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史:朝代更迭史,历史大事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简史:朝代更迭史,历史大事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ec560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2

三日(6月3日至6月25日),将缴获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开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结束,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鸦片战争刚刚结束,英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与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另外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是:发展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开新式学堂;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等。它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现。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 [4] 了《天津条约》。1860年10月下旬,英法两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咸丰十年(1860)初,英法两国分别任命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代表,率舰队前往中国,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六月(7月),英法 联军抵大沽口外。咸丰帝带领一批官员逃往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令其弟恭亲王奕訢留守北京,负责和议。八月二十二日(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了清廷经营了150多年的圆明园。在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之后,又被放火烧毁。大火焚烧了三天,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成了一堆堆败瓦颓垣。参与焚掠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戈登(C.G.Gordon)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又遭到进一步劫夺,外国侵略者进一步从中国攫得了大量权益,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文化侵略。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其公使直接向清廷施加压力,操纵、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大批商埠的增开,从东南沿海一直扩大到沿海七省和长江中游,又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更为深入。外国侵略者还直接管理中国海关,更从财政上加强控制清廷,从而便于扩大其政治影响。中国的主权丧失更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俄国一直对中国抱有领土野心。鸦片战争后,它就不断加紧武装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1858年5月28日),即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前半个月,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根据这一条约,俄国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 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咸丰十年十月初二日(1860年11月14日),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逼迫奕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又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占了去,还为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根据”。

咸丰十一年五月(1861年6月),中俄双方签订了《勘分东界约记》。这次勘界,实际上仅勘分了兴凯湖以南的陆界,并没有勘分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水界。从同治元年五月(1862年6月)起,清廷勘界大臣明谊和俄国全权代表巴布科夫、扎哈罗夫等,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开始勘分西北边界的谈判。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俄国强行规定中俄西段边界的走向,把清朝设在境内城镇附近的常住卡伦指为分界标志,把中国的内湖斋桑泊和特穆尔图淖尔(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 湖)指为界湖。随后,俄国出兵强占这一地区,制造既成事实。到同治三年九月(1864年10月),中俄双方才在塔城重开谈判。清廷屈于俄国的武力威胁,令明谊让步,接受俄方议单。九月初七日(10月7日),明谊与巴布科夫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划定了从沙宾达巴哈山口起至浩罕边境为止的中俄西段边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通过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勘界条约,侵占了中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辛酉政变:由于《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清廷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已无法避免。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清廷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主管外交、通商、关税及建筑铁路、开矿、制造枪炮弹药等事务,总揽了全部洋务事宜。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其子载淳继位。载淳年幼,遗诏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载淳的生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皇太后。力图取得最高统治权力的人物。但她的野心遭到载垣等人的阻挠。她与慈安太后密谋铲除载垣等赞襄政务王大臣,并与外国侵略者所支持的奕訢相勾结,拉拢握有兵权的胜保等人。 [7]

慈禧、慈安太后以贾祯等人的奏请为由,接连发出四道上谕,解除赞襄政务王大臣任,派奕訢等会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宜,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十月初一日(11月3日),又接连发出上谕,授恭亲王奕訢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宗人府宗令,大学士桂

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鋆、户部左侍郎文祥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随后,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杀了载垣、端华、肃顺,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垣等人拟定的皇帝年号“祺祥”改为“同治”。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这便是“辛酉政变”(咸丰十一年为辛酉年),或称“祺祥政变”、“北京政变”。

清军收复新疆:1864年新疆内乱。1867年,阿古柏率兵攻入乌鲁木齐,建立中亚浩罕国。1871年﹐俄国悍然出兵侵占伊犁。第二年便派出以考尔巴斯为首的使团来喀什噶尔﹐同阿古柏签订了《俄国和喀什葛尔条约》阿古柏取得了俄国政府对其政权的承认与支持﹔俄国在阿古柏占领下的中国新疆地区攫得大量侵略权益。

1875年,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1877年,清军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新疆天山南北的全部领土。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与俄方代表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

洋务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终于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在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主要是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来强大自己。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之后又因财政亏损打出了“求富”的旗号。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883年底,法军攻击驻越清军,中法战争爆发。清军齐心杀敌,击溃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中越军民抗法战争的辉煌胜利,迫使法国内阁倒台。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定条约,同意在中越边界开辟通商,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等条件。从此,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朝鲜王室发生内乱,日本借口趁机出兵,战火从平壤延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