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以生为本 彰显个性 奠基人生定稿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自评报告-以生为本 彰显个性 奠基人生定稿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9af9c5f4b73f242326c5f4f

1、抓体育常规,为特色活动做好铺垫。

(1)认真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开齐开足体育课,并做到了专职化。按教学计划和教案上课,严把体育课安全关,教师带学生进操场,清点人数,问询特殊情况,做好课前准备。

(2)落实在校学生阳光锻炼一小时。由于我校活动场地有限,我校分时间、年级安排晨炼和课外活动。每天活动没有达到一小时的班级另行安排时间。体育教师负责活动项目和指导,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协助管理纪律。

(3)每年进行体育健康检测,召开春、秋季学生运动会,不定期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如广播操、三跳、益智类体育活动。每天大课间做广播操,第三节和第五节课后做眼保操。

2.疾控预防,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认真贯彻《学校卫生条例》,开设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有专业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和校医,一二年级每周一节健康教育课。每天清晨打扫校园卫生,设立卫生流动红旗,定期为教室、办公室消毒。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突发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做到每天晨检、午检和流行性疾病向体卫站报告。协助卫生部门为学生进行常规体检和免疫工作,如手足口病、H1N1、麻疹疫苗的接种。

三、优生、名师、名校,彰显素质教育成果。

(一)和谐发展,彰显个性。

1.行为规范,阳光向上。我校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笑容阳光灿烂;举止落落大方,语言文明规范。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献出爱心,尽绵薄之力;他们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向上,见贤思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思想合格率100%,优良率98%,违法犯罪率为零。

2.文化科学素养,名列前茅。我校学生能完成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上、生活中显出动手能力强,个性思维和独立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精神。

17

3.身心素质,健康靓丽。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体育达标合格率在90%以上,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五六年级学生近视控制在10%以内,学生有较强的抵抗和受挫能力。能尽快适应坏境和社会。在流行病爆发的时期我校无停课或严重病例。

4.个性发展,成绩突出。我校学生兴趣广泛,品味高雅,美感、乐感俱佳。07年——09年我校学生个人参加区级或以上竞赛获奖分别是89人、161人、248人。获奖人数高于同类学校水平,远远超出教育局规定的获奖率15%以上,达到30%,还涌现了见义勇为好少年王际洲同学。学生获“雏鹰欢歌”合唱比赛小学组一等奖;舞蹈《校园橄榄绿》、《快乐独轮车》获区百花奖;获区中小学集体舞比赛一等奖;参加《知识工程少儿读书活动》获优秀组织奖,楚天杯《知识抢答竞赛》一等奖;获中小学科技节建筑模型比赛小学团体第一名;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同时获得道德风尚奖;团体操比赛一等奖,区英语歌咏比赛二等奖。今年五月,我校的独轮车节目代表团区委参加武汉市第六届少先队特色活动比赛获金奖,并获本次比赛唯一的最佳创意奖。 (二)德厚业精,争做名师。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校教师质朴而又时尚,清馨而又富有内涵,健康而又敬业,团结而又进取,传承而又创新。她们关爱学生,热爱学校,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苜蓿人生。三年来,吴娟、吴金秀等81人次获得市、区先进教师、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没有一名教师受到过处分。

2.积跬成步,青出于蓝。我校教师继承发扬老一小人的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及时反思,领导、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教风纯正。丁红群、刘利霞、吴晓利等教师已经形成“和美”的教学风格,步入名师行列。07——09年度,我校教师获得国家级论文奖11次,市级优秀论文59篇,区级优秀论文、案例89篇;获市、区优质课24节次,获作文、科技、劳技辅导奖105人次。丁红群获市品生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秦卫兰获健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三年级

18

数学组、六年级语文组获区优秀备课组称号,郑凤梅获武汉市十佳备课组长。

(三)卧薪尝胆,再创名校。

一所老校,一所曾经无限风光的名校,怎样让耀眼的光芒永放光辉。一小人一直思考着。近三年学校势态良好。六年级全区调考从07年第九到09年全区第一,教学质量又回到历史的高点。2006年被评为市中小学装备“两率”先进单位,市教书育人示范岗;2007年被评为市“教育创新,工作创优”示范岗,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岗,区中小学民主评议合格单位,区小学毕业年级(中心小学)调考成绩先进单位,区小学毕业年级调考保优率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市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学校六年级调考全区第一,被区教育局授予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市艺术节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市先进工会集体;2010年学校获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区教育科研基地校,市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5月至今,先后有《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江夏区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腾讯网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的特色教育进行了报道。学校已经度过困难时期,借市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之机,我校必将再创辉煌。

四、游于艺、诵经典,创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一)交融型科艺教育特色。

基于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校内外教育各自为政的状况,我校确定“交融型科艺教育”为学校办学特色。我们充分挖掘科技、艺术自身的独特功能和校内外教育资源优势,以科艺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新时期人文科学艺术的新途径,逐步构建一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科艺活动为主体,以校外教育为依托的科艺教育运行模式,使科艺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科艺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机结合、高效运转的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学校工作与提高学生素质整体优化,促进学校走内涵之路,促进我校步

19

入可持续发展、良性运行的轨道。

1.交融型科艺教育特色的形成和理念。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三十年来,我校的科技和艺术特色声名远播,节目曾三次走进央视,市、区活动一小不可或缺,参演必是精品,连广播体操都做到极致,全过程学生只听音乐,不整队、没有口令一气呵成。武昌鱼模型标本、幻灯片制作全国获奖,一小几乎成了江夏(武昌县)小学的代名词。现如今学校对科技和艺术特色予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交融型科艺教育特色”。将科技、艺术有机交融协调发展,让学生“陶于情,游于艺”。

2.交融型科艺特色的主要任务。一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交融;二是科艺教育与各学科交融。

3、交融型科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体现科艺交融的理念。让学生参加市、区学科竞赛活动,如科学探究大赛、劳技比赛、艺术小人才比赛;参加各类展示活动,如百花奖、英语合唱比赛、电视台的一些活动;举办传统活动,如庆“六一”汇演、元旦文艺汇演、亲子活动、古诗词诵读比赛;到社区表演、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三年来,我校参加的各类大型团体表演活动13次,独轮车表演走进湖北电视台,各大传媒竞相报道我校的科艺活动。

(2)以构建科艺辅导队伍为保障,体现科艺教育的高效。校长牵头,政教、教务分管,乐艺、书艺、御艺、科技均由学带或优青领衔,组建27人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全部都是小学高级教师。 (3)以兴趣小组建设为阵地,体现学生的个性需求。我校共设四个门类,16支兴趣小组,参加的学生人数达七百余名,尽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乐艺”有舞蹈、合唱、葫芦丝、英语表演、团体操表演、经典诵读六个兴趣小组;“书艺”有绘画、书法和剪纸小组;“御艺”有独轮车、空竹、毽球、田径、乒乓球训练队;“科技”有实验操作和科技制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