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复习《红楼梦》分章回系统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名著复习《红楼梦》分章回系统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9c62aa27d3240c8547efbc

⑤“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

答:①暗示了妙玉的命运。②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洁,既指清洁,亦指佛教所说的净。佛教宣扬现实世界是污秽的,惟有佛国才算“净土”,所以佛教又称净教。妙玉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又身在佛门,故云“欲洁”。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而且尘心末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但“终陷淖泥中”。

⑥“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谁的判词?其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概括了她的什么命运?请简述。 这段判词写的是王熙凤。其中的“一从”是指王熙凤在贾府顺从最高统治者贾母;“二令”是她在贾府可以发号施令;“三人木”的“人木”合成一个“休”字,是指她最终要被休弃的。王熙风的娘家在金陵(即现在的南京).被休后的她只有哭着回去,下场更悲哀。 ⑦“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的性命”,这是王熙凤判词中的一句。请简述能体现这句判词的一则故事。

王熙凤在宁国府主持秦可卿丧事时,为贪人钱财,显示自已的权势本事,买通官府,通过长安节度使的关系,拆散了张金哥与赵公子的婚姻,受贿三千两银子。因此害得张金哥、赵公子双双殉情而死。贾府被抄之时,这件事也东窗事发,成了王熙凤的一大罪状。

⑧史湘云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家的姑娘,即史太君的侄孙女。她生下不久,就失去父母慈爱,成为孤儿,在叔婶跟前长大。她到大观园来,是她最高兴的时刻,这时她大说大笑,又活泼,又调皮;可是一到不得不回家时,情绪就顿时冷落下来,一再嘱咐宝玉提醒贾母常去接她,凄凄惶惶地洒泪而去,可见在家时日子过得很不痛快。这样一个健美开朗的女儿,结局如何呢?“展眼吊斜辉”,就是说她婚后的生活犹如美丽的晚霞转瞬间即失。第四句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湘云的结局至今亦是众说纷云。“水逝云飞”,可能是预示她早死或早寡,或者命运蹇涩。一说史湘云后来和一个颇有侠气的贵族公子卫若兰结婚,婚后生活还比较美满。但好景不长,不久夫妻离散,她因而寂寞憔悴。) 其他判词:

⑨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贾元春)

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第二句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⑩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巧姐)

\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

9

⑾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

第一句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是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意思是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只不过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

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第一句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第二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第三句意思是不要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第四句意思是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贾珍奸淫而自尽。

⒀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出宋诗人黄庭坚语);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这两句说像晴雯这样的人极为难得,因而也就难于为阴暗、污浊的社会所容,她的周围环境正如册子上所画的,只有“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说晴雯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

风流灵巧招人怨——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份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定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

寿夭——短命夭折。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十六岁。 多情公子——指贾宝玉。

⒁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

堪羡——值得羡慕。在这里带有调侃的味道。优伶,旧称戏剧艺人为优伶。这里指蒋玉菡。公子——指贾宝玉。作者在八十回后原写袭人在宝玉落到饥寒交迫的境地之前,早已嫁给了蒋玉菡,只留麝月一人在宝玉身边,所以诗的后面两句才这样说。

⒂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 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 出夏金桂的名字。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 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 3、简要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十二钗统统归入薄命司中,说明作者对女子的同情和对时代的深思, 并用太虚幻境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荣国府加以对照。《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第六回

1、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荣国府):

10

京官后代王狗儿。因祖上曾与王夫人、凤姐的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求助。刘姥姥在周瑞家的引荐下见到了王熙凤,恰此时贾蓉来借玻璃炕屏,让刘姥姥见识了凤姐的威严。凤姐说起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告助无望,可风姐还是给了二十两银子.刘姥姥满意而归。 2、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第七回

1、周瑞家的送宫花,各位姑娘奶奶收到宫花的反应。

迎春、探春忙收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惜春:“我这里正和智能说明儿剃了头做姑子去,若剃了头,可把这花戴在哪里?”命丫鬟收了。凤姐处,平儿打开匣子拿了四枝,后又拿出两支叫送往小蓉大奶奶处去。黛玉:“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2、为什么黛玉对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不屑一顾,还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

不是对宫花本身不屑一顾,而是对周瑞家的看碟子下菜的不礼貌行为的反击。同时是黛玉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反映。

