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招标采购案例分析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2年招标采购案例分析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6ad905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1

2012年招标采购案例分析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本试卷均为案例分析题(共7题,共100分),要求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计算要求的-应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第一题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特别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较高,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人于2007年3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 5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5家企业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内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2007年4月20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2007年5月10日为发出中标通知书日。

在2007年4月20日上午A、B、D、E 4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2007年4月20日下午5时才送达。2007年4月23日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

评标委员会共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B企业投标文件有项目经理签字并盖了公章,但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授权委托书;D企业投标报价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E企业对某分项工程报价有漏项。招标人于2007年5月10日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双方于2007年6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

1.该项目采取的招标方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对B、C、D和E的投标文件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3.指出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不妥之处。

4.指出招标人与中标企业6月12日签订合同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第二题

某地一个总投资额8000万元人民币的粮库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0000m2,招标人采用国内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项目招标。其中的资格条件为: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注册资本金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2)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商物粮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3)近五年完成过仓储规模不少于本次粮库建设规模三项以上的设计业绩。 (4)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成功运行两年以上。

招标公告编制完成后,招标人为了充分吸纳潜在投标人,分别在当地的有形建筑市场、该省日报、《中国经济导报》和中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信息网上发布了招标公告。在当地的有形建筑市场和中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信息网上发布的招标公告为全文,同时为了减少招标公告的发布费用,招标人对在该省日报和《中国经济导报》上发布的招标公告内容进行了大幅度删减,但注明了招标全文见中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信息网,并规定在购买招标文件的同时,潜在投标人须提交10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后才能够购买,以保证潜在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后参与项目投标,防止招标失败。 问题

1.我国指定的招标公告发布的媒介有哪些?

2.分析案例,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过程中存在哪些不正确行为?

3.根据案例内容,拓展分析,假如招标公告发出2日后,已经有4个潜在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此时招标人感觉公布的资格条件中“注册资本金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的要求太高,可能影响潜在投标人参与竞争,于是决定将注册资本金调整为1000万元人民币,但怎样实施存在三种意见,其中:

A.招标公告已经发出了3日,同时已有三个潜在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为了减少招标时间,可以直接在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中对上述两项资格条件进行调整,并在开标前十五日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这样可以保证原开标计划如期进行。

B.不用告知投标人,仅需在评标过程中灵活掌握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保证原开标计划如期实现,又不至于引起投标人对调整资格条件的各种猜疑,有利于投标人竞争。

C.重新发布招标公告,在公告和招标文件中同时调整资格条件,并通知已经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更换新的招标文件,开标时间相应顺延。

这当中,意见A和B可以保证原开标计划如期进行,而意见C则需要顺延开标时间。如果你是招标人,应采纳上述三种意见中哪一种?为什么? 第三题

某工程项目,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出工程标底价为270万元。开标时先判断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在工程标底价±5%范围内为有效标书,评标时以[(工程报价-实施标底价)/实施标底价的绝对值]最小的为中标单位,实施标底价为有效投标报价的平均值,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见表6-1。 表6-1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

问题

确定该招标项目的中标人。 第四题

某工程项目在施工招标过程中,招标人根据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决定编制标底,在编制标底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情况:

(1)招标人确定编制的标底价格作为该工程的合同价格。

(2)招标人为了防止标底泄露,决定编制两标底,以防一标底泄露,即采用另一标底。(3)在编制标底时只考虑了人工、材料、设备、机械台班价格变化因素。

(4)为了更有利于竞争,在编制标底时,力求使其降到最低价格。 (5)在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单价时采用了直接费单价。 (6)为了保证标底的准确和严谨,进行了标底的审查。 问题

1.在编制标底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是否妥当?逐一说明。

2.标底是招标人对建设工程的什么价格?由哪些项目组成?一般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3.在编制时分部分项工程量单价可以采用什么单价?

4.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编制标底时,其单价按所综合的内容不同可划分为哪几种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哪种方式?

5.标底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6.审查标底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第五题

某工程,业主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T(周)不得超过80周,也不应短于60周。

某施工单位决定参与该工程的投标。在基本确定技术方案后,为提高竞争能力,对其中某技术措施拟定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的费用为C1=100+4T;方案二的费用为C2=150+3T;方案三的费用为C3=250+2T。 这种技术措施的三个比选方案对施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均没有影响。各关键工作可压缩时间及相应增加的费用见表6-2。

表6-2各关键工作可压缩时间及相应增加的费用 假定所有关键工作压缩后不改变关键线路。 问题

1.该施工单位应采用哪种技术措施方案投标?为什么?

2.该工程采用问题1中选用的技术措施方案时的工期为80周,造价为2653万元。为了争取中标,该施工单位投标应报工期和报价各为多少?

3.若招标文件规定,施工单位自报工期小于80周时,工期每提前1周,其总报价降低2万元作为经评审的报价,则施工单位的自报工期应为多少?相应的经评审的报价为多少?

4.如果该工程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6-1所示,则压缩哪些关键工作可能改变关键线路?压缩哪些关键工作不会改变关键线路?

