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解剖学题库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43b800b52acfc789ebc981

A.胃左动脉是腹腔干的分支B.胃短动脉是肝总动脉的分支,经胃脾韧带到胃底C.胃右动脉是脾动脉的分支D.胃左、右动脉在胃小弯侧吻合成动脉弓E.胃网膜左、右动脉在胃大弯侧吻合成动脉弓

464.关于肾上腺的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膈下动脉发出肾上腺上动脉B.腰动脉分支到肾上腺C.腹主动脉发出肾上腺中动脉D.腹腔干发出肾上腺下动脉E.肾动脉发出肾上腺下动脉 465.子宫动脉

A.由髂内动脉发出B.仅营养子宫C.在子宫颈外侧约2cm处从输尿管前上方跨过D.营养子宫、阴道、输卵管、卵巢E.行于子宫阔韧带底部的两层腹膜之间 466.髂内动脉的分支有

A.直肠上动脉B.阴部内动脉C.膀胱下动脉D.脐动脉E.直肠下动脉 467.直肠与肛管的血供来自

A.肠系膜下动脉发出的直肠上动脉B.髂内动脉发出的直肠下动脉C.阴部内动脉发出的肛动脉D.闭孔动脉E.臀下动脉

468.关于腹壁下动脉描述,正确的是

A.由髂外动脉发出B.分布于下腹部的皮下组织C.进入腹直肌鞘D.行于腹股沟腹环的内侧 E.与腹壁上动脉吻合 469.下肢动脉的主干有

A.髂内动脉B.股动脉C.腘动脉D.腓动脉E.胫后动脉 470.汇合成颈外静脉的静脉

A.面静脉B.下颌后静脉的后支C.面深静脉D.耳后静脉E.枕静脉 471.颈内静脉的属支

A.面深静脉B.甲状腺上静脉C.舌静脉D.甲状腺中静脉E.下颌后静脉 472.头臂静脉接受

A.颈内静脉B.胸廓内静脉C.奇静脉D.甲状腺下静脉E.肋间最上静脉 473.大隐静脉接受

A.腹壁浅静脉B.股外侧浅静脉C.阴部外静脉D.腹壁下静脉E.旋髂浅静脉 474.下腔静脉

A.沿腹主动脉右侧上行B.经肝的腔静脉沟C.穿膈的腔静脉孔D.穿纤维心包E.位于脊柱前方 475.肝门静脉的属支

A.肠系膜下静脉B.脾静脉C.胃左静脉D.胆囊静脉E.附脐静脉 476.直接注入下腔静脉的静脉

A.肝门静脉B.肾静脉C.肝静脉D.左侧睾丸静脉E.右侧肾上腺静脉 477.股静脉

A.位于股动脉内侧B.接受腹壁下静脉C.在腹股沟韧带深面移行于髂外静脉D.内侧有股神经E.接受大隐静脉

答题指南: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 478.脉管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

479.心血管系统由( ),( ),( )和( )组成。

480.体循环时,血液由( )搏出,最终回流到( );肺循环时,血液由( )搏出,最终回流到( )。

481.心位于胸腔内,约( )在正中线左侧,其前方对向( )和( )。

482.心具有三缘,其右缘主要由( )构成,左缘主要由( )构成,下缘由( )和( )构成。

483.心底主要由( )构成,小部分由( )构成。

484.在心的胸肋面和膈面各有一条自冠状沟延至心尖的浅沟,分别称( )和( )。这两条沟是( )和( )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

485.心表面有四条沟可作为四个心腔的表面分界。分开心房和心室的沟是( ); 分开左、右心室的沟是( )和( );分开左、右心房的沟是( )。 486.心的内腔被一中隔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半。其中右侧心接受( )、( )和( )三个血管运来的静脉血。此静脉血经过右心室和( )进入( ),以完成气体交换任务。左半心接受由( )运回的动脉血,该动脉血又经左心室和( )及其分支运至全身各处。

487.右心房分为前部的( )和后部的( ),两者之间以上下纵行于右心房表面的( )分界。

488.右心房内侧壁的后部主要由( )形成,其中下部的凹陷称( ),为胚胎时期( )闭合后的遗迹。是( )的好发部位。

489.Todaro腱为( )口前方( )下可触摸到的一个腱性结构,它向前经 ( )附着于( ),向后与( )相延续。

490.右心房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称( ),其内面有许多平行的肌性隆起称( ),在这些隆起外侧端的纵行隆起称( )。

