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四课复习提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政治生活第四课复习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2a65f8a1c7aa00b52acb88

仁寿一中南校区高2011级政治一轮复习提纲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四课 我国政府接受人民的监督

一、高考考点

考纲考点 1.政府的权力的行使与监督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②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③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④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2、政府的权威⑤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⑥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考情分析 1.结合生活中的廉政建设、行政不当、决策科学或失误等多种事例,理解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措施 2.结合行政问责制、强制拆迁、安全问题、微博问政等热点材料,运用民主决策、加强行政权力监督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要加强对政府权威的表现及树立的理解和运用。就如何树立政府权威问题,要注意把政府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用权受监督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二、考点解析

考点一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1.依法行政的含义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_______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_______和_______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

2.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___________方略、提高______________的基本要求,体现了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意义:有利于保障___________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___________,保证政府及其___________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_______和_______,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__________________建设。

3.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 ___________,高效便民,诚实守信, ___________。

考点二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1.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的措施

(1)加强_______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___________行为。

(2)加强行政___________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___________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___________、决策科学、 ___________、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3.审慎行使权力 科学民主决策

(1)原因: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

1

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________决策、 _______决策。

(2)具体表现:我国政府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例如: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考点三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1)权力是把_________。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______;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______,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___________、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______;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______;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______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______和_________的政府。 3.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______。这个机制,一靠______,二靠______,二者缺一不可。

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考点四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国家______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__________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______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考点五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1.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______和_________。

2.政府权威的体现

(1)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___________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_____、高效、团结合作、 _________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

(3)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___________,有禁则止,它得到人民认可和拥护。 (4)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______作用。 3.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_____________。 考点六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1.政府权威的来源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 2.政府权威的树立

2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__________、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______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 。

(3)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______,情为民______,利为民______。

三、知识梳理

四、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国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因此,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3、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4、政府依法行政就是党在依法执政。

5、政府部门只要依法行政就能树立政府权威。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以下材料体现或违背了依法行政的什么要求?

1.某县政府在政府财政支出无力的情况下,为了修“村村通”公路,强行给农民集资每人300元,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2. 许多城市以损害城市市容为由,设置“禁讨区”,禁止乞讨者进行乞讨,公安对不服从的乞丐者进行罚款并采取暴力手段驱逐乞丐。

3. 现在我国各地方都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把政府所有的职能部门都集中在一起办公,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公民许多事情在这一中心可以一次性办理。

4.某市政府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政府采购竞标大会,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了全市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所需的一宗办公用品,既节省了财政开支,又解决了各部门办公设备紧缺的问题。

探究二:判断:下列分别属于哪些类型的监督?

1、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监督形式?

2、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等30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限制公款消费烟酒。 这30位委员建议审计部门对相关费用应加以严格审核,建议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切实落实有关规定。

3、: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人民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做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做出合理赔偿。 五、拓展延伸

1、正确区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红对勾资料) 2、依法行政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行政权的来源必须有法律依据,行政机关的权力不是固有的、自封的,而是来源于人民,

3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赋予的。

(2)行政权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履行管理职责,既不越权又不渎职,办事权限和办事程序合法。

(3)行政机关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体现权力、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3、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对人民负责和自觉接受监督的关系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①只有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②依法治国为依法行政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

(2)依法行政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要做到依法行政、体现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就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4)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所以,依法行政做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分类 标准 类别 内容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按监督爱国统战组织 人民政协及其他 主体 人民群众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通过法定渠道 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 政府自身 监察、审计等部门 按行政行政系统外部 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众、司法机关 系统 行政系统内部 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 权力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政府系统内部 按监督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通过法定渠道 的性质 法制监督 司法机关 5、各种监督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红对勾资料)。 6、政府实施阳光工程,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7、合理行政与合法行政(红对勾)

合法行政和合理行政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合法行政是指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合理行政是指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时,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合理行政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不能超越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合理行政是对正式实施行政管理的更高要求。 8、区分检察、监察、检查 检察 监察 检查 主体 各级人民检察院 客体 各级各类行政监察机关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纪委) 党员、党员干部、党组织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体公民 依据 宪法和法律 分类 司法机关的监督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党的纪律 政策、纪律等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