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c20feb4afe04a1b071de93

西方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单多选 第一章 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

1、古代希腊社会基本结构是城邦制度。古希腊城邦中,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体。2、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经济。

3、早期雅典城邦由三个等级组成:世袭贵族、自由民中的工商业者和农民。

4、梭伦改革为奴隶制城邦民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梭伦改革后,雅典人分成了平原派、海岸派和山地派。5、古代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在雅典,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核心特征是主权在民。

6、雅典民主制的特征:主权在民、直接民主、法治原则。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活水源头,是西方民主实践的思想摇篮。

7、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8、古罗马国家经历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帝国时代;实行过的政体:军事民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和君主制。古罗马王政时代政治制度特征是军事民主制。

9、古罗马王政时代的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的问题。10、罗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会是特里布大会。

12、公元前326年通过的彼特留法,规定禁止将负债的罗马公民变成奴隶。 13、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内容:人民大会、元老院、行政官吏。

14、罗马共和国的行政官吏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保民官。

15、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28年制定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它提出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16、中世纪的欧洲,教权和王权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王权的来源。

17、在欧洲中世纪出现过封建割据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三种封建君主制统治形式。等级君主制是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

18、法国等级代表机构称作三级会议,即贵族、僧侣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机构。

19、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特征:自由、司法独立、有一部保障城市和平和安全的城市法。 20、自治城市的典型形态是城市共和国。自治城市特点是自治性,内容包括司法自治和行政自治。自治城市市民社会是中世纪通往近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桥梁。

21、在欧洲独立主权国家形成中,具有重大意义事件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2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斯宾诺莎、密尔顿、霍布斯、洛克。人权是所有启蒙思想家普遍重视的基本问题。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自然权利中最首要的是生存权。 23、启蒙思想家都以社会契约作为国家和政治制度学说的核心。

24、1215年签署《大宪章》,确立了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原则:王权有限,法律至上。 25、议会与王权同兴共荣的时代,英国国王的最高统治权只有在议会中才能体现出来。 26、英国,为限制国王、枢密院和上院的权力,以及为使下院成为权力中心而提供法律保证,“光荣革命”后先后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案》。 27、美国的议会总统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结果,1781年,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1787年宪法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制国家。

28、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形成是通过暴烈革命的方式实现的。法国政治体制曾经充满变数的问题最终以议会共和制的结论得以解决,是在第三共和国。

29、代议民主制是以“议会主权”为特点;行政集权民主制则是以“行政集权”为特点。

30、瑞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民创制权和复决权的国家之一。

第二章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1、最早提出近代主权学说的是法国的让·布丹。他确立了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2、神法和自然法先于国家而存在,故高于国家和国家主权是主权论的哲学基础。

3、霍布斯的理想政体是君主政体。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在洛克的制度安排中,立法权被规定为最高权力。

4、卢梭的观点,人民主权具有原则:主权是至高无上的;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不能代表的。5、卢梭主张直接民主制,反对代议制。他坚持人民主权的绝对性、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6、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中,契约一经订立,自然状态立即转化为公民社会。7、“天赋人权论”所揭示的人民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反抗权。8、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在人民权利中真正有意义的是财产权和自由权。财产权是解释资本主义历史运动的最具有直接性和实质性的因素。

9、1791年宪法是法国第一部宪法,是欧洲大陆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其特点有人民主权原则和分权原则。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终于在自己的宪法中写上了“共和国”三个字,被认为是法兰西民主共和制的真正开始,1875年宪法遂成为法国现代宪法的蓝本。 10、议会主权是英国宪法制度的根本特征。

11、普选制是代议制的基础,没它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代议制。是代议制和欧洲中世纪封建的三级代表会议的根本区别。人民参与国家最主要、最通行和最现实的途径是代议民主制。 12、密尔全面论证有关代议制度的一般原则及其职能、组织、活动等问题的著作是《代议制政府》。密尔认为克服代议制政府危机的途径是扩大选举权,改革选举方式,使有教养的少数人进入政府。13、第一次以分权学说来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家进行经验总结并为以后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是洛克。自由思想是从英国输入法国的,洛克是这种思想的始祖。14、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他的三权分立学说倾向于行政权。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的关键在于人民有安全。 15、西方政治制度的分权制衡分为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模式。

16、美国国会权力包括财政权、征兵权、立法权、拨款、设立邮局;美国总统权力包括任命大使、任命内阁部长、统帅军队、特赦。

17、议会制的故乡是英国,英国政府大臣全部由立法机关成员担任。英国的权力制衡在行政与立法的关系上表现为:人员上的重叠;议会授权政府立法;下院最终控制着行政机关。组成英国议会的机构有:国王、上院、下院。18、英国行政权力最高来源是下院。英国下院的权力逐步向政府转移表现在:政府控制决策;政府控制立法;政府控制财政立法;政府控制下院。19、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在法国经历过的几个共和国中,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实行的是总统制。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都属于议会共和制。法兰西的第五共和国属于半总统半议会制。20、1958年建立的法国第五共和国继承了第三、第四共和国政治体制的一般原则,如主权在民、代议政治、三权分立、人权法治等等。

