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案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组织行为学案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b4e9116bd97f192279e9cd

还要负责一个班组、一个区、队或一个矿的安全工作,特别是我们这些头头还向局里缴了风险抵押金,立了军令状,不但要负经济责任,同时,又要负法律责任。为此在奖金分配上不能搞平均,应该按责任大小贡献多少拉开档次。如果奖金分配不公,就会打击干部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这次分奖金应该拉开几个档次,我和财务科长初步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算做抛砖引玉吧!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就请王科长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方案。”

王科长说:“总的奖金是15万元,要想各方面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只能定出个大致的档次,主要分五个档次,矿长550元,副矿长500元,科长400元,一般管理人员200元,工人一律5元。这样分下来,全矿处级干部13人,科级干部130人,各类管理人员307人,员工4678人,刚好分均。”袁矿长接着说:“就这五个档次,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过了一会,管生产的冯副矿长说:“我原则同意这个分配方案,这样虽然能鼓励大家努力工作,只是工人这个档次5元太少了,并且不论什么工种都是5元,这不是太平均了?我们既然反对平均主义,就要工人和干部都不能搞平均主义,最好把工人的奖金也拉开个档次,否则工人的积极性怕是要受到影响,不利于今后工作任务的完成。”

安检科陈科长心里想,我具体主管安全,责任不比你矿长小,奖金倒要少150元,与其他科长拿同档次奖金,这不是太不公平了,于是便开了腔:“要说安全工作,全矿大大小小几百条巷道我都熟悉,天天都在和安全打交道,处理安全事故哪次没到现场,但有些人一年没下几天井,安全工作不沾边,奖金反倒不少,我建议多拉一个档次,六个档次。”

陈科长的发言马上引起了人事科长、财务科长等几位科长的不满,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后袁矿长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他说,“今天这个会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意见各不一致,为了同意思想,我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为两条:第一是怕工人闹意见影响生产;第二,多拉些档次,要说闹意见,不论怎样分都会有人闹意见,比如有些与安全工作无关的人,我们一视同仁地给点按理说照顾到了全矿员工,就会使意见相对小一些,要说影响生产,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岗位责任制,多劳多得,不劳就不该得,至于多拉档次,我看就不必了,多拉一个档次,就会多一层意见,像安检科陈科长这样的个别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这个方案我看今天就这么定了,请财务科长尽快把奖金发下去,散会。”

奖金发下去后全矿显得风平浪静,但几天后矿里的安全事故就接连不断地发生,先是运输区运转队的人车跳轨,接着三采区歌煤机电机被烧,随后就是开拓区冒顶两人受伤。袁矿长坐不住了,亲自组织带领工作组到各工队追查事故起因,首先追查人车跳轨事故,机车司机说钉道工钉的道钉松动,巡检维修不细心,铁道工说司机开得太快,造成了跳道,追来查去大家最终说了心

里话,他们说,“我们拿的安全金少,没加那份安全责任,干部拿的奖金多,让他们干吧。”还有一些工人说:“老子受伤,就是为了不让当官的拿安全金。”一段时间矿里的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地发生,最终矿行政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工作,总算把安全事故压下去了,但是矿局各区队从前那种人人讲安全、个个守规程的景象不见了。 讨论题:

1.奖金分配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2.如果你是袁矿长,如何处理发生的风波?

3.根据本案例所提供的信息,试设计一个更合理的奖金分配方案。

十四、全勤抽奖

美国某公司面临缺勤率高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在星期一和星期五,通常有15%~20%的员工不来上班。公司曾制定过一项规定,对任何无故缺勤的扣发当天工资。这项规定刚实行时,缺勤率稍有下降,但过了一段时间,缺勤率反而更高了,使公司每天因缺勤而造成的利润损失高达约$2000。经分析,这是因为现在人们工资普遍较高,对少领一天的钱并不在乎,而三天的周末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公司决定采取新的方案。公司拿出了相当于缺勤损失的1/3的资金用于这套新方案。这个方案是这样的:每星期五下班前,举行每周抽奖。凡是本周全勤的员工有权参加,中奖的一个人可获得一部黑白电视机或是相当数量的奖金。这种每周全勤抽奖在每星期五重复举行。另外,每双周星期五还举行双周全勤抽奖,凡两周连续全勤者可参加,中奖的一人可获得一部彩电或相当金额的奖金。此外,还有每四周举行一次的全勤抽奖(奖品是一部落地式大彩电),每七周一次的抽奖(一套起居室家具),每十二周一次的抽奖(一套卧室家具),每二十周一次的抽奖(到著名风景区游览一周),每一年一次的抽奖(到夏威夷度假两周)。

这个方案施行后,缺勤率明显下降,平均约3%~4%。 思考讨论题:

1.该公司运用的是什么强化方法来改变员工的缺勤?该方法有和利弊? 2.可否设计另一更好方案?请陈述理由。

十五、让员工敲锣

台湾有一家公司,在公司的大厅里,装置了一个大铜锣,只要业绩突破新台币100万的人,就可以去敲它一响,突破200万则敲它两响,依次类推上去。

该公司的办公室,就是紧临着大厅,所以,只要这个铜锣被敲,它的声音马上会传入办公室内,也等于是告知全办公室内的人,有人的业绩突破了百万大关了,当这位敲锣的同仁步入办公室的同时,所有的人又都会起立鼓掌,给予他英雄式的欢呼。

