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5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部编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5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cf5b6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c4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懂得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道理。

2.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限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写。

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教师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小组讨论)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作者是按什么结构写的?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2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2自然段,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寻找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波义耳发现的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限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个现象细微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2)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波义耳问了些什么问题。 (3)再读第3自然段,交流波义耳的研究结果。 (4)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3.学习第二个事例。

(1)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2)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3)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4)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学习第三个事例。

(1)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2)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读第6~7自然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最后一段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三、总结收获,随文练笔。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中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3.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教学板书]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一事例:化学家波义耳发现……

第二事例: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

第三事例: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眼珠转动现

象推断出……

(三个典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限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感地意识到”“进行了许多实验”以及“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回顾课文的第2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就会得到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就会心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限免费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