第六题

某业主拟招标选择一家工程咨询公司来编制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格预审后有3家符合标准条件的工程咨询公司参加了投标。本次评标,技术标的权重为70%,商务标的权重为30%。技术标对工程咨询公司的经验、本项目拟采用的咨询方法和项目组人员构成三个分项进行评审,分项权重分别为20%、30%和50%。评标委员会由5人组成,评委们对3家咨询公司的技术标评分结果见表6-3。3家咨询公司的投标报价分别为A公司120万元,B公司115万元,C公司125万元。 表6-3技术标评价打分 问题

1.咨询服务招标的评标方法有哪些种类?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本次采用的评标方法属于何种类型?

2.计算评标结果,并选出中标的工程咨询公司(商务标的评分,以最低报价为100分,其他报价得分按其报价成反比递减)。 第七题

某水利枢纽加固改造工程包括以下工程项目:①浅孔节制闸加固;②新建深孔节制闸;③新建一座船闸,主要内容包括:闸室、公路桥、新挖上、下游航道等;④上、下游围堰填筑;⑤上、下游围堰拆除。按工程施工需要,枢纽加固改造工程布置有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厂、预制构件厂、机修车间、地磅房、油料库、生活区、停车场等。

现拟对其进行招标,业主于2009年12月23日与某招标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委托该招标公司作为本项目施工招标的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代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编制招标方案;审核招标文件;协助招标人审查投标人资格;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并答疑;组织开标、评标;提供招标前期咨询;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等。 招标公司为本项目的招标代理服务配备了满足项目实施的各专业人员。 问题

1.根据有关规定,分析招标代理服务内容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指出正确做法。 2.招标代理机构一般应配备哪些人员? 第一题

1.该项目采取的招标方式妥当。

理由:因为工程技术特别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较高,潜在的投标企业相对较少,而且又经省有关部门批准,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的规定。采用公开招标花费大而效果差。采用邀请招标比较有针对性,比较经济,效果也相对较好。所以采取邀请招标方式。 2.(1)B企业的投标文件应按废标处理。 理由: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授权委托书。 (2)C企业的投标文件应不予处理。

理由:C企业的投标文件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时间提交。 (3)D企业的投标文件应进行修正处理。

理由:投标报价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以大写为准。 (4)E企业的投标文件应按有效标书处理。

理由:对某分项工程报价有漏项情况不影响标书的有效性。 3.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不妥之处:

(1)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不应包括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和公证处人员。 (2)评标委员会的技术、经济专家人数少于成员总数的2/3。 4.招标人与中标企业6月12日签订合同不妥当。

理由: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与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第二题

1.我国指定的招标公告发布的媒介有:《中国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建设报》和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2.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不正确的行为:

(1)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交10万元人民币的投标保证金后才能购买招标文件。 (2)在不同发布媒介上发布的招标公告内容不一致。 3.应该选择意见C。依据《合同法》和《招标投标法》,招标人在招标公告发布后修改其中的实质性条件的,

需要重新发布招标公告,重新确定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 第三题

(1)根据下列工程报价资料以及必须在标底价±5%以内的规定,筛选有效工程报价见表6-4。 第四题

1.对编制标底过程出现的情况是否妥当的判断。 (1)不妥。

正确做法:标底价格作为确定工程合同价格的参考依据。 (2)不妥。

正确做法: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 (3)不妥。

正确做法:除了考虑这些因素外,还应考虑不可预见费、预算包干费、措施费、现场因素费用、保险以及采用固定价格的工程风险费。 (4)不妥。

正确做法:应力求与市场价格相吻合。 (5)妥当。 (6)妥当。

2.(1)标底是招标人对建设工程的期望价格。 (2)应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3)一般应控制在批准的总概算(或修正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内。

3.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单价可以采用直接费单价,也可以采用综合单价。

4.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时,其单价按所综合的内容不同可划分为工料单价、完全费用单价和综合单价三种形式。主要采用综合单价。

5.标底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底计价的依据、标底价格组成内容和标底价格相关费用的内容。

6.审查标底的主要方法:全面审查法、重点审查法、分解对比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标准预算审查法、筛选法和应用手册审查法。 第五题

1.解法一:令C1=C2,即100+4T=150+3T,解得T=50周。

当工期小于50周时,应采用方案一;当工期大于50周时,应采用方案二。 由于招标文件规定工期在60~80周之间,因此,应采用方案二。 再令C2=C3,即150+3T=250+2T,解得T=100周。

当工期小于100周时,应采用方案二;当工期大于100周时,应采用方案三。 因此,根据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施工单位应采用方案二的技术措施投标。 解法二:当T=60周,则C1=(100+4×60)万元=340万元 C2=(150+3×60)万元=330万元 C3=(250+2×60)万元=370万元 此时,方案二为最优方案。

当T=80周,则C1=(100+4×80)万元=420万元 C2=(150+3×80)万元=390万元 C3=(250+2×80)万元=410万元 此时,方案二为最优方案。

所以施工单位应采用方案二的技术措施投标。 2.由于方案二的费用函数为C:=150+3T,所以对压缩1周时间增加的费用小于3万元的关键工作均可压缩,即应对关键工作C和M进行压缩。 则自报工期:(80-2-2)周=76周

相应的报价:[2653-(80-76)×3+2.5×2+2.0×2]万元=2650万元

3.由于工期每提前1周,可降低经评审的报价2万元,所以对压缩1周时间增加的费用小于5万元的关键工作均可压缩,即应对关键工作A、C、E、M进行压缩。 则自报工期:(80-1-2-1-2)周=7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