491.冠状窦口位于( )与( )之间,相当于( )的深面。

492.右心室流出道自右下向左上延伸,形如漏斗,称( ),其上端延为( ),口周附有( ),当右心室舒张时,它可( ),以阻 止血液返回右心室。

493.右心室腔被( )分为后下方的( )和前上方的( )两部分。

494.三尖瓣复合体包括( ),( ),( )和( ),其功能是保证血液的( )。 495.右心室的流入道的入口为( ),其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 )围绕。 该结构上有( )的基底附着。右心室的流出道又称( ),其上端借( )通( )。

496.隔缘肉柱位于( )与( )之间,构成了右心室流入道的( )界。其功能是( )。 497.动脉圆锥的下界为( ),前壁为( ),内侧壁为( )。

498.左心房是四个心腔位置最靠( )的一个腔。分为前部的( )和后部的( )。 499.左心房窦(固有心房)的后壁两侧有( )的开口,前下部借( )通( )。 500.左心室以( )分为左后方的( )和右前方的( )两部分。 501.二尖瓣复合体包括( ),( ),( )和( )。

502.当左心室收缩时,( )关闭,( )开放,血液进入( )。

503.左心室的入口为( ),口周有( );左心室的出口为( ) ,口周附有( )。 504.左心室壁较右心室的( ),左右心室流入道内的肌性隆起称( ),如此结构呈锥状凸向室腔称为( )。

505.右心室的流出道又称( ),位于右心窒( );左心室的流出道又称( ),为左心的( )部分。两个心室流出道的共同特点是内壁( )。 506.心脏内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结构是( ),( ),( )和( )。 507.心纤维性支架包括( ),( ),( ),( )和( )。 508.右纤维三角位于( ),( )和( )之间。

509.心壁的构造,从内向外依次由( )、( )、( )构成。其中( )折叠形成心的瓣膜。 510.心的间隔包括心房间的( )和心室间的( )。前者最薄弱处是( ),后者最薄弱处是( )。 511.室间隔膜部可分为后上部的( )和前下部的( )。 512.室间隔膜部的房室部位于( )和( )之间。室间部位于( )和( )之间。室间隔缺损多

发生于( )。

513.心肌细胞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 )心肌细胞和( )心肌细胞。前者构成心房 壁和心室壁的主要成分。后者具有( )性和( )性。其主要功能是( )。

514.心的传导系是由( )构成,它包括( )、( )、( )、( )及其分支等。其中( )为正常心跳起搏点。

515.窦房结位于( )和( )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结内的细胞主要有( )和( )。

516.房室交界区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517.房室交界区将来自( )的兴奋延搁下传至( ),使( )和( )依次先后顺序分开收缩。 518.营养心的动脉包括( )和( ),分别起自( )和( )。

519.右冠状动脉起于( ),经( )与( )之间,达冠状沟后,绕过心右缘,在此发出( ),最后下行于后室间沟内,称( )。

520.左冠状动脉起于( ),经( )与( )之间,向左前方走行,至冠状沟后即分为沿前室间沟下行的( )和沿冠状沟左行的( )两支。

521.左冠状动脉的( )支栓塞可发生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的梗死,并可累及心传导系的( )和( )导致传导阻滞。

522.右冠状动脉起自( ),其分支有( ),( ),( ),( )和( )。

523.窦房结支(约40%)起自( )的起始部;房室结支多起自( )动脉的( )支的“U”形弯曲的顶端。

524.心的静脉主要有( )、( )和( )、它们最后均汇入( ),并由此注入( )。 525.心的静脉回流入心腔的途径有( ),( )和( )。 526.回流入右心房的心的静脉有( ),( )和( )。 527.心包可分为( )心包和( )心包两部分。

528.浆膜性心包分( )与( )。两层间形成的潜在性腔隙称( )。 529.心包窦主要有( ),( )和( )。

530.纤维心包由坚韧的( )构成,与大血管的( )相延续。浆膜心包的脏层包于心肌的( ),称为( )。

531.肺动脉干起自( ),在其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纤维性的( )连于主动脉弓的( )。

532.主动脉发自( ),先向上,继而向左后行至( )水平处,即沿( )下行,穿过( )进入腹腔,到( )下缘处分成左、右髂总动脉。

533.主动脉全长可分为三段,即( )、( )和( )。

534.主动脉弓凸侧从右到左依次发出( ),( )和( )三大分支。

535.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称为( ),其中丰富的游离神经末 梢是( )。借结缔组织连于颈动脉叉后方的扁椭圆形小体称为( ),是( )感受器。

