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读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工程地质学读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b2304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c

15、断裂构造:组成地壳的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石

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产生的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根据岩体断裂后两侧岩块相对

位移的情况,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裂隙)

16、节理:节理又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未发生明显相对位 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17、节理的类型:1、构造节理:张节理、剪节理2、非构造节理 18、节理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划分为:走向节理(纵向节理)、倾向节理(横向节理)和斜向 节理。

19、断层:岩层受力发生断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位移,这种断裂构造称断层

20、.断层的基本类型:(1)正断层(2)逆断层(3)平移断层

21、断层的组合形态:(1)阶梯状断层(2)地堑与地垒(3)叠瓦构造

22、野外判别断层存在的标志: a)岩层重复;b)岩层缺失;c)岩脉错断;d)岩层牵引

弯曲;e)岩层角砾; f)岩层擦痕

23、 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是将一个地区的地质情况,用规定的符

号,按一定比例缩小、投影、绘制在相应的地形底图上的图件。 24、幅一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

25、岩体结构基本类型:(1)整体块状结构(2)层状结构(3)碎裂结构(4)散体结构

26、结构面:指分割岩体的任何地质界面 第三章

1、风化作用的影响:①风化作用使坚硬致密的岩石松散破坏;②改变了岩石原有的矿物成

分和化学成分;③使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大为降低;④对工程建筑条件起着不良影响;⑤像

滑坡、崩塌、碎落、岩堆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大部分都是在风化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2、 风化作用类型:1、物理风化:岩石释重、温度变化、冰劈、.晶胀2、化学风化:溶解

作用、氧化作用、碳酸化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3、生物风化 3、风化岩层的分带:.1)整石带(2)块石带(3)碎石带(4)粉碎带

4、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1.岩石的颜色2.岩石的矿物成分3.岩石的破碎程度4.岩石强度变5。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的变化

5、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岩性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影响、地形地貌的影响、其它因素(水、人为因素)

6、残积层特点:①残积层的成分与原岩有密切关系。②残积层中的碎屑物质大小不均匀,菱角显著,无分选,无层理,有时保存原岩的残余构造,或者由于不同深度上的风化程度不同,而呈现假层理,残积层与下伏母岩没有明显界线,而是逐渐过渡的。③残积层在平缓的山顶和山坡上较厚,而在易遭冲刷的较陡山坡上则厚度不大。 7、残积层工程地质性质:①残积层具有较多的空隙和裂缝,易遭冲刷,强度和稳定性差。②由于残积层空隙多,又加成分和厚度很不均匀,所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时,应考虑其承载能力和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③由于残积层结构比较松散,作为路基边坡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崩塌和冲刷等问题。

8、防治岩石风化的措施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已风化产物的合理利用与处理;二是防止岩石进一步风化。

9、一)对风化岩石的处理措施:1.当风化壳厚度较小(如数米之内),施工条件简单时,可将风化岩石全部挖除,使重型建筑物基础置在稳妥可靠的新鲜基岩上2.当风化壳厚度较大,但经处理后在经济上和效果上反比挖除合理时,则不必挖除。如地基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可用锚杆或水泥灌浆加固,以加强地基岩体的完整性和坚固性。3.当地基存在囊状风化,且深度不大时,在可能条件下可将其挖除。当囊状风化深度较大时,应视具体条件或用混凝土盖板跨越。或进行加固处理。4开凿于剧强风化带的边坡和地下洞室,应进行支挡、加固、防排水等措施

10、预防岩石风化的措施:①可在被保护岩石表面用粘性土或砂土铺盖。②采用各种化学材料浸透岩石,使之充填岩石空隙,或在空隙壁形成保护薄膜,以防止风化营力与岩石直接接触。③当以风化

