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087331fa8114431b90dd894

①他们歪曲历史事实,缺少最起码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②在阶级社会里,价值观是具有阶级性的③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同时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④认识有待于深化、扩展并不断向前推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11.一位航天人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无怨无悔!”另一位航天人说:“我们团队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科学求实、勇于攀登、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对这两位航天人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有( )

①崇高理想是人生进步的精神支柱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普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时势造英雄。”因此,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答案:(1)“时势”指的是客观条件,它是实现人生价值、成为“英雄”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3)良好的社会条件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但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多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等。

13、《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为官与为民、局部和全局、眼前与长远等关系。如果站在个人或小团体的立场上,私心杂念太重,热衷于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名利、地位,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人民负责,就不可能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当怎么做? 答案:(1)材料说明只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①我们想事情、做工作,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②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 9 -

14、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回答:

在哲学的意义上,守信与失信行为体现了两种性质相反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据此说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

答案:(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信用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信用意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对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对抑制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15全国著名检察官魏艳玲对自己人生总结最精辟一句话就是:“我不能把握自己人生的宽度,但可以控制自己人生的厚度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社会的客观条件不是由个人决定的,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下,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有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引。所以,我们不能把握自己人生的宽度,可以控制自己人生的厚度 。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