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3-2004 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Q/GDW 113-2004 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97b4efcf84b9d529ea7a36

Q/GDW 113-2004

1a9?? (47) 4f?4上二式中:

a——测站端导线悬挂点至异长法弛度板间的垂直距离,m; b——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异长法弛度板间的垂直距离,m。

6.3.4 切点对同侧档端的水平距离超过1/4档距长度,即满足式(47)的观测档,也可使用角度法观测和检查弛度。

6.3.5 上述三种方法均不适用的观测档,使用平视法观测和检查弛度。 6.3.6 弛度调整程序和方法为:

a)以各观测档和紧线场气温的平均值为观测气温。

b)收紧导线,调整距紧线场最远的观测档的弛度,使其合格或略小于要求弛度;放松导线,调整距紧线场次远的观测档的弛度,使其合格或略大于要求弛度;再收紧,使较近的观测档合格,依此类推,直至全部观测档调整完毕。

c)同一观测档同相子导线应同为收紧调整或同为放松调整,否则可能造成非观测档子导线弛度不平。

d)同相子导线应基本同时收紧或同时放松,不使其张力相差过大。

e)同相子导线用经纬仪统一操平,并利用测站尽量多检查一些非观测档的子导线弛度情况。 f)弛度调整发生困难,各观测档不能统一时,应检查观测数据;发生紊乱时,应放松导线,暂停一段时间后重新调整。

6.4 画印

6.4.1 应在弛度调整完毕,紧线应力未发生变化时,在紧线段内各直线塔、耐张塔上同时画印。印记应准确、清晰。

6.4.2 直线塔、无转角的耐张塔可用下述方法画印:用垂球将横担挂孔中心投影到任一子导线上,将直角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贴紧导线,另一直角边对准投影点,在其他子导线上画印,使诸印记点连成的直线垂直于导线。

6.4.3 直线转角塔取放线滑车顶点为画印点,用直角三角板在各子导线上画印。 6.4.4 耐张转角塔的画印方法必须与割线尺寸计算方法相配合,常用方法有:

a)三角板垂球法:以具有一个长直角边的直角三角板和垂球作画印工具,将短直角边贴紧导线,长直角边对准横担挂孔中心或由挂孔中心垂下的垂球线,顺长直角边在各子导线上画印。 b)横担中心线延伸法:工具和方法同上,但长直角边不是对准挂孔中心,而是对准横担挂孔断面处的横担中心。杆塔挂双放线滑车时,用此法画印比较方便。

c)挂点延伸法:用直尺对准横担挂孔中心,将挂孔中心连线准确地延伸到各子导线上画印。 6.4.5 紧线操作塔为耐张塔时,其耐张塔的画印采用对导线进行比量画印方法。

7 附件安装

7.1 一般要求

7.1.1 紧线完毕后,应尽快进行附件安装,避免导线因在滑车中受振和在线档(档距)中的相互鞭击而损伤。为此,应按放线和紧线施工速度确定附件安装工序的施工组织,保证能及时完成附件安装工作。

7.1.2 安装附件及间隔棒时,应对导线作全面检查,将导线上的所有遗留问题处理完毕,重点是:

a)打光导线上未处理的局部轻微磨伤,并特别注意线夹两侧及锚线点。 b)安装(补修预绞丝或)补修管。 c)拆除直线压接管保护钢甲。

25

Q/GDW 113-2004

d)拆除导线上的各种标志物、保护物及其他异物(保护接地线除外)。 7.1.3 附件安装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预防电害:

a)保留紧线过程设置的接地,即保留耐张绝缘子串的短接接地、被跨越电力线路两侧杆塔上的滑车接地、耐张段较长时在选定的中间直线塔上所作的接地。

附件安装中的所有作业,均必须在两端都设有临时接地的封闭区间内进行。

b)每一个附件安装工作点,均应在正式作业开始前首先设置好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可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编织铜线作接地引线。工作完成后,自行拆除工作接地。

c)飞车越过电力线路,一律视为从带电体上飞越,必须保证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飞越时应有专人监护。

d)附件(包括跳线)全部安装完毕后,按工程技术文件的规定,保留部分临时接地作半永久性接地,拆除其余临时接地。半永久性接地应作好记录、定期检查,保留至竣工验收后、启动运行前拆除。

