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e62022c2af90242a895e56b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第七章 慢行交通规划

第33条 规划目标

步行系统:树立行人优先的意识,为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发展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行人步行网络,提倡步行完成短途出行,“步行+公共交通”完成长途出行。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非机动车交通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其发展符合扬州市城市发展特点和要求,因此要给自行车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全、环境优良、相对独立的专用道路空间。

第34条 规划原则

1、 步行系统

(1)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人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在各个规划设计阶段均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步行设施的形式、尺度、色彩等都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需要;

(2)安全性原则:应保障城市步行系统的连续性(平面、空间等),使步行者有一个不间断、安全、不受机动车干扰、真正自由的步行空间。

(3)连续性原则:步行系统是接驳各种交通方式的重要出行方式,它应该与公共交通系统有良好的衔接,方便居民通过步行实现居住区、工作单位和休闲场所等的交通联系;

(4)公平性原则:步行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所有人的需求,尤其要注意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需要;

(5)个性、美观原则:城市步行系统规划应突出扬州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的现代气息相得益彰的特色;应根据功能要求和美学原理进行步行系统的规划布局,为居民和城市创造景观优美、舒适的步行系统。

2、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1)考虑自行车路网本身的连续性,提高住所-公交站、换乘点-目的地这一出行链条的连续性;保证自行车使用者与整个自行车网络的路边环境、其他出行方式利用者之间的和谐愉快。

(2)确保骑车人交通安全,须保证自行车干道上机非物理分隔,加强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与管理。尽可能开辟平行于主干路的自行车专用路,使自行车交通与机动车相分离。

(3)合理组织交叉口的自行车交通,增设交叉口自行车等待区。

(4)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交通枢纽换乘点和大型建筑物前应规划合理规模的自行车停车场;根据路边行人道宽度规划路边非机动车停车位,以不影响行人通行为前提。

(5)加强机动车路内停车管理,减少机动车任意侵占非机动车道现象。

第35条 步行交通规划控制要求

1、 完善步行交通网络,健全步行交通设施

(1)为保证主次干道人行道空间上连续、贯通,应该清理非法占用人行道的行为; (2)城市道路应保留足够的步行空间,建议新建主次干路单侧人行道宽度不小于4米,且应与车行道隔离;

(3)对于扬州市老城区商业集中,行人较多的文昌中路等,如果受道路路幅和路边建筑的限制建议步行通道单侧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5米,同时清除自行车路边停车现象。 2、 建设城市滨水地带林荫步道

(1)结合扬州的特点,利用城区河流众多的特色,在没有滨水步道的河流上继续建设沿河林荫步道,使沿河林荫步道联结成网,从而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走廊。

(2)在小秦淮河、二道河、北护城河、古运河、新护城河、沙河、沿山河、廖家沟等水系构建环境优美的、开敞的休闲步行空间,进而充分利用扬州滨水地区的旅游资源,并与

15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人行道网络衔接,构筑完整的步行系统。 3、开展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完善行人过街设施

(1)新建道路应按照道路横断面规划和交叉口组织设计要求合理设置路段和交叉口的人行过街设施;

(2)当道路宽度超过四条机动车道时,道路交叉口应尽可能改造优化,增设行人过街安全岛;

(3)加强学校周边道路的行人过街设施规划,合理组织行人过街流线,减小交通隐患,确保行人安全。

第36条 步行街(区)、广场规划、行人立体过街通道规划

规划由毓贤街、迎春巷、院东街(部分)、皇宫所围U字形区域设置为步行街区。 结合中心区土地更新和外围区土地开发,建设小、多、匀游息集会广场,每个广场由一定的服务半径。建议在城市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和住宅小区周边增设游息步行广场。

