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食品毒理学试题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d296065b0717fd5370cdc99

2、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主要包括哪几个反应? 你能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吗? 答: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3、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

2、季节和昼夜节律

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4、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5、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答: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 在50~100倍之间者,需相关专家共同评议;

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6、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有哪些? 答:⑴基因突变

⑵染色体畸变

⑶染色体数目异常

7、抗生素残留对人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⑴一般毒性作用

⑵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 ⑶细菌耐药性 ⑷菌群失调

⑸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⑹内分泌及其它影响

8、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⑴致甲状腺肿物⑵生氰糖苷

⑶蚕豆病毒素⑷山黧豆中毒

⑸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⑹消化酶抑制剂 ⑺生物碱糖苷⑻血管活性胺 ⑼天然诱变剂⑽蘑菇毒素

2、蘑菇毒素主要有哪些?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是如何发生的? 答:主要有毒伞毒素和毒蝇碱

毒伞的主要毒性物质是几个环状肽化合物,即毒伞素和α-鹅膏蕈碱。α-鹅膏蕈碱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它专一抑制细胞mR-NA合成的关键酶-RNA聚合酶的活性,终止了核糖体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可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同试α-鹅膏蕈碱也破坏了肾的卷曲小管,使肾不能有效地滤过血中的有毒物质。

毒蝇碱是可以至导致残废的神经毒素,其中最著名的是毒蝇蕈。

除毒蝇蕈外,裸伞属和光盖伞属也可产生嗜神经毒素,产生的呕吐毒素和溶血毒素会导致剧烈的呕吐和溶血。

食用毒蝇蕈的个体的神经病学症状是变化的,症状通常是在摄入一小时左右时出现,产生与酒醉相似的症状,出现意识模糊、狂言谵语、手舞足蹈、视物体色泽变异幻觉屡现,并伴有恶心、呕吐。轻者数小时可恢复,重者可导致死亡。

五、简答题

1、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 1.)研究毒物的来源与性质 (1)外来化学物:(2)生物源性:(3)药物残留:(4)内源毒素:(5)加工及变质产毒: (6)人为毒素: 2.)研究毒理学机制及开展安全性评价

(1)研究毒物体内代谢过程、毒性作用、毒性机理及毒性特征等。

(2)对新资源食品、新型包装材料、新型食品添加剂等新产品,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3)工业新的污染因素、污染源、污染种类与化学性质及其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规律,评价

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研究药物残留毒性、检测方法,制定残留限量标准。

(5)研究食品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各种污染因素。

(6)通过系统毒理学试验,对受试物做出安全性评价,并结合实际情况和人群食物结构制

定安全限量标准。

2.影响外来化合物在胃肠道进行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毒物:溶解度及分散度;分散度大易于吸收。

胃肠蠕动情况; 排空速度 肠道菌的影响

胃肠道PH; 胃肠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 3、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 (2)、季节和昼夜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4、蓄积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蓄积性毒性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的基础,是食品中外来化合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1分)

1.)了解受试验是否具有蓄积作用及蓄积性大小。

2.)根据受试物有无蓄积作用,评定该化合物是否可能引、起潜在的慢性毒性危害。 3.)为制定有毒物质在食品中的卫生限量标准时,为安全系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4.)确定该受试物可否用于食品提供人类长期食用。

五、简答题

1、试述食品被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工业“三废”的污染: 2.)农药的污染: 3.)霉菌的污染;4.)兽药残留污染: 5.)运输污染:6.)加工污染;7.)事故性污染

2、外来化合物对机体产生的损害作用具有哪些特点?

1.)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缩短; 2.)机体的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 3.)机体内稳态的功能↓;

4.)机体对其他某种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

4、急性毒性试验观察的内容有哪些? 1.)中毒出现的时间和症状:

染毒后4h最密切注意观察,记录动物的异常表现和出现时间,对症状进行描述,总结毒性特征。

2.)死亡时间及死亡数:记录各组死亡时间和死亡数。 3.)剖检、生化及病理学检查:初步确定靶器官。 4.)毒代动力学分析

5、亚慢性毒性试验剂量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一般至少设4组,分别为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

高剂量组:需控制在实验动物接触受试化合物的整个过程中,不发生死亡或仅有个别动物死亡(≤10%),但有明显的中毒效应,或靶器官出现典型的损伤;)

低剂量组:应无中毒反应,相当于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AEL) 中剂量组:应相当于观察到最小损害作用剂量(LO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