7.1.4 附件安装过程中,不得出现有潜在危险的交叉作业,主要应注意:

a)正在进行平衡挂线作业的导线,不得同时在该线其他部位进行其他作业。 b)相邻杆塔避免同时在同一相位吊装直线附件。 c)同塔避免同时在同一垂直面上进行双层或多层作业。 7.2 耐张塔附件安装(挂线)

7.2.1 无论是以直线塔为紧线操作塔,还是以耐张塔为紧线操作塔的紧线,在其紧线后的耐张塔、耐张转角塔上进行割线、安装耐张线夹和连接耐张绝缘子金具串等作业,统称为耐张塔附件安装,亦称为挂线。耐张塔附件安装又分为以直线塔为紧线操作塔的耐张塔附件安装和以耐张塔为紧线操作塔的耐张塔附件安装。

7.2.2 以直线塔为紧线操作塔的耐张塔附件安装按下列方法和程序进行:

a)在耐张塔两侧同时对称地即平衡地进行空中锚线,平衡地收紧两侧导线,使两侧锚线卡线器间的导线松弛。

b)在两侧锚线卡线器间的断线位置处割断导线;将导线松下,安装耐张线夹及金具、绝缘子等。 c)在操作塔两侧以平衡挂线法和半平衡挂线法挂线。 d)松开空中锚线,安装其他附件。

7.2.3 完成耐张塔挂线时,导地线需过牵引300mm~400mm。过牵引时,导地线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导地线张力不得超过锚线工具的允许承载能力。 7.2.4 空中临锚操作方法如下:

a)用特制空中临锚飞车出线安装卡线器,空中临锚飞车的承力轮应与导线在紧线后、锚线前的线间距离相配合。锚线卡线器与杆塔的距离:当地面安装耐张线夹时取1.5倍挂点高,当空中安装耐张线夹时取耐张线夹外3m左右。

b)以横担挂线板上的施工孔为锚线孔,在卡线器与锚线孔间设置临锚工具,按次序为卡线器、卸扣、临锚钢丝绳套、手扳葫芦(或其他收紧工具)、卸扣、锚线孔。

c)两侧同时收紧手扳葫芦,使临锚工具逐渐受力,导线逐渐松弛。收紧时应保持操作塔对称平衡受力。

根据收紧过程中导线是否向操作塔一侧移动,判断操作塔受力是否对称平衡。

7.2.5 耐张转角塔进行空中锚线时,应将操作塔放线滑车预先吊在横担上,使其在收紧临锚时保持紧线时的原位置不变,否则滑车因自重下坠,导线不能随临锚收紧而松弛,造成过牵引量增大。 7.2.6 割断导线前,在卡线器后侧0.5m~1.0m处,用棕绳将导线松绑在锚套上,防止松线时导线出现硬弯,割断后,用棕绳将导线松下。

7.2.7 在空中安装耐张线夹后,可用空中对接法在空中安装耐张绝缘子和耐张金具,操作方法为:

26

Q/GDW 113-2004

a)将耐张组装串吊装到横担挂孔上。

b)在耐张组装串的近线端和临锚卡线器问布置轻便滑车组。 c)收紧滑车组,对接耐张线夹和耐张金具,如图13所示。

图13 用空中对接法挂线示意图

1—绝缘子串;2—滑轮组;3—卡线器;4—导线

7.2.8 空中操作平台是一种轻便的有围栏的长方形平台,通常用多点悬挂在空中锚线的锚线绳上,为在空中进行耐张线夹的压接等作业提供工作面。空中操作平台参见图14。

图14 空中操作平台悬挂示意图

1—钢丝绳套;2—压接平台;3—液压机具;4—锚线绳;5—卡线器;6—导线;7—耐张绝缘子串;8—手板葫芦

7.2.9 必须在地面安装耐张线夹时,也在地面组装耐张绝缘子和耐张金具,然后用下述任一种方法挂线:

a)带张力挂线。此法属半平衡挂线。六分裂导线一般分4次挂完一相两侧导线,每次均只挂横担一侧一相导线中的一半子导线,且第一次在横担一侧挂线,第二次在横担另一侧挂线,第三次及第四次可在横担任一侧挂线,使横担上的不平衡张力始终不超过一相导线总张力的1/2。挂线所需过牵引量由挂线工具收紧,连接金具到达挂线位置时,空中临锚已松弛而不再受力,故挂线工具承受全部挂线张力。