在文昌中路与院东街、国庆路与文昌中路、观巷街与文昌中路交叉口处规划行人立体过街通道。

第37条 非机动车交通规划控制要求

建议自行车干道机非隔离,在传统一块板断面增设交通隔离设施,新建道路按照横断面规划中的断面建设。远近期结合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一般应不小于3.5米,该宽度包括自行车道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对扬州老城区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如文昌中路部分路段,受路幅宽度和沿街建筑的影响可以把自行车道控制在3-3.5米之间,建议增设机非隔离栏,改变现状机非混行、交通混乱的状况。对于条件许可的路段采用绿化隔离。

第38条 非机动车路网规划

老城区由于道路空间尺度窄小,非机动车流量又比较大,考虑尽量在与主干道平行且距离较近的巷道建立自行车专用道,分离主次干道非机动车流。根据非机动车流量调查老城区街巷的宽度、直线系数,看其是否易形成网络,最后确定自行车专用道的位置。

结合滨水景观步行带建设,合理规划沿河游憩自行车专用道,与景观步行走廊共同创造宜人的慢行交通环境。

对自行车出租进行探索。自行车出租可采用由社会企业赞助等形式由自行车生产厂家统一生产易识别、防盗的自行车,居民可购买接触式磁卡开锁骑行,按时间收取较低的租车费用,骑后统一放在专门设置的自行车出租站点。结合文化旅游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将自行车出租站点设置在非机动车路网端点。

第39条 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

在老城区商业街、公交枢纽等换乘点增设自行车公共停车设施,发挥自行车短距离出行和接驳公交的功能,满足人们出行时的自行车换乘需求。

在自行车停车需求量高的地段,应提供路外(地下)停车场。在新建建筑规划审批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配建指标严格规范设置配建非机动车停车场。在学校、商场、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场,加强管理,杜绝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

当路外停车设施不能满足停车需求时,部分人行道宽度比较富余路段的道路可设置占用人行道的分散式停车点,此外在停车需求集中的区域或周边地区划定非机动车停车区,并设置停车标志、标线。以保证人行道宽度,不影响行人通行为前提。也可以利用行道树的空隙规划自行车停车点。

16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第八章 公交规划文本

第40条 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在主城区范围内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以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车为辅助的高效、便捷、准时、舒适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加强场站建设,大力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的主导地位,并实现镇镇通公交。

2、 规划指标

公交拥有量:近期主城区范围内公交车每万人拥有量达到12标台/万人,总规模约为1200标台,远期主城区万人拥有水平达到15标台以上;

线网密度:主城区范围公交线网密度远期达到2.4-2.9km/km2。其中扬子津以北主城区范围达到2.5-3.0km/km2

,港区达到2-2.5km/km2

公交覆盖率:远期主城核心建设区公交300m半径覆盖率达到70%以上,500m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港区公交300m半径覆盖率达到50%以上,500m半径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主要镇镇通达率达到100%;

换乘系数: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大于1.5; 出行比例:地面公交出行比例不低于20%。

第41条 规划原则

1、 构筑以轨道交通及大容量快速公交为骨架,支撑城市客流主走廊,并引导新城、新

区发展;

2、 与建设道路相协调,及时补充完善线网;

3、 公交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及客流走廊相协调;

4、 公交线网、场站等基础设施的规模及布局相协调、匹配; 5、 与区域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静态交通系统等相协调。

第42条 公交发展策略及模式

根据扬州市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采用适应性的公交发展模式,即通过调整公共交通系统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公共交通的作用在于逐渐发展尽可能好地服务于那些起讫点分散的出行。并且根据不同的公交客流需求规模和特征,发挥各公交模式的优势,采用不同的公交模式组合,构建符合扬州实际的特色公交体系。

第43条 大中运量捷运系统规划

规划1条轨道线和2条BRT线:轨道1号线、BRT2、BRT3。 1、 轨道1号线

西至扬州火车站,东至江都南部开发区,途经新城西区、老城区及河东CBD三个中心,全长约40km。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通勤客流和商务客流,同时也拉动了江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 “一体两翼”的协调发展。

