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时期乌兰夫民族团结思想及实践价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略论新时期乌兰夫民族团结思想及实践价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a05495d844769eae109ed2d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论新时期乌兰夫民族团结思想及实践价值

作者:周莹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

摘 要:民族关系问题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党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民族团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团结问题。其中,乌兰夫民族团结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乌兰夫与三千孤儿的历史实践出发,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总结了这种思想对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乌兰夫;民族团结教育;三千孤儿;启示

中图分类号:D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44-03

民族团结的定义在汉语字典中这样解释: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友好互助的关系。民族团结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基是否稳固。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注重民族间的平等和团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提出“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恩格斯也曾说过:“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甚至平等者中间居首位者也只有在直接行动的条件下才是需要的。”[1]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平等和团结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毛泽东曾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地方干部的不懈努力都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保障。乌兰夫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重要领导人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并不断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在诸多贯彻民族团结的实践实例中,1960-1963年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和浙江等地的几十座孤儿院中的孤儿,由于缺乏食物和营养,许多孤儿都患上了疾病,还有很多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解救这些受难的儿童,党和国家领导人乌兰夫将这3000个孤儿陆续、分批地接收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地区,并被内蒙古各地方的牧民养大成人。《乌兰夫与三千孤儿》这本书就是以乌兰夫妥善安置3000南方孤儿的感人事迹为题材编写的。 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和政策是理论基础,妥善安置三千孤儿的事情则是一次具体实践。要更好地解决新时期产生的新问题,必须做到民族不分大小,先进或者后进,一律绝对平等。如列宁提出的“我们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3],这样民族团结才有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各族人民更要团结一心共同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如毛泽东曾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4]。周恩来也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