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工艺试题(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井下工艺试题(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eeda7d551810a6f424867d

注:绿色◇表示:不合适,建议删除,

大红◇表示:错误,建议更换或增加, 玫瑰红◇表示:重复,建议更换或增加 黄色◇表示:题存在问题,建议修改

1、 2、 3、 4、 5、

井下工艺试题

1、井控是指实施油气井(A)的简称。(1;1)

A、压力控制B、油气控制C、地层控制

2、井控中三早的内容:早发现、(A)、早处理。(1;1)

A、早关井B、早压井C、早放喷

3、当井底压力(C)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液量大于泵入液量或停泵后井液自动外溢的现象称为溢流。(1;1)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4、根据井喷流体喷出的位置不同,井喷可分为地面井喷和(B)两种。(1;1) A、作业井喷 B、地下井喷 C、起管柱井喷

5、(C)是利用静液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的一种井控技术。(1;2)

A、三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一级井控

6、同等条件下发生2m溢流比发生3m溢流套压(B)。(1;2) A、高 B、低 C、相等

7、若圈闭内同时聚集了石油和游离态天然气(气顶气),则称为(C)。(1;2) A、气藏 B、油藏 C、油气藏

8、井控技术按控制方式分可分为(B)级井控。(1;1)

A、二B、三C、四

3

3

所有的“立压”都要改为“油压” 所有的“MPA” 都要改为“MPa” 所有的“YES” 都要改为“是” 所有的“NO” 都要改为“不是” 所有的“Min” 都要改为“分钟”

9、发生溢流防止井喷唯一正确的操作是(A)。(1;1)

A、及时按照关井程序关井。B、根据施工工况作出决策。C、循环观察根据情况关井。

10、溢流量(C),越便于关井控制、越安全。(1;1) A、无所谓 B、越多 C、越少

11、二级井控是指溢流或井喷发生后,通过及时关井与压井重建井内压力平衡的井控技术。(1;1) A、油气层压力 B、井内压力 C、地层压力

12、油气藏是指单一圈闭中具有(B)的油气聚集,是油藏和气藏的统称。(1;2)

A、不同压力系统B、同一压力系统 同一压力系统

13、关井是利用(A)和井口回压共同平衡地层压力的井控技术。(2;1)

A、静液压力B、井底压力C、立管压力

14、发生溢流的根本原因是井底压力(B)地层压力。(2;1)

A、大于B、小于C、等于

15、射孔完井法包括套管射孔完井和(A)射孔完井。(1;2)

A、尾管B、管柱C、裸眼

16、裸眼完井法又分先期裸眼完井法和(A)裸眼完井法。(1;1) A、后期 B、中期

17、砾石充填法又分为(B)砾石充填完井法和套管砾石充填完井法。(1;1)

A、管柱B、裸眼C、油管

18、正常情况下,地下某一深度的地层压力等于(B)作用于该处的静液压力。(2;1)

A、上覆岩层B、地层流体C、地层水

19、上覆岩层压力是某深度以上的(A)和其中流体对该深度所形成的压力。(2;1) A、岩石 B、矿物 C、油气

20、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处地层抵抗(C)的能力。(2;2)

A、油气压裂B、地层压裂C、水力压裂

21、井底压力是指地面和井眼内作用在井底的各种(B)的总和。(2;1)

A、气体B、压力C、液体

22、作业时构成井底压力和维持井内压力平衡的主要部分是(C)。(2;2)

A、激动压力B、井口回呀(压)C、静液柱压力

23、压力系数是某点压力与该点静压力之比,无因次,其数值等于该点(D)当量密度。(2;2)

A、油柱B、水柱C、气柱D、井液

24、静液压力是由静止液柱的(A)产生的压力。(2;1)

A、重量B、密度C、质量

25、静液压力的大小只取决于(C)和液柱垂直高度。(2;1)

A、液体的重量B、液体的浓度C、液体密度

26、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在(B)为正常地层压力。(2;3)

A、0.07~0.15g/cm B、1.0~1.07g/cm C、1.07~1.21g/cm

27、地层压力是指作用在地层孔隙中(A)上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2;1)