21、美国“宪法之父”是麦迪逊。最高法院、总统、上院和下院是联邦制中互相制约的权力。 22、20世纪,战后以来,西方国家行政权力不断扩大,议会的权力不断下降,三权之间失去原有的平衡。最早显示这一趋势的是罗斯福新政。

23、中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神学家之一的阿奎那把法律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

路德和加尔文把法律分为神圣法、自然法、实证法。

24、当代西方社会,法治原则背后的法理逻辑观点:纯粹法学派的观点和新自然法学派的观点。25、司法独立内容:司法权由司法机关依照独立行使,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加以干涉 第三章 选举制度

1、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产生于奴隶制国家;选举制度包括选举原则、选举组织、选举程序等。2、在古希腊的雅典,需要依据当选者的才能进行选举的职位是十将军。斯巴达实行的是奴隶主贵族寡头政体,其政治构架主要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3、等级会议也称三级会议,在法国,等级会议在强化王权、打破封建割据、促进市场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英国,等级会议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促进了贵族与资产阶级的联合。4、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英国国会议员实行“自由选举”。1832年,英国议会制定“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法”,实行选举改革。在英国选举改革法公布后不久,便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爆发了争取普选权为目标的运动是宪章运动。

5、标志着普选制在英国成熟的是人民代表制法。英国男女公民选举年龄降为18岁是在1970年。6、在法国,区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的标准在于是否缴纳土地税和人头税。1974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又将对公民选举权的年龄限制由原来的21岁降低到18岁。1794年热月政变后,法国实施的选举制度是间接选举。

7、美国实现白人成年男子的普选权是在1860年。在美国,曾为放宽对白人选举的限制而制定了祖父条款。在历史上,美国的人头税向所有成年男子征收。美国南方各州虽未公开通过法律剥夺黑人的选举权,但都通过文化测验、人头税、祖父条款和白人预选制等措施予以限制。

8、1920年,美国妇女取得了选举权。黑人在法律上获得选举权是在1970年。 9、在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中,强调选举权范围的广泛性的是普遍原则。

10、西方选举制度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秘密投票原则、自由选举原则、选举公开原则。11、平等原则要求一人一票、每票等值,要求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且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12、选举争讼主要有选举人名册争讼、选举效力争讼、当选效力争讼。13、1872年,英国废止公开投票,开始实行秘密投票制。秘密投票又称无记名投票。14、公开投票即选举人投票时必须公开表示其意向,从而使自己的选择为大家所共知,其投票方式有:欢呼投票、唱名投票、举手投票、双记名投票。

15、自由选举的前提和基本保障是秘密选举。为大众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途径是坚持公开选举。16、选举公开的内容:候选人情况公开;选举过程的公开;候选人公开表达自己

的见解与主张;公布竞选经费的来源与使用情况。17、自由选举的因素主要有秘密选举、差额选举和选民提出候选人的自由。18、公开选举与政治透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公开选举中,有许多方面和环节要向全民公开,主要包括选举规则、候选人、选举经过、选举结果。 19、金权政治是西方选举制度中原则与实践矛盾的根源。现代西方国家的金权政治赋予金钱以重要地位,金钱政治最为典型的国家是美国。

20、选民资格是公民参加选举所应满足的法定条件,选举资格分为肯定资格,否定资格。 21、选民资格,西方宪法或选举法都以几种积极条件为衡量标准,它们是国籍条件、年龄条件和居住条件。

22、对选民资格有一些限制性规定仍普遍存在于西方各国的宪法和选举法中,主要归纳起来有:财产限制、文化程度限制、居住条件限制、职业限制和年龄限制。

第三章 选举制度 23、总统候选人往往受年龄资格的限制,在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年龄资格为35岁,德国、法国为40岁,意大利为50岁。美国参议员的最低年龄为30岁。

24、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从事某种职业者不得竞选议员或其他公职,这属于职业限制。 25、仲裁选举争讼专门机构:司法机构、议会、宪法委员会、专门的选举法院。 26、选举单位划分方式的设想主要有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以职业代表制划分选举单位的国家是爱尔兰。地域代表制中的选区类型的划分方式主要有按现存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按人口数目进行划分两种。

27、美国最早形成了间接选举的总统选举人制度,总统和副总统通过选举人选举产生。 28、英国、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等国的下院选举、美国国会两院及总统选举、日本众议院部分议员的选举都实行简单多数的计票制度。

29、选举过程的程序,绝对多数代表制又可分为一轮多数联盟制、二轮多数选举制、多轮多数选举制。30、在采用绝对多数代表制的国家,为加快投票进程,通常采用的限制方法有淘汰、集中和选择。

31、在选举投票及选票计算制度上首先采用比例代表制的是丹麦,比例代表制的计算方法分为:海尔限额法、最大残数法、最大均数法 32、将比例代表制与多数代表制并重的国家是德国。 33、在选区划分上,战后日本采用了中选举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