黛玉当时还是贾府的客人,按理(不管是待客之道还是公府大家的规矩)应该先客后主,先把宫花送给黛玉,再分送贾府三姊妹。而周瑞贪图省事,先送路近的,黛玉离得最远,最后送,是说明她对黛玉不恭。如果是一个普通老嬷嬷,肯定不敢不按规矩顺序送,但周瑞家的自恃是王夫人陪房,地位高,懒得多走,宁愿“失礼”于黛玉。也是看中黛玉一投靠的小丫头,能奈她何?这就是人情冷暖的势利眼。黛玉当然不甘心被藐视,为了自己的尊严的,不惜对周瑞家的冷嘲热讽。)

3、薛宝钗的“冷香丸” 薛宝钗是个青春少女,“小小年纪儿却作下了病根”(淮按:周瑞家的语)。据她自己说,曾请过一个和尚看病,说她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给她一个海上仙方。又给了一包异香异气的末药作引子。方子十分繁琐:要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四种花的花蕊各十二两,于次年春分之日晒干,和末药一齐研好;又要雨水之日的天落水、白露之日的露水、霜降之日的霜、小雪之日的雪各十二钱,把这四种水调匀了,团成龙眼大小的丸子,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发病的时候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服。单是配这一丸药,就要三年之久。还要雨水有雨、白露有露、霜降有霜、小雪有雪。 4、焦大骂街:

焦大不满派他送秦钟回家,便仗着酒醉,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的面把贾府上下痛骂一遍,尤其是骂贾珍等人,说他们“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回,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结果焦大被捆起来塞了一嘴的土和马粪。王熙凤则让宁府的人把焦大远远打发掉。

第八回

1、 金玉良缘:探微恙互看金玉(比通灵)

“金”主要是指薛宝钗所佩戴的癞头和尚送的金锁,“玉”则是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宝

11

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金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刚好组成一幅对联,象征他们的婚姻。 2、探微恙互看金玉

宝钗生病,宝玉到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雪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3、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钗生病,宝玉来看望。黛玉也来看望,看见宝玉独自一人来到,黛玉便吃醋了,笑道:“ 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后来宝玉要喝冷酒,却被宝钗劝住,黛玉看着更不是滋味,刚巧雪雁来送热炉,黛玉就借机调侃宝玉,说宝玉只听宝钗的劝。这些情不自禁地表露出微微的妒忌。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概述:宝玉准备入塾,袭人为他收拾妥当,劝他念书,不然就潦倒一辈子了。宝玉向家中长辈辞行,贾政训斥李贵,叮咛让宝玉不要念诗经古文,讲明背熟《四书》。之后,又独去向黛玉作辞,不辞宝钗。宝玉提出不和秦钟论叔侄,而称兄弟。上学期间,宝玉与秦钟形影不离,引发不少风言风语。秦钟又因与“香怜”交好而引发贾家远亲金荣(贾璜之妻的侄儿)争风吃醋,金荣取笑,适逢代儒外出,秦、香向其孙儿贾瑞告状。贾瑞偏袒金荣,处理不公,引发学堂内的一场大混战,贾蔷激茗烟闹事,李贵息事,最后以金荣被迫磕头道歉而告一段落。

第十一、十二回

1、秦可卿病重,熙凤和宝玉前去探望,宝玉为什么哭了?

宝玉和熙凤来到秦可卿房中,看见可卿屋里挂着一幅《海堂春睡图》和“嫩寒锁梦因春冷,芳乞笼人是酒香”的对联时,想到自己在这个房间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后又听到秦氏说了一些“未必熬到过年的话”等来,一时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泪来。 2、“见熙凤贾瑞起淫心”请简要描述这一情节。

宁府上下为贾敬贺寿,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玉前去祝贺。凤姐正自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来一个人,向前对凤姐说道“也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在这个清净地方略散了一散,不想就遇见嫂子也从这里来,这不是有缘么”,一面说着一面拿眼睛不住地觑着凤姐儿,又接着说“要到嫂子家里去请安,怕嫂子年轻,不肯见人”等,在走的时候又一面走一面回头看。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儿,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平儿骂贾瑞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账东西。 3、毒设相思局:

王熙凤看出贾瑞意欲对她图谋不轨,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腊月天寒,白冻一晚而归。代儒惩罚贾瑞跪在院内读文章,打了三四十大板,不许吃饭。但贾瑞邪心未改,第二次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被贾蓉、贾蔷捉弄,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的尿粪。回来就病了,贾瑞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鸣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