速度较快的岩石做地基时,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须立即浇注基础,回填封闭

11、坡积层特点:①一般是中下部较厚,而上坡上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②坡积层物质未经长期搬运,碎屑棱角明显,分选性不好 。③通常都是天然孔隙度很高的含有棱角状碎石的亚粘土。 ④与残积层不同的是坡积层的组成物质经过了一定距离的搬运,由于间歇性的堆积,可能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倾斜层理。 ⑤与下伏基岩没有成因上的直接联系

12、坡积层工程性质:除下伏基岩顶面的坡面平缓外,坡积层多数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坡积层稳定性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下伏基岩顶面的倾斜程度;(2)下伏基岩与坡积层接触带的含水情况;(3)坡积层本身的性质。

13、特点:①洪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分选与磨圆。②从水平方向看扇顶部位为粗碎屑物质,向扇体边缘逐渐变细成为砂类土和粘性土。③具有较明显的层理,以及夹层、透镜体等。④洪积物的厚度从沟口到扇顶逐渐变厚。

14、洪积层的特点:特点:①洪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分选与磨圆。②从水平方向看扇顶部位为粗碎屑物质,向扇体边缘逐渐变细成为砂类土和粘性土。③具有较明显的层理,以及夹层、透镜体等。④洪积物的厚度从沟口到扇顶逐渐变厚。

15、洪积层的工程性质 ①一般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征。 ②上部多以碎石、砾石、卵石为主要成分,强度高、压缩性小,可作为工业、民用建筑良好地基,但其孔隙大,透水性强,不适应建坝。 ③中部以砂土为主,下部以粘土为主,它们一般都是良好地基。主要在砂土向粘土过渡地带,由于透水性的差异及地下水埋藏浅等的影响,常有泉水出露,形成沼泽。沼泽地带泥炭层强度低,压缩性大。 ④下部细颗粒由于具有可融盐结晶,形成联结、强度好,但应防止水对结晶的溶解。 16、河流的搬运作用有浮运、推移和溶运三种形式

17、冲积层的特点:①具有清楚的层理构造;②具有良好的韵律性,表现在剖面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沉积物交替、重复出现,例如卵石层、粗砂层构成的组合多次重复出现;③除水平层理外,沉积物中交错层理往往很发育; ④较好的分选与磨圆;⑤双层结构,水平方向上游粗、下游细,垂直方向下粗上细; ⑥具有丰富地下水,水质较好。 第五章

1、地貌: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2、地形:地形是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它既不涉及这些形态的地质构造,也不涉及它们的成因和发展

3、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称为垭口。

4、典型河谷地貌的形态要素:谷底、谷坡、阶地(沿着谷坡走向呈条带状分布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称为阶地) 5、河谷的分类

(一)按发展阶段分类:1. 未成形河谷2 .河漫滩河谷3 .成形河谷 (二)按河谷走向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分类

1 .背斜谷;2 .向斜谷;3 .单斜谷;4 .断层谷;5 .横谷与斜谷。 6、阶地的类型: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

7、垭口的类型:构造型垭口、剥蚀型垭口.、剥蚀—堆积型垭口 第六章

1、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下面土中孔隙,岩石孔隙和裂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2、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貌条件、人为条件 3、地下水的矿化度习惯上用105~110℃温度将地下水样品蒸干后所得的干涸残余物总量来表示矿化度。水中所含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矿化度,以g/l表示

4、水的硬度水中ca2+、mg2+的总含量称为总硬度。将水煮沸后,水中一部ca2+、mg2+的重碳酸盐失去co2而生成碳酸盐沉淀下来,致使水中ca2+、mg2+的含量减少,由于煮沸而减少的这部分ca2+、mg2+的含量称为暂时硬度

5、总硬度与暂时硬度之差称为永久硬度

6、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根据含水层性质的不同可将地下水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

【篇二:工程地质学学习心得】

工程地质与水纹地质报告

经过一个学期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岩土的性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和矿物特性更加了解,也掌获了一些鉴别岩石和矿物的物理特征和岩土的地质特征的知识,还有三大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我很感谢梁志松老师的细心教导和同学的帮助,谢谢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