536.右颈总动脉起自( ),左颈总动脉起自( )。至甲状软骨上缘高度分为( )和( )。 537.颈外动脉在( )肌深面上行,最初在( )的前内侧,以后逐渐转到它的外侧,向上穿( )实质后随即分为( )和( )两个终支。

538.颈外动脉的分支有( ),( ),( ),( ),( ),( ) 和( )等。 539.供应甲状腺的动脉是( )与( ),它们分别起自( )和( )。 540.面浅部出血,压迫止血部位应在( )与( )交界处。 541.当颅顶或颞部出血时,应在( )处压迫( )进行止血。 542.脑膜中动脉起自( ),经( )入颅腔,前支经过( )内面。如颞部骨折损伤该动脉引起( )。 543.颈内动脉经( )入腔,分支分布于( )和( )。

544.右锁骨下动脉起自( ),左锁骨下动脉起自( )。两侧锁骨下动脉的行程相似,均斜行

向上,在颈根部经( )前方,向外穿过( ),到 ( )外侧缘改名为( )。 545.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 )和( )。

546.椎动脉起自( )动脉,向上穿过( ),经( )入( ),分布于脑和脊髓。 547.胸廓内动脉发自( )动脉,其较大的分支为( ),穿膈进入( )。

548.腋动脉由( )延续而来,它在腋窝内行向外下方,至( )下缘处改名为( )。 549.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 ),( )和( )。

550.肱动脉由( )延续而来,它沿( )内侧下行,到( )处分为( ) 和( )。 551.桡动脉沿肱桡肌内侧深面下行至近腕部处位于( )与( )之间。此处位置 表浅,摸脉常在此进行。

552.肱深动脉发自( ),伴桡神经经( )下行,其终支参与( )。 553.掌浅弓由( )和( )吻合而成。位于( )的深面,发出( )和( )。 554.掌深弓由( )和( )吻合而成。位于( )的深面,发出( ),注 入相应的( )。

555.头面部大出血时,将( )动脉压向第( )颈椎的( ),进行急救止血。 上肢出血时可将( )动脉向后下压向( )进行止血。

556.胸部的动脉主干名为( ),其分支可分为两类:脏支主要有( )、( ) 和( );壁支主要有( )与( )。

557.腹主动脉的脏支可分为两类:不成对的脏支包括( )、( )和( )三 条;成对的脏支主要为( )、( )和( )三对。

558.腹腔干起自( )的前壁,其起点位置在( ),发出后立即分为( )、( )和( )三支。 559.肝总动脉发自( ),沿( )上缘向右前方走行,至( )上部的上方分为( )和( )。 560.胆囊动脉一般发自( ),行经( )至胆囊

561.肝固有动脉发自( ),行走在( )内,在肝门处分成( )支,分别进入肝左,右叶。 562肠系膜上动脉发自( ),其发出位置约在( ),向下经( )和( )之间,进入( ),呈弓形行向右髂窝。

563.肠系膜上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 )、( )和( )。发出阑尾动脉的是其中的( )。 564.分布于胃的动脉有( ),( ),( ),( ),( )和( )。

565.分布到胰的动脉有( ),( )和( )。它们分别来自( ),( )和( )。

566.胃网膜右动脉发自( ),胃网膜左动脉发自( ),胃短动脉发自( ),胃后动脉发自( )。 567.分布到直肠和肛管的动脉主要有( ),( )和( ),它们分别来自( ),( )和( )。 568.分布到结肠的动脉主要有( ),( ),( ),( )和( )。

569.阑尾动脉是( )的分支,它行于( )的游离缘内,直至阑尾尖。

570.肠系膜下动脉发自( ),其发出位置在( )处,它沿( )的深面向( )方下降,它的主要分支有( )、( )和( )。

571.供应肾上腺的动脉有( ),( ),( ),分别来自( ),( )和( )。

572.髂内动脉发出的主要壁支有( ),( )和( )。主要脏支有( ),( ),( ),( )和( )。 573.子宫动脉发自( ),在( )两层间内行进,于子宫颈外侧向内跨过( )的( )方,主干再沿( )侧缘上行,最后与( )吻合。

574.髂外动脉在腹股沟韧带稍上方发出( ),后者经( )的内侧上行进入腹直肌鞘,借此可区分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575.当下肢外伤出血时,可在( )中点稍下方压迫( )进行止血。 576.腘股动脉在( )三角内下行,经( ),出( )移行为腘动脉 577.动脉的两个终支为( )和( ),前者行经踝关节前方,至足部移行为( ),后者至踝部经 ( )的后方至足部,分为( )和( )两个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