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物化学习题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e354c7bb4cf7ec4afed0d1

5、怎样防止夜盲症、脚气病和坏血症?

6、脚气病是由于(维生素) ① 缺乏所致,与之相关的重要载体分子是② ,可携带活化的 ③ 基;此分子是三个重要的酶的辅基,它们是 ④ , ⑤ 和 ⑥。 答案:①维生素B1(即硫按素);②焦磷酸硫胺素即TPP;③醛基;④丙酮酸脱氢酶;⑤α-酮戊二酸脱氢酶;⑥转酮(醇)酶。(戊糖磷酸途径)

第七章 生物氧化

1、考虑下列提法是否正确?

a.在生物圈内,能量只能从光养生物到化养生物,而物质却能在这两类生物之间循环。

b.生物机体可利用体内较热部位的热能传递给较冷部位而做功。 c.当一个系统的熵值降到最低时,该系统即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d.当△G0′值为0.0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e.ATP水解成ADP的反应△G0′约等于 △G0 (a.是, b.非,c.非,d.非,e.非。)

2、ATP水解成ADP+Pi的△G0′是-30.5 kJ/mol

21

(1) 试计算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 此反应在细胞内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K/eq=2.2×105,否

3、当有相应酶存在时,在标准状况下,下列反应的哪些反应将按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

a. 苹果酸+NAD+→草酰乙酸+NADH+H+

b. 乙酰乙酸+NADH+H+→β-羟丁酸+NAD+ c. 丙酮酸+NADH+H+→乳酸+NAD+ d. 丙酮酸+β-羟丁酸→乳酸+乙酰乙酸 e. 苹果酸+丙酮酸→草酰乙酸+乳酸 f. 乙醛+延胡索酸→乙酸+琥珀酸 4、当一对电子从下列一物转移到另一物质时,计算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Ph=7.0, 25℃)

a. 由琥珀酸转移到细胞色素b。(△G0′=-2813cal/mol) b. 由苹果酸转移到NAD+。(△G0′=7812.8cal/mol) c. 由NADH转移到细胞色素c。(△G0′=-25.59kcal/mol)

5、利用标准氧化-还原电势计算由NAD+将琥珀酸氧化为延胡索酸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G0′=13.33kcal/mol)

6、什么叫呼吸链?有哪些方法可用来确定电子传递顺序?

答案:线粒体内膜的最基本功能是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或电子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组成的连锁反应的逐步传递,使之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种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的传递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确定呼吸链中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如:

①测定各种电子传递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0′; ②用分离出的电子传递体进行体外重组实验;

③利用呼吸链的特殊阻断抑制剂,阻断链中某些特定的电子传递环节; ④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完整的线粒体中呼吸链的各个电子传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

7、试述化学渗透学说要点。

答案:①呼吸链中递反体和递电子体是间隔交替排列的,并在内膜中都有特定的位置,它们催化的是定向的。

②当递氢体从内膜内侧接受从底物传来的氢后,可将其中的电子传给其后的电子传递体,而将两个质子泵到内膜外侧,即递氢体具有“氢泵”的作用。

③因H+不能自由回到内膜内侧,致使内膜外侧的H+浓度高于内侧,造成H+

浓度差跨膜梯度,此H+浓度差使膜外侧pH值较内侧低1.0单位左右,从而使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增高。这个电位差中包含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④线粒体内膜中有传递能量的中间物X-和IO-存在(X和I为假定的偶联因子),二者都能与被泵出的H+结合成酸式中间物XH及IOH,进而脱水生成X—I,其结合键中含有来自H+浓度差的能量,其反应位于与内膜外侧相接触的三分子的基底部。

8、请写出(1)完整线粒体内从NADH至O2这段呼吸链的组成顺序;

(2)产生偶联ATP合成的部位;

(3)三个作用于这段呼吸链不同部位的抑制剂的名称及作用点。

答案:(1)NADH—NADH脱氢酶—辅酶Q—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细胞色

22

素C—细胞色素C氧化酶—氧。

(2)偶联部位:NADH—辅酶Q;还原辅酶Q—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 (3)抑制剂:鱼藤酮;抗霉素A;氰化物。 *知识点:呼吸链主要由蛋白质复合体组成,大致分为4个部分,分别称为NADH—辅酶Q还原酶(复合物Ⅰ),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物Ⅱ),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物Ⅲ)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Ⅳ)。

