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胯タ鐪佹潵瀹惧競2019-2020瀛﹀勾涓冨湴鐞嗙浜屾鎶奸璇曞嵎鍚В鏋?-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骞胯タ鐪佹潵瀹惧競2019-2020瀛﹀勾涓冨湴鐞嗙浜屾鎶奸璇曞嵎鍚В鏋?-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7edc14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0

广西省来宾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第二次押题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的农作物有( ) A.小麦、甘蔗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玉米等,甘蔗、水稻和茶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新疆,故选D。 2.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铁路交通线的是( ) A.哈大线 C.滨绥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主要的铁路线。京广线北起北京南到广州,不属于东北地区。其它三条铁路交通线都属于东北地区,故选D。

3.当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A.向与泥石流流动相反的方向跑 B.向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

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下跑 D.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答案】D 【解析】 【详解】

当山区引发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就不会被掩埋。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4.“地球之肺”是指( ) A.热带草原 C.热带雨林 【答案】C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B.滨洲线 D.京广线

B.玉米、棉花

C.水稻、茶

D.小麦、大豆

【解析】 【分析】

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详解】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那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热带雨林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因而被称为地球的“肺”.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作用,理解解答.

5.一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游玩的游客,早上在上海看外滩,下午来到杭州游览西湖,晚上发现手机没电了,又回到了上海所在的宾馆,这种高效的游览方式,反应了该地区的现象。() A.富有现象 C.同城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是最大的城市,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发达的交通,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高效方式;故选:C。 6.读“甲、乙两地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B.著名景观多 D.该地区坐车便宜

1.乙地的海拔是800米,气温是29.6℃,山顶甲处的海拔是2400米,那么山顶甲处气温气温是( ) A.20℃

B.30℃

C.17℃

D.49℃

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B.纬度位置 C.地形

1.乙地的海拔是800米,气温是29.6℃,山顶甲处的海拔是2400米,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升高了2400-800=1600米,气温降低了1600×0.6℃÷100=9.6℃;那么山顶甲处气温是29.6℃-9.6℃= 20℃,故答案选A。

2.甲乙的海拔高低不同,造成气温不同,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故答案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气温的因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7.下图中,能正确反应我国地势特征的图是

A. B.

C.【答案】B 【解析】 【分析】

D.

根据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分析四幅图,能正确反映中国地势特点的是选项B。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

8.小明发现河北省地图中唐山的某些信息,在中国地图上却没有记载,这是河北省地图比中国地图 ①比例尺大 ②比例尺小 ③承载的信息更简略 ④承载的信息更详细 A.②③ 【答案】B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越简略;河北省的范围更小,比例尺更大,承载的信息更详细;中国地图比例尺小,实际面积更大,承载的信息更简略。①④正确,故B符合题意,故选:B。

9.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

A.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C.赤道的长度大约为628千米

B.地球表面积为4万平方千米 D.所有的纬线长短一致

2.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主要是因为地球 A.自西向东自转 C.自东向西自转 【答案】1.A 2.A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正确;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故B错;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故C错;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A。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现象、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的现象、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答案选A。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10.印度的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B.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 C.高原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耕地比重小

D.软件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印度自独立后40余年来,工农业生产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印度仍然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B.自西向东公转 D.自东向西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