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比热容的概念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比热容的概念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b261c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a

21. BC

22. 5.04×105;快些

23. 质量;升温的快慢;控制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4. J/(kg?℃);1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J;2.4×103 25. 温度计;B 26. 不变;不变 27. 3000;A;2000

28. 2.1×103J/(kg?℃) 29. 较大;较多;不变 30. 阻碍;比热容 31. 比热容;铜

32. 等于;大于;可能是 33. 小于;小于 34. 相同;A;B

35. 水银;丙;相同;水

36. 焦/(千克?℃);8.4×105;铜 37. 比热容;内;吸收;8.4×104 38. 甲和丙;相同;煤油 39. 2×10-4(℃/J)?Q

40. 使液体均匀受热;加热时间;B;高度差;不漏气;甲和乙;乙和丙 【解析】

1.

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故AB错误,D正确;

根据Q=cm△t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因质量不确定,则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不一定大,故C错误. 故选D.

质量是1kg的物体,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质量、热量、温度变化无关.

此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提醒学生记住,比热容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

2. 解:

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吸收热量的多少、升高温度的多少、质量的多少没有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多少、温度变化没有关系.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比热容物理意义的理解,知道比热容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它因素都没有关系. 3. 解:

由题意知:质量相同,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乙的温度升高的快,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c=,

所以在质量相等、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 所以,甲的比热容大,乙的比热容小. 故选A.

因为给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选同样的加热时间,甲和乙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据此分析判断.

考查了比热容的熟练运用,会从图形中得到相同的时间甲、乙温度变化的高低信息,会根据公式Q吸=cm△t推导出c=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4.

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正确;

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每千克的水的温度每上升(或下降)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故C错误;

D、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故100℃的水不一定比50℃的水内能大,故D错误; 故选B.

(1)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是一个过程量;

(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比热容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要特别注意: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5.

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12页

解:

A、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得快,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乙需要加热较长时间,故B错误;

CD、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由于甲的温度升高得快,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甲乙两种液体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末温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图象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得到正确结论的前提是读懂图象提供的信息,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6. 解:

A、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温度和状态等因素有关,质量不变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20℃的冰也有内能,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收热量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①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 ②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③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还与状态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的真正含义后,可顺利解决此题.

7. 解:

A、两种液体虽然质量和初温度相同,但是不同物质,内能多少不能比较.故A错误; B、物质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故B错误;

C、D、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①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内能多少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③选同样的加热时间,a、b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内能影响因素、比热容了解与掌握,注意要学会看图象(取相同的时间比较甲乙温度变化的高低). 8.

解:图象中两个量之间表示的关系是正比关系,据此分析;

A、恒力对物体所做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距离成正比,故A正确;

B、不同物体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y)与比热(x)的关系不成正比,故B错误;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锌粒,产生氢气质量(y)与锌粒质量(x)的关系,开始成正比,然后转成水平,故C错误; D、电阻是恒定的,所以一段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A.

观察分析图象,图中两个量(x,y)之间成正比关系,看选项中哪两个量的关系与图象中的相符,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符合的选项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象分析能力,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应熟记这些关系并加深理解.

9.

解:A、装有凉奶的奶瓶放在热水中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由图乙可知,F的温度不断升高,因此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E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故A叙述正确; B、图中所示牛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故B叙述正确; C、水放出热量,温度在下降,故C叙述正确;

D、由于水和热奶的质量关系可能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图象判断水的比热容比牛奶的大,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本题抓住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二者温度相等,热传递停止. 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物体间将发生热传递,分析清楚图乙所示图象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 解: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有的也相同,故A正确;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和冰比热容不同,故B错误;

C、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由Q放=cm△t可知,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故C正确;

D、因为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由Q吸=cm△t可知,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值更小,沙石的温度变化值大,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沙石升温比水高,故D正确. 故选B.

从表中可以得出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比热容不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热量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比热容表查出物质的比热容并知其意义是本题的关键. 11.

解:由题意可知: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热量之比为1:1, 由Q吸=cm△t可得:△t=则升高的温度之比:

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