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复习资料之一思考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复习资料之一思考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93de3b7e21af45b207a82d

食品114班 第16周周5(2014-06-13)第6,7节 教3-104

7.比较小曲酿制白酒中先培菌后糖化和边糖化边发酵的异同点。【课本题目+课件答案】 ☆:

(1)先培菌糖化后发酵工艺流程:

(2)边糖化边发酵工艺流程:

酒曲饼粉 ↓

大米→清洗→蒸饭→摊饭→拌抖→入埕发酵→蒸馏→肉埕酿造→沉淀→压滤

成品←包装

二、啤酒酿造【老师上课时说,来自课件的1、2、3题,其实就跟来自课本的

13

食品114班 第16周周5(2014-06-13)第6,7节 教3-104 4、5、6题】

1.制麦的工艺流程及生产操作要点。【课件题目+课本/课件答案】 ☆:(1)制麦的工艺流程:

糠灰、杂质、铁块 杂谷类 小粒麦 石灰、空气 ↑ ↑ ↑ ↓

原料大麦→ 粗选 → 精选 →分级→大麦→称量储藏→浸麦→湿大麦 ↓

成品麦芽 ← 贮藏 ← 除根 ← 干燥 ← 绿麦芽 ← 发芽 ↓ ↑ ↑

麦根和破皮 热空气 空气

(2)生产操作要点: 影响大麦吸水速度的因素:

①浸麦水温 8~16℃为宜,最高不超过20 ℃ 。 ②麦粒大小 麦粒小吸水快,麦粒大吸水慢。

③含氮量 蛋白质含量越高吸水越慢,蛋白质含量低吸水快。 ④麦粒的胚乳状态 麦粒中粉状粒含量高吸水快,玻璃质粒多吸水慢。 浸麦水中添加剂: 浸麦过程中,为了防腐、催芽和有效地浸出谷皮中的有害成分,常添加一些化学药品,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石灰(CAO)、甲醛(HCHO)、赤霉素。 浸麦时氧的供给:

①在缺氧的情况下,麦粒将进行分子内呼吸,产生酸、醇、酯等物质,发出酸味和水果味,抑制胚芽生长。

②通风不但可以供氧,还可以排出麦粒呼吸产生的CO2和热量,避免麦粒窒息、霉烂。

③通风供氧可以增强麦粒的呼吸作用和代谢作用,促进麦粒萌发。萌发后,吸水更快,因此后期通风供氧量应更多些。特别是水敏感性强的大麦,发芽粒弱的大麦和休眠期长的大麦,通风供氧更为重要。

浸麦度的控制: 可以通过勃氏测定器测定。也可以用感觉来判断,如指压的感觉,浸麦适中的大麦,握在手中发软而且有弹性;浸麦不足时麦粒发硬、刺手、

14

食品114班 第16周周5(2014-06-13)第6,7节 教3-104 弹性小、不能弯曲;浸麦过度时,麦粒太软、无弹性。也可以用牙咬观察胚乳有无白心来判断。

2.麦芽汁制备的工艺流程及生产操作要点。【课件题目+课件答案】 ☆:(1)工艺流程:

(2)生产操作要点:

发芽过程可以通过调节麦粒水分、发芽温度、翻拌次数和发芽时间等来控制根芽

15

食品114班 第16周周5(2014-06-13)第6,7节 教3-104 和叶芽的生长。水分高、发芽温度高、减少发芽旺盛期翻拌次数,发芽时间长,可促进它们的生长;反之可抑制它们的生长。 发芽条件的控制:

①水分 浸麦结束后,麦粒的水分含量就确定了,但是在发芽过程中,麦粒表面的水分是会蒸发的。为了保持发芽期间麦皮表面湿润,防止水分的丢失,应保持发芽间的相对湿度维持在90%以上,并且通风要通接近饱和的湿空气。 ②温度 发芽的最佳温度为13~18℃。生产上控制发芽温度以不超过20℃为宜。温度低,发芽周期长;温度高,麦粒呼吸旺盛,生长过快,造成溶解不均匀,物质消耗多,容易霉烂。

③空气(氧气): 开始发芽时,应供给麦粒新鲜的空气,同时排出CO2,保证麦粒正常的呼吸作用。到了后期,麦层中应保留适当数量的CO2,控制麦粒的呼吸强度,使麦粒内部的物质变化缓慢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胚乳溶解均匀,降低呼吸强度,减少呼吸损失。

生产上,在发芽后期,大多通过使用不同比例的回风来控制麦层中留有适当数量的CO2,以控制麦粒的呼吸强度。

④光线 发芽室一般不安窗户,因为日光照射会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有损啤酒的风味。

⑤大麦的休眠与水敏感性对发芽的影响:水敏性大麦明显表现出对水的敏感,而未过休眠期的大麦则明显发芽率低。

3.主发酵?后发酵?各自操作要点?【课件题目+课件答案】 ☆:

(1)①从微生物角度,可将主发酵分为三个阶段:

A.酵母恢复阶段:酵母在充氧的麦汁中恢复生理活性(添加物)。

B.有氧呼吸阶段:酵母利用麦汁中的氨基酸和可酵糖为氮源和碳源,获取能量进行繁殖,并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

C.无氧呼吸阶段:可酵糖被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②从发酵现象角度,主酵分五个阶段: A.起发期: 6-8 ℃,8-16H,此为酵母繁殖期。

B.低泡期: 6-8 ℃,24-48H,麦汁表面二氧化碳小气泡上涌,细腻、紧密并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