据该公司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表示,这种被大家鼓掌欢呼的场面,是多么有面子的一件事,当然,谁都希望自己是下一个敲锣者,也接受大家的欢呼,不过,想要敲响它,首先是把业绩给做到,这正是该公司装置这个大铜锣的目的。

试用有关激励理论分析该案例。

十六、解决迟到问题

某公司对迟到问题采用扣奖金的方式,效果不太理想,后来采用全勤奖的方式,每个月全勤奖金50元,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最近,公司迟到的现象又开始严重起来,一调查才发现大家的工资都涨了,50元的激励效果就不明显了,公司决定采用年终抽奖的方式,所有全勤的员工可以参加抽奖,特等奖是彩屏手机。

请评价该公司采用的几种激励措施,最后一种方法会取得好的效果么?

十七、青田乳胶制品厂

青田乳胶制品厂是明珠集团公司下属的34家企业之一,现有干部、职工363名。固定资产2200万元,共有6个车间,8个科室。该厂地处南方沿海城市,开放早,有吸引力的优势,在80年代初,极力网罗人才,吸收本省及散居外地而思归返乡的技术人员,建起一支颇具实力的技术队伍,现有工技人员,有正式职称者已达18人,其中高工4名。不过他们虽确有专长,但与本厂业务并不一定十分对口,有的专长是生汁处理,有的专业是新型橡胶开发,有的只精通橡胶检验,真正从事乳胶工艺的,仅有48岁的黄振声高工。不过四们高工这种声势,总令人肃然起敬,

并被集团领导视为本系统王牌主力。为加强此厂领导,最近派公司年富力强的得力骨干陈伟华出任厂长,并许诺将给予大力支持,勉励放手大干。

此前,该厂已从香港进口了两条生产线,一条可产乳胶指套或气球,另一条产鞋垫,但调整后总有些毛病,不够理想,加之因竞争激烈,或因需求季节性或因信息欠灵,赶不上时尚,效益不高。陈厂长上任,急欲打响头一炮,公司领导也期望他能找出一种需求潜力大、别人还未太留意的产品,捷足先登,成为“摇钱树”似的拳头产品。经过调查,陈厂长发现内部植绒的乳胶手套在海外已成家庭必备品,需求量极大,而国内尚颇罕见,但预计必将普及,于是决定就以这种绒里手套为主攻对象。经了解,英国一家公司有它的专用生产线供应,且号称“80年代世界前沿水平,全电脑控制”。陈厂长请示公司,认为兵贵神速,应当机立断。经与该英商短期接触,便于1987年11月,以120万美元的主价达成购买协议。英方答应尽快供货,并派专家来现场指导安装调试,保证设备到货后四个月内达到设计水平,投入生产。

不料签约后,英方却以种种借口,推迟交货,并要求追加10万美元货款,直到1990年10月才将全套生产线运到,并派来两名专家。陈厂长精心挑选了配合英国专家工作的调试组,由高工黄振声任组长,他英语好,理论水平高。另选了设备工程师姜适为辅。姜工虽仅中专学历,但肯钻研,能实干,在河南某橡胶厂实践中锻炼过20余年,机电都精通,只是外语不行。厂方当年在把他全家从内地调过来时,颇费功夫,又马上分配给三室一厅新房,他对厂领导十公感激。陈厂长又点了一位28岁的青年助工小郭参战。他工作欠主动,但英语好。另一毕业不久的年仅23岁的小汪也来主动请战,陈厂长见他作风忠实英语还可以,便接受了他的请求。调试组正式组成。

然而调试工作一开始就不顺利,许多重要部件远低于设计要求,如烘干箱总不能稳定达到工艺要求温度卷边机合格率仅10%上下,洗模机干脆不能动作,等等,缺陷部位多达17处。我方很快发现此台设备竟是从设计图纸转为实物的首部机样,设计意图虽想多用尖端技术,但考虑欠周或失误,到实践中检验,便破绽百出。两专家虽使出浑身解数,也一筹莫展。眼看四个月期限将至,英方老板带上另一专家来支援。又经月余努力,未见起色。英方老板声称不堪负担,只有“暂时撤离”,否则便将破产云云。我方据合同力争,英方提出再补交10万美元,然后“共同努力,以求完美。”我方一再据理交涉,英方死皮赖脸,摊手耸肩,强行撤离。

以厂班子研究,决定依靠本厂内部技术力量,自力更生,组建攻关组。在征询原调试组组长黄式意见时,他表示自己搞无把握,而这是英方无法推卸的责任。他请求派他去英国打官司,保证胜诉。陈厂长认为:“我们不熟悉国际诉讼,法庭相见,并无把握,且费用昴贵,拖延时日,难以随,而设备闲置,吃亏仍是我方,所以还是靠自己好。还是你来主持攻关组吧。”黄工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