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模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电厂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模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b5a6fbfd0a79563c1e72b3

CDT-HFCP ZD 5004-2010

4.2.1.1.2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和规范,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程制度,组织建立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体制机制,并保证有效运作。

4.2.1.1.3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听取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重大危险源工作进行评价和奖惩。

4.2.1.1.4 经常检查重大危险源管理规程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4.2.1.1.5 督促重大危险源管理部门,认真做好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重大危险源评估、建档和备案等工作。

4.2.1.1.6 签发重大危险源规程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等重大危险源管理文件。 4.2.1.2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4.2.1.2.1 领导小组副组长是分管工作范围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协助企业第一责任者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4.2.1.2.2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和规范,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程制度,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

4.2.1.2.3 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做好重大危险源工作情况总结分析,协调解决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提出奖惩。

4.2.1.2.4 组织做好重大危险源辨识、普查登记、评估建档和备案等工作,保证内容完整、准确、符合规定。

4.2.1.2.5 对重大危险源存在的隐患认真做好防控措施,在认真落实整改工作同时,要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并确保落实到位。

4.2.1.2.6 建立企业重大危险源分级防控体系,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严格落实监督、检查、考核、约束激励机制,采取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可控在控。 4.2.1.3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4.2.1.3.1 领导小组成员是所辖工作范围内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对所辖工作范围内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负领导责任。

4.2.1.3.2 在所辖工作范围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规范,以及上级部门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和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程制度。 4.2.1.3.3 所辖工作范围内,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对主管副组长负责。

4.2.1.3.4 按照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落实所辖工作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评估、备案和监控管理。

4.2.1.3.5 积极组织人员参与企业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工作,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积极参加应急救援抢险。

4.2.1.3.6 及时如实汇报重大危险源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并参与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和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工作。

4.2.1.3.7 规范日常管理,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职责,对重大危险源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和做好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保证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可控在控。 4.2.2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小组职责

4.2.2.1 在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履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职责,保证国家、行业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上级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要求,以及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程制度得到正确贯彻落实。

4.2.2.2 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监督工作全面负责。

4.2.2.3 监督本企业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评估、监控管理,以及问题和隐患整改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按规定进行追责。

4.2.2.4 监督企业涉及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定期开展培训演练。 5

CDT-HFCP ZD 5004-2010

4.2.2.5 组织监督人员参与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监督“四不放过”原则落实。 4.2.2.6 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 4.2.3 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单位职责

4.2.3.1 企业重大危险源管辖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程制度,制定本单位制度落实细则,落实分级监控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检查监督考核。

4.2.3.2 企业重大危险源管辖单位,要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监控、维修保养、检查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本单位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按规定上报,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4.2.3.3 企业重大危险源管辖单位,要按照重大危险源问题整改计划,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及时、高标准完成问题整改工作。

4.2.3.4 企业重大危险源管辖单位,要监督相关班组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人按时、正确填报《重大危险源监督卡》,部门审核后编制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月度分析总结,分析总结和《重大危险源监督卡》要在每月28日前上报安全监督部门。《重大危险源监督卡》需先交技术管理部门重大危险源监控责任人审核后再上报安全监督部门。

4.2.3.5 技术管理部门在每年制定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中,要考虑重大危险源问题的整改,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制订防范措施,经专业人员审核后发至相关单位落实,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4.2.3.6 安全监督部门每月末前,编制完成全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分析总结材料,并在企业月度安全生产会议上进行通报。 5 重大危险源管理

5.1 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和备案

5.1.1 企业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本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

5.1.2 经辨识确定企业存在重大危险源后,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确定等级。

5.1.2.1 企业可以组织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5.1.2.2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本企业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以安全评价报告代替安全评估报告。

5.1.3 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5.1.3.1 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5.1.3.2 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5.1.4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并包括下列内容:

5.1.4.1 评估的主要依据; 5.1.4.2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5.1.4.3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5.1.4.4 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5.1.4.5 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6

CDT-HFCP ZD 5004-2010

5.1.4.6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5.1.4.7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5.1.4.8 事故应急措施; 5.1.4.9 评估结论与建议。

5.1.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5.1.5.1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5.1.5.2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5.1.5.3 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

5.1.5.4 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5.1.5.5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5.1.5.6 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5.1.6 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要求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危险有害因素分辨准确,报告由安全监督部门及时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5.1.7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5.1.7.1 在表1和表2内只有部分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如扩大评估范围,请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相关部分;

5.1.7.2 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甲烷,天然气 氢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乙炔 乙烯 氨 汽油 临界量(T) 50 5 50 1 50 10 200 毒性气体 易燃液体 类别 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临界量(T) 极易燃液体:沸点≤35℃且闪点<0℃的液体;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10 液体 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的液体(不包1000 易燃液体 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 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 5000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Ⅱ或Ⅲ类的物200 质 注: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20592确定。 5.1.7.4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5.1.7.4.1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5.1.7.4.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5.1.7.4.3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7

CDT-HFCP ZD 5004-2010 源:

q1/Q1+q2/Q2+?+qn/Qn≧1?????????(1)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5.1.8 重大危险源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每年一季度前,由分管生产副职(总工程师)组织开展一次重大危险源的自评估工作。

5.1.9 每个重大危险源均要提出分项评估报告、填写重大危险源评估表和评估问题整改表(见附录),并做好评估资料的存档工作。

5.1.10 重大危险源评估完成后,由生产副职(总工程师)组织制定整改计划;综合整理出重大危险源评估综合报告,由安全监督部门按规定备案。

5.1.11 重大危险源评估确定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必须确定降级措施,制定预防事故的措施,并认真落实。

5.1.12 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 5.1.12.1 辨识、分级记录; 5.1.12.2 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5.1.12.3 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1.12.4 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5.1.12.5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5.1.12.6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

5.1.12.7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 5.1.12.8 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5.1.12.9 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 5.1.12.10 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5.2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按危险程度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四个等级(分级标准见附录1、2)。分级监控管理按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执行。

5.3 各部门要加强对所监管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结合季节性安全检查对重大危险源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重大危险源评估问题整改按期完成,确保各级重大危险源可控在控。 5.4 重大危险源要列为企业重点防火和重点保卫部位,并落实消防和保卫责任。 5.5 企业要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

5.5.1 安全监督部门要统筹考虑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结合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组织技术管理部门、运行管理部门和检修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依据《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编制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审查,履行审批手续在发布实施。

5.5.2 企业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依据《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组织急预案演练。

5.5.2.1 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5.5.2.2 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5.5.2.3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

5.5.2.4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剧毒气体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两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