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复习《红楼梦》分章回系统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名著复习《红楼梦》分章回系统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9c62aa27d3240c8547efbc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典型环境——贾府,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的: 1、宏伟的外观:

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林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写着五个大字。几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富丽,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

贾府建筑的布局十分讲究,比如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空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是贾赦的住处,虽不似贾母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作映衬。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

对贾府华贵陈设的描写,主要以“荣禧堂”为重点: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金屏彝、玻璃盒、楠木交椅以及镶着錾银字迹的乌木对联,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洋罽、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吃穿用度,的确“与别家不同”。

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1、课文中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而描绘的。黛玉虽然对贾府的情况有些耳闻,但并未亲见。所以在描写中带有黛玉初次观察的惊奇。 恰当的描写角度,更突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特点。

2、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宁、荣二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荣禧堂”的匾额又是皇帝御笔书赐;室内陈设的物品(如“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豪门贵族。

1、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答案】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心有灵犀,恍若旧识重逢,两人一见如故。黛玉初见宝玉,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见过黛玉之后也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他见黛玉眉尖如蹙便送她“颦蹙:二字,闻知黛玉没玉,便要摔玉,后由贾母哄骗方才作罢。 2、宝玉摔玉(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叛逆性):

“摔玉”是宝玉性格鲜明的突出表现。因为贾宝玉家中的姐妹都没有玉,他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本为家中姐妹们感到不平,而如今又得知神仙也似的妹妹黛玉也没有玉,于是宝玉顿时痴病发作,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宝玉”狠命摔去。骂道: “什么罕

5

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多方哄他才作罢。 摔玉写出黛玉的美,写出宝玉的“痴”。这第一次的摔玉又引出了后文多少次的因玉而起的种种波澜。“玉”是天命的象征,宝玉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

3、结合作品说明“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为什么摔玉?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

4、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答:木石前盟: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的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

5、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的过程: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6、王熙凤出场: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又转悲为喜。 7、简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 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然后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第四回

1、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2、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夤缘复职”后,一上任就遇到一起人命案:“呆霸王”薛蟠为争夺一个已被出卖的女婢而打死了小乡绅之子冯渊。贾雨村本欲秉公办案,正准备缉拿要犯时,门子拿出“护官符”,讲述了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贾雨村为了攀附权势,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胡乱结案。 3、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6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雨村靠贾家的关系,复职补授应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为争买英莲(香菱)而打死小乡宦之子冯渊的案件。雨村不知底细,立刻就要拿人判案。手下的门子葫芦僧使眼色制止他,并呈上这份“护官符”,提醒他:金陵城这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薛蟠就是“丰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俗谚口碑就是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称之为“护官符”,是说巴结这四家官僚贵族就能保住官;得罪了他们不仅要丢官,连脑袋也保不住。

在前半部中,四家由于“扶持遮饰,皆有照应”,它们是“一荣皆荣”的;后半部写他们由于“事败”,相互株连获罪而“一损皆损”。

第五回

1、简述宝玉游太虚幻境的见闻:

宝玉随贾母等人到宁府赏梅。宝玉在秦可卿房里午睡时,梦中随警幻仙姑进入太虚幻境,先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警幻仙姑见宝玉还未醒悟,把他带到可卿处。一次,两人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可卿救我!”方从梦中醒来。秦可卿在房外听见,十分纳闷。 2、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判词,暗指《红楼梦》中诸多女子的命运。请依次指出这些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是最聪明、最有才干的一个。说她志向高,是她想有一番作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回,写她代凤姐管理一段大观园,把那么纷繁的事务,一宗一件管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不一般的才干,其精明几乎不在凤姐之下。

在封建观念影响下,她以自己是“庶出”为耻;加上赵姨娘为人卑琐,她就干脆不认她作娘。她同姐姐迎春懦弱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称“玫瑰花”,又鲜艳又有刺。在“抄检大观园”一回,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居然敢打那个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个大嘴巴!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娇小姐,随着家族末落,命运也一样令人悲哀,年轻轻的就远嫁异乡,路远山遥,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宁国府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她是贾家四位千金中最小的一个,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从小就厌恶世俗,向往当尼姑,小时爱和馒头庵的小尼姑智能儿玩,后来又和妙玉成了朋友。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当了娘娘的大姐元春短命天亡,二姐迎春出嫁不久被折磨死,三姐探春远嫁异国他乡音信渺茫),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注释】

“三春”——语带双关。字意指初春、仲春、暮春,实指元春、迎春、探春。

“景”——此处取景象之意。全句字面上说看到春光短促,实际是说惜春的三个姐姐(元春、迎春、探春)都好景不长,使惜春感到人生幻灭。

7

“缁衣”——浅黑色的僧服。僧尼服缁衣,故为僧尼的代称。出家也叫披缁。

“顿”——以头或脚扣地,为顿首、顿足。此处谓从头至脚之意。缁衣句,即从头到脚全身均改变了昔日的衣着服装。就是说脱去俗服,改为尼装出家了。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贾迎春:荣府大老爷贾赦的妾所生的女儿,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长得很美,虽然没有才华,但心地纯洁善良。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人称“二木头”。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注释】

“子系中山狼”——子,对男子的通称。系,即是。子,系合为“孙”字,此处暗示迎春的丈夫孙绍祖。语出明·马中锡著小说《中山狼传》(亦说宋·谢良著)记载:战国时,赵简子在中山打猎,追逐一狼。狼向东郭先生求救,脱险后反而要吃东郭先生。此小说喻人的忘恩负义,也提示了对坏人不能讲仁慈的道理。这里,用来刻划“应酬权变”而又野蛮毒辣的孙绍祖。他家曾巴结过贾府,受到过贾府的好处,后来家资饶富,孙绍祖在京袭了职,又于兵部候缺题升,便猖狂得意,胡作非为,反咬一口,虐待迎春。

“黄粱”——即黄粱美梦。据唐朝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记载:卢生在邯郸旅馆遇一道士,卢生自叹家贫,道士给他一个枕头,让他睡觉。店家正在煮米饭,卢生枕着枕头昏昏睡去,梦见娶妻生子,享尽荣华富贵,年过八十而死时,及至醒来却是一梦,见黄粱饭尚未熟。谓空想,此处指死去。一载句,指迎春婚后在孙家受尽折磨一载即死去了。 ④“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请问该判词暗示了《红楼梦》中哪两个人物的命运?请对判词加以具体解释。

答:①暗示了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②“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注释:

“停机德”——典出《后汉书·列女传·河南乐羊子妻》。原文:“东汉,河南乐羊子于路拾得遗金一饼,其妻谓志士不能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于是乐羊子远出求学,一年后思家归来,其妻又以织布为喻,织不能中断,学不能中辍。乐羊子感其言,复出,七年不归,终成学业。”意思是: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可叹句,意思是宝钗有乐羊子妻那样劝夫读书求功名,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贤惠与美德,但可惜徒劳无功。 “咏絮才”——典出《世说新语》,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故事。一日下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她的比喻十分贴切,谢安一听,大为赞赏。因此后人称赞谢道韫有咏絮之才。堪怜句,意思是黛玉徒有咏絮之才华,其命运是值得同情的。 “玉带”——饰玉腰带。南朝梁·江淹《江文通集·扇上彩画赋》:“命幸得为彩扇兮,出玉带与绮绅。”唐制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服金玉带。此处玉带倒读即谐黛玉之名。玉带句,喻林黛玉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

“金簪雪里埋”——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指的是宝钗的“钗”字。此句意思是: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比喻薛宝钗最后的冷落处境(“雪里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