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语言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c14e855a0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3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 )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B )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D )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C)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B )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C ) 个 个 个 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 )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D)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D )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C )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 )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D )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C )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D )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 B ) A.语汇意义 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 D.蕴含意义 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 D )

A.记号 B.笔画 C.音符 D.意符

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B )

A.元音文字 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 D.全音位文字 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 A ) A.词语的借用 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 D.语法结构的借用

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 B )

A.行话 B.黑话 C.官腔 D.贵族语言

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 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 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 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

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 B ) 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 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

24.患“失语症”是因为( B )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 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 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

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 D )

A.历史词典 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 D.百科词典 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 )

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 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

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 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方法上看,一个辅音的特征取决于(CDE )

A.音高的高低 B.发音部位的前后C.送气不送气 D.声带振动不振动E.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28.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CD )

A.语义场与上下位词没有关系B.语义场是具有共同

类属义素的义项的聚合体

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

E.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

29.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E ) A.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有些语素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意义

C.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D.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

E.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

30.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D ) A.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 B.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C.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 D.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 E.几千年来,汉字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1.“民族语言政策”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 ADE )

A.关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B.关于官方语言的选择问题

C.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主体民族语言的政策D.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

E.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

39.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

(A)和语义指向关系 (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坐着挺好 显着不高兴 看着伤心 透着轻浮 躺着不合适

听着刺耳 走着累 闻着臭、吃着香 A1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3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2、[参考答案] 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

(1)形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选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一定增加。 (2)汉语“好”,即是语素,也是词,还可能直接成为句子,就反映了这种关系。 33、[参考答案] 义素

(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3)例如,“哥哥”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组组、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参考答案] 音位文字

(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单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的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参考答案]语言的亲属关系

(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它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参考答案]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语素的数量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单节词,如“飞机”。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或“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因性。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笑、哭”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于今。

(2)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交际活动的内容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

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网吧”、“网虫”就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出现的新词汇。 (3)稳固和发展这两个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突变,因此,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只能以渐变的方式来进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参考答案]

A1: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A2: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

A3:看着伤心,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听着刺耳。

B1: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B2:看着伤心,走着累;

B3:听着刺耳,闻着臭,吃着香。

40 、[参考答案] 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1)至少有三种意义,

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话说得让人满意; b“不好”是他说出来的话;c由他来说不好。 (2)a和b是由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

“说”和“不好”若按动补关系来理解,则为a;若按动宾关系理解,则为b。

(3)c和a(或b)是由层次构造不同造成的。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a(或b);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c。

六、论述题(本大题包括第41、4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

41、[参考答案]谈谈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1)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2)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更关注音节内部的结构层次,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例如汉语普通话“挑”[t`iau55]里的[t`]是声母,[iau]是韵母,[55]是声调,在韵母[iau]里,是韵腹,[u]是韵尾。声韵调分析法能够比较好的揭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音系统的面貌,是汉语音节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3)声韵调分析法和元辅音分析法并不是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可以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不同层面。如果从元音和辅音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仍要考虑它们处于音节结构的位置和层次,如果从声韵组合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也要考虑它们由哪些元音、辅音来具体实现。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都是由单个辅音构成的,韵母是由元音或元音和元音、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构成的。

42、[参考答案]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永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

(2)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就是文化语言学。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最明显。例如相同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相同词语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适当举例)

(3)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否语言文化学。这对于了解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和早期历史及史前史,都很有用处。 (适当举例)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 C )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B ) A.[u, ε] B.[α, Λ] C. D.[o, a]

4.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B ) A.[d, 1] B.[b, k] C.[p, n] D.[t, v]

5.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 )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C)

A.句首部分 B.句中部分 C.句终部分 D.句首和句终部分

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 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 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 )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 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

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 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

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B.减少同音词C.减少同义词 D.调整词的韵律节奏

10.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C )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11.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 )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 A ) A.虚词 B.重叠 C.轻重音 D.词形变化

13.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6种变化,比如“je (我) suis (是)”,“il (他) est (是)”,“nous (我们) sommes (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D A.时 B.体 C.态 D.人称

14.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5.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C )

A.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 B.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

C.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 D.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

16.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B )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 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

1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D)

A.成功—失败 B.合法—非法C.本地—外地 D.勤劳—懒惰

18.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属于简单述谓结构的一项是( A )

A.老王昨天买了一台彩电 B.李辉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C.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做 D.他没接住小李传过来的球 19.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 D ) A.一词多义 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 D.不同的层次构造

20.下列关于音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音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 B.音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

C.音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 D.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

2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 C ) A.古埃及文字 B.古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 D.中国的甲骨文

22.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B.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

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 D.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23.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 B) A.借词 B.仿译词 C.意译词 D.音译兼意译词

24.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 B.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

C.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 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

25.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的阶段是( A )

A.单词句阶段 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26.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 B ) A.《永乐大典》 B.《汉语成语小词典》C.《小学生作文词典》 D.《北京地名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机制上看,一个舌面元音的特征取决于( ABC )

A.舌位的高低 B.舌位的前后 C.嘴唇的圆展D.声带振动不振动 E.送气不送气

28.下列汉语复合词在构词方式上属于支配式的有( BE )

A.视力 B.司机 C.写作D.食物 E.护膝 29.下列哪些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示)属于“组合关系”( ACE )

A.语素→语素组 B.语素/语素组→词 C.词→词组D.词/词组→句子 E.句子→句组

30.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BCD) 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B.义项不包括词的临时意义

C.义项是从词的具体用例中概括出来的D.分析词的意义和用法应以义项为基本单位

E.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并非总有关联

31.下列有关普通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CD )

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B.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C.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D.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E.以历代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语法规范

40.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与同组的其他三个在语汇类聚关系上不同,请指出该词语,并说明有什么不同。

A.妈妈 奶奶 姐姐 妹妹B.音位 泉水 纳米 函数C.汽艇 火车 地铁 飞机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2、[参考答案]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语调。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

33、[参考答案]语系

(1)语系是按照“谱系分类”的方法,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所分成的不同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反之则属于不同的语系。

(2)比如汉语、藏语、壮语、傣语、苗语等是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毘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九大语系。 34、[参考答案]文化局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