2、 BRT2线

北至江阳工业园区,南至瓜洲古渡,途经新城西区、邗江工业园区及瓜洲中心区,全长约23km。主要服务于主城区西部南北向的商务客流、通勤客流及生活客流。

3、 BRT3线

途经河东CBD、运河西路(家具、副食品市场)、运河东路(商贸城等)等主要客流集散点,西与城际轨道H2线衔接,实现BRT与城际轨道之间的换乘,全长约18km。主要服务于河东CBD与主城南部地区的商务客流、通勤客流及生活客流。

17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

第44条 公交优先通道规划

规划“四纵两横一环”的公交优先通道,并根据客流情况和道路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优先形式。“四纵”包括:江阳工业园区中心路-西外环路、友谊路-汶河路-南通西路-渡江南路、扬子江大道、宝林路-开发路-江都路;“两横”包括:建华路-施江路-运西路-振兴南路-邗江河北路、华洋路;“一环”包括:邗江路-江阳中路-江阳东路-运河路-漕河路-四望亭路。公交骨架道路是未来轨道、BRT建设以及常规公交线路密集布设的主要道路。

表14 公交优先通道规划方案

序号 专用道 实施条件及方法 江阳工业园区中心路-西外环路 设置公交专用道 四纵 友谊路-汶河路-南通西路-渡江南路 交叉口公交优先,设置早晚高峰小时临时公交专用道 扬子江大道 设置公交专用道 宝林路-开发路-江都路 设置公交专用道 建华路-施江路-运西路-振兴南路-邗两横 江河北路 设置公交专用道 华洋路 设置公交专用道 一环 邗江路-江阳中路-江阳东路-运河路-漕河路-四望亭路 交叉口公交优先,设置早晚高峰小时临时公交专用道

第45条 公交车辆发展规划

结合规划年公交出行需求预测结果及公交发展目标, 2010年扬州市主城区公交保有量应达到1200标台左右,2020年扬州市主城区公交保有量应达到1800标台左右。2020年扬州市外围10个乡镇公交车辆的发展规模为120-160辆。

第46条 公交场站规划 1、 公交首末站

规划远期首末站选址如下表所示:

表15 公交首末站规划方案

序号 名称 地理位置 功能 1 五亭龙玩具城 蜀冈西路-扬子江北路交叉口附近 西北片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江阳工业园的客流集散 2 江阳商贸城 双塘路-扬子江北路交叉口附近 西北片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江阳工业园的客流集散 3 西湖镇 邗江北路-司徒庙路交叉口附近 新城西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西湖镇的客流集散 4 维扬开发区 平山堂西路-扬子江北路交叉口附近 风景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客流集散 5 平山堂停车风景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蜀冈瘦西湖场 平山堂东路大明寺附近 风景区的客流集散 6 扬州服装厂 相别路-友谊路交叉口附近 风景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客流集散 7 竹西公园 黄金坝路-竹西路交叉口附近 东北分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东北分区北部居住区的客流集散 8 发电有限公司 竹西路扬州发电有限公司附近 东北分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东北分区的客流集散 9 茱萸湾 公园路茱萸湾公园附近 河东CBD公交首末站,服务于河东CBD北部的客流集散 10 水泥制品厂 太平路吴家附近 东部分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东部分区的客流集散 11 鸿福家园 史可法路竹西新村附近 东北分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东北分区北部居住区的客流集散 12 友谊广场 长春路-友谊路交叉口附近 风景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客流集散 13 公交总公司 友谊路-梅岭西路交叉口附近 风景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客流集散 14 新北门 瘦西湖附近 风景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客流集散 15 职大北门 扬州职大北门附近 新城西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新城西区教学文化区的客流集散 16 职大东门 扬州职大东门附近 新城西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新城西区教学文化区的客流集散 17 职大南门 扬州职大南门附近 新城西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新城西区教学文化区的客流集散 18 广润发北门 邗江中路-文昌西路交叉口附近 新城西区公交首末站,服务于新城西区商业区的客流集散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