如操作塔的允许不平衡张力大于一相总张力的1/2,带张力挂线时可不打临时拉线,否则应打临时拉线。

b)不带张力挂线。此法为平衡挂线。挂线所需过牵引量用空中临锚预先收足,连接金具到达挂

27

Q/GDW 113-2004

线位置时,空中临锚仍然承受锚线张力,挂线工具只承受拉紧耐张组装串和所带导线需要的张力。如临锚收紧的过牵引量不足,应补充收紧,不得以挂线工具强行挂线。不带张力挂线后,在横担两侧对称松锚。不带张力挂线,操作塔不打临时拉线。

7.2.10 为方便应用以上方法进行耐张塔附件安装,耐张绝缘子金具组装串宜采用双联双串双挂点形式。每个铁塔挂点上只悬挂一个双联绝缘子金具组装串,每个组装串最多只悬挂3根子导线。

每个铁塔挂点应至少设置3个施工孔,孔径与挂孔相同,孔距大于绝缘子盘径。

7.2.11 用张拉台或其他工具拉直耐张组装串,实测组装串长度,确定基本割线尺寸。计算割线尺寸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a)同相导线角内侧和角外侧挂点距离引起的线长差。 b)紧线滑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偏离挂点而引起的线长差。

c)同联于一块竖直向二联板上的上线和下线,由二联板倾斜引起的线长差。 d)后联耐张组装串引起的线长差。

7.2.12 操作塔为耐张转角塔,且采用双串双挂点耐张金具组装串时,同相角内侧和角外侧挂点在横线路方向上有较大偏离,由此引起的线长差,在用调长金具补偿后,一般尚剩余一小部分未得补偿,应在割线尺寸中补充补偿。补充补偿值为:

??1?Dsin式中:

?2???1? (48)

Δλ1——应在割线尺寸中补充补偿的角内外侧线长差,m: D——角内侧挂孔和角外侧挂孔间的距离,m; α——线路水平转角,(°);

??1?——已调整的角内外侧线长差,即实际取用的角内外侧调长金具长度差,m。

7.2.13 放线滑车与设计挂线点位于不同高度引起的线长差,一般可直接以斜档矩差在割线尺寸中加以调整。斜档距差的近似计算式为:

1h?h??h22 (49) ??2?l式中:

△λ2——操作塔放线滑车与设计挂线点高差引起的线长差,m;

l——紧线操作档档距,m:

h——紧线操作档导线安装完毕后的悬点高差,m;

Δh——操作塔放线滑车与设计挂线点的高差,增加了高差h,式中的±号取正号,减少了高

差h,±号取负号,m。

7.2.14 由放线滑车与设计挂线点偏移一段水平距离引起的线长差,一般仍直接以斜档距差在割线尺寸中加以调整。

7.2.15 同联于一块竖向二联板上的上线和下线,由于竖向二联板上下两挂孔连线不取铅垂方向,而取弛度曲线的法线方向,所以上下线间存在线长差,需在割线尺寸中加以调整。该线长差可通过计算求得,也可使用经验数据。

7.2.16 无论是中间耐张塔,还是导线在地面锚线的耐张塔作为紧线操作塔时,其耐张塔的附件安装作业程序如下:

a)装设空中操作平台,空中操作平台的悬挂如图14所示。

b)确认导线上所画印记,在计入安装耐张线夹所需长度后的断线位置处断导线。 c)在空中操作平台上安装耐张线夹(液压)。 d)卸下空中操作平台,挂线并拆除锚线工具。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