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九)《艾青诗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九)《艾青诗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fc5234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6

(九)《艾青诗选》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作品导读】

《艾青诗选》是我国诗坛泰斗艾青一生创作的精粹,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诗集选录了诗人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诗作一百三十余首,其中既有激励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为国土的不可侵犯而斗争的作品,如《向太阳》《我爱这土地》等,也有讴歌战士的英勇、奋不顾身的作品,如《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等。这些诗篇全面、完整地显示了诗人第一个创作高峰期的综合诗歌成就,极富感染力地映现了一个苦难而激越的时代。赤子的真诚、感情的真挚,是艾青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艺术形式上的自由,使他创造了现代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写法鉴赏】

艾青的诗语言独特而优美,文笔疏放而流畅,感受敏锐甚至深刻,情感强烈,诗中饱含着血和泪。他的诗都来源于他对现实语境的直接经验,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诚挚关心。他的诗让读者宣泄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但并不让人消沉、绝望,而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也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艾青式的忧郁”。

艾青不仅以诗人饱满的情怀去感受生活,表达自由解放的理念,在他朴素的诗行里,他又独特地运用他曾作为画家的眼睛,从散文和绘画当中汲取诗美艺术之精华。他的散文式的诗句常以长短相间,自由活泼地表现,无拘无束;加上鲜活朴实的口语,力求一种随诗情而产生的“内在旋律美”,与诗行内在节奏、音律与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色彩感受;他的诗,意象愈发丰满,显得那般绚丽;诗体自由的新诗创作追求,亦是他一生诗歌事业的伟大贡献。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主题透视】

读一首诗,不能离开对于意象、意境这两个层面的体味和分析。“意”是指诗人在作品中要表达的中心,要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指具体的形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是客观形象与诗人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自从有诗词以来,诗人们便有意无意地开始创造和使用各种意象。(物+情=意象)

所谓“境”,是指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它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诗歌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

1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歌咏不尽的主题,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阅读感悟】

阅读完《艾青诗选》,我发现了艾青的诗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语言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和诗人特有的精神修养,以及从中提炼出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大自我情怀。且艾青的诗没有华丽的藻饰,也较少生硬的欧化句子,其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