应碾压密实,具有一定的防渗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正常施工。

4.5 安全施工

1、建立安全责任制,落实责任人;设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施工工程的安全,统筹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并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使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坚持“三不放过”、“工前交底和工后讲评”的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3、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配戴安全帽、防护手套,在钻机三角架上配有安全帽、应急帽。 4、其它事宜严格按照规范和程序施工。

5 水土保持

1、在主体工程设计中,考虑了混凝土预制块和草皮护坡等水土保持措施,这些防护设施不但满足工程本身的要求,而且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防止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

6 环境保护

1、采用中和沉淀法处理碱性废水。设计长方形沉淀池用于预制混凝土养护用水废水处理,就近布置在混凝土预制场的一侧。沉淀池规格(长×宽×深)3m×1.5m×1.6m,废水停留时间为不少于30s。

2、混凝土拌和系统设袋式收尘器,定期检测收尘器除尘效果,收尘效率降低时应及时清理;在水泥装卸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细骨料堆设简易棚,骨料堆积边坡角度不宜过大,给细骨料堆适当加湿,防止细骨料被风吹散。

3、施工区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乡村生活区参照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类标准评价。

7 施工图设计变更情况

8 其他

1、本说明中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规程和相关施工图要求执行。

2、因上游水下地形测绘成果精度较低,相关设计应待水库放空后视实际地形相应调整。 3、各建筑物地基开挖后应组织参建单位进行验槽,并作好地质素描。如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根据有关变更通知进行调整。

4、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安全作业规程及质量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