A、流体B、岩石C、油气

28、所有正常工况下只有(A)时的井底压力低于静液压力。(2;1) A、起管柱 B、下管柱 C、空井

29、油井当量井液密度的附加范围是:油井(B)g/cm或控制井底压差(B)MPa; (3;2)

A、0.07~0.15;3.0~5.0 B、0.05~0.10;1.5~3.5

30、气井当量井液密度的附加范围是:气井(A)g/cm或控制井底压差(A)MPa。(3;2)

A、0.07~0.15;3.0~5.0 B、0.05~0.10;1.5~3.5

31、已知某井测深2200m,垂直井深为2000m,地层压力为28MPa,平衡地层压力所需要的井液密度为(B)g/cm。(3;2)

A、1.42 B、1.43 C、1.50

32、井控设计应依据(A)提供的地层与压力情况、当前作业技术水平、井控设备能力、作业地区环境及气候状况等资料。(3;1)

A、地质设计 B、工程设计 C、施工设计

33、井控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作业施工中对(C)的控制要求,防止井喷及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3;1)

A、油气压力B、井底压力C、井下压力

34、井漏的原因是由于井底压力高于(B)导致的。(4;1)

A、地层压力B、地层破裂压力C、上覆岩层压力

35、起管柱过程中主要产生(B),它使井底压力降低,其值过大会导致溢流。(4;1)

A、激动压力B、抽吸压力C、流动压力

36、下管柱过程中主要产生(A),它使井底压力升高,其值过大会导致井漏。(4;1)

A、激动压力B、抽吸压力C、流动压力

37、某井测深3500m,垂深3000米,井液密度1.60克/厘米,循环时环空流动阻力为1MPa,循环时的井底压力为(C),停泵时的井底压力为(B)。(4;2)

3

3

33

3

3

3

A、54.88MPaB、47.04 MPaC、48.04 MPa

38、起管柱前应充分循环,进出口密度差不能高于(B)。(4;1) A、0.03 g/cm B、0.02 g/cm C、0.04 g/cm

39、等量的气体压力增高,其体积(C);气体压力减小,其体积(A)。(4;2)

A、增加B、不变C、减小

40、气体侵入井内后井液密度由上而下有何变化(C)。(4;1)

A、不变B、降低C、升高

41、气侵井液必须经过(C)才能重新入井。(4;1)

A、稀释 B、加重 C、除气

42、没有经过除气的气侵井液重新泵入井内,会使井底压力有何变化?(B)(4;1)

A、不断升高 B、不断下降 C、不变

43、关井后气体在井内滑脱上升过程中气体压力,井口压力,井底压力有何变化?(B)(4;3) A、气体压力升高;井口压力升高;井底压力升高。B、气体压力不变;井口压力升高;井底压力升高。 C、气体压力不变;井口压力下降;井底压力升高。D、气体压力升高;井口压力下降;井底压力下降。 44、在将井内气侵井液循环出井口时,为了不使井口和井内压力过高,必须(A)天然气膨胀。(4;1)

A、允许 B、不允许

45、关井后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套压的升高值与(B)的升高值相等。(4;1)

A、地层压力 B、立压或井底压力 C、静液压力

46、软关井操作如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5;1)

A、开通节流管汇;关防喷器;关节流管汇。B、关防喷器;开通节流管汇;关节流管汇。 C、关节流管汇;关防喷器;开通节流管汇。

47、溢流报警信号为不少于(B)钟的一声长鸣。(5;1)

A、20秒 B、30秒 C、50秒

48、软关井过程中关闭防喷器前应打开(C)一侧的平板阀。(5;1)

A、防喷管线 B、压井管汇 C、节流管汇

49、关井过程中应先关闭节流阀再关闭节流阀(A)的平板阀。(5;1)

A、前 B、后

50、一般情况下应在关井后(B)井口压力趋于稳定的时候录取关井关井立压和套压。(5;1)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20—25分钟

51、关井压力稳定后从立管压力表上读到的立管压力值,是(C)之差。(5;1)

3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