9、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形成延胡索酸,它存在于线粒体内膜。自然界是否有以NAD+ 为辅酶的琥珀酸脱氢酶?如果有请举例;如果没有,请解释。 答案:自然界没有以NAD+为辅酶的琥珀酸脱氢酶,因为NADH/NAD+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32V,而琥珀酸/延胡索酸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32V。

第九章 物质代谢

1、写出由葡萄糖合成丙氨酸的总平衡式

(葡萄糖+2ADP+2Pi+2NAD++2谷氨酸→2丙氨酸+2α-酮戊二酸+2ATP+ 2NADH+H+)

2、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可以产生葡萄糖。试就所知简述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并指出哪些是光反应,哪些反应是不直接需要光能的?

答:一是光合磷酸化,通过这样步骤,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固定所需的能量,这一步骤是关键反应。另一是二氧化碳的固定,经核酮糖-1,5-二磷酸羟化酶的作用,形成甘油-3-磷酸。

3、动物氧化葡萄糖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步骤?氧化—摩尔葡萄糖可以净得几个摩尔ATP?

答:动物葡萄糖氧化的重要步骤是:葡萄糖先磷酸化,然后变成磷酸丙糖,再进入三羧酸循环。1摩尔葡萄糖氧化可净得38(或32)摩尔ATP。

23

4、叙述ATP,ADP,AMP和柠檬酸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调节控制中的作用。

答:ATP在糖酵解过程中激活已糖激酶,但是抑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激酶,在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柠檬酸脱氢酶。ADP在糖酵解过程中抑制已糖激酶,AMP在糖酵解过程中所其的作用和ATP相反,可激活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柠檬酸在糖酵解进抑制果糖激酶。

5、维生素B6及其衍生物在氨基酸代谢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答:维生素B6有三中形式,磷酸吡哆醛、吡哆醇和吡哆胺,在氨基酸代谢中作为转氨酶的辅基,它能和氨基形式希夫碱。 6、血液中的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是怎样测定的。

答:一般地说,血液中的蛋白质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测定,例如双缩脲、Lolin-酚试剂或考马斯亮蓝等,而游离的氨基酸则可用茚三酮测定。但是血液中还有一些小肽也可能和某些蛋白质测定试剂反应。为此,如果要比较正确的测定,应取一些样品用分子筛(例如葡聚糖凝胶G-25或G-10)将小肽和蛋白质分开,首先得到的是蛋白质的级分,然后小肽和游离氨基酸的级分。此后,可分别测定。

7、为什么说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GoA)还原为二羟甲戊酸(MVA)的反应是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反应。 答:因为这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催化这一反应的酶具有立体专一性,而且可被膳食中的胆固醇及内源合成的胆固醇所抑制。 8、表示出体内利用果糖合成糖原的途径。

答:要体内果糖不能直接用于合成糖原,首先要转变为果糖-6-磷酸,再经果糖-1-磷酸,变成葡萄糖-1-磷酸(G-1-P)。G-1-P+UTP—UDPG+P-P。UDGP(葡萄糖尿苷二磷酸)才是合成糖 时的葡萄糖共体。由G-1-P合成糖原的过程。 9、分别讨论氨甲酰磷酸和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在代谢中的作用。 答:(1)氨甲酰磷酸是氨甲酰的供体。它们的合成过程为:

NH+4+HCO3-+2ATP—H2N-CO~P+2ADP+Pi;

它在尿素循环中作为胺甲酰供体使鸟氨酸变为瓜氨酸;在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过程中,使天冬氨酸受甲酰化称为胺甲酰天冬氨酸,后者再经一些反应成为尿苷一磷酸。

(2)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为磷酸核糖供体,其生物合成反应为:

R-5-P+ATP—PRPP+AMP

它参与的反应有:

ATP+PRPP—Ppi+N1-5′-PR-ATP—组氨酸 Gln+PRPP—PPi+Glu+5-P-β-核糖胺—IMP 乳胺酸+PRPP—PPi+嘧啶或嘌呤核苷酸

10、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什么?嘧啶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答:(1)嘌呤代谢最终产物是:尿酸

(2)嘧啶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NH3,β-丙氨酸,β-氨基异丁酸。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