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才子 - 汤显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华十大才子 - 汤显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8929160f5335a8102d220c6

第六期 旷世大才子汤显祖

天才们奇特的灵光闪现,思想者深邃的心境物语,发现者执着的迷离幻梦,先行者坚韧的身形步履。让我们去接近、去接触这一个个性格迥异又极具魅力的中外人物,进入他们的生命旅程??欢迎收听我们的讲述栏目。我是主播杨涵,我是主播李年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众所皆知、中外共识的。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上出现了赫赫有名的十大才子,他们影响了当时文化,甚至对至今的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着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麦田守望者之声特意打造此系列栏目,使同学们在闲暇时光能领略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本系列栏目分十挡。分别介绍了韩愈、白居易、秦观等中国著名文化名士。本期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明代著名诗人——汤显祖。

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清晨,在我国南方的江西临川县东门外文昌里,一栋古老的宅院大门打开了,一串喜炮震响了汝水两岸,这家二媳妇生了一个小孩子。贺客盈门,欢声笑语,人们沉浸在添丁之喜的氛围中,谁也未曾想到这名男婴在数十年后,后会成为一代大戏曲家、晚明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就是汤显祖。

一、汤氏宁馨儿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根据《殷本纪》记载:帝的次妃简狄,吞玄鸟之卵生下殷,是为汤氏的祖先。先祖殷悦以文章高世,在南唐做官,入宋后避国讳改殷为汤。临川汤氏尊汤显祖前五代的汤伯清为一世祖。汤显祖的高祖汤俊明,字子高。明成化二年,临川遇大灾他捐谷赈济,受到朝廷嘉奖,令其在家乡东门外文昌桥东,树旌(jing一声)旗表牌坊一座,上书“尚义”二字。曾祖汤廷用,“生有隽才,为名诸生”没有参加科举求功名。祖父汤昭,字日新,号酉塘。“读书过目不忘,作文顷刻立就,髫龄补弟子员,重望士林,被推为词坛上将。他原可以大展宏图,但他四十岁后就离开故居,到酉塘过着隐居生活。祖母魏氏,与道教人物南岳夫人同姓,相传生时,里人梦见南岳夫人降世,又孟德耀、恒少君的德行,死时“颜色如生,轻棺就组”人们以为尸解。父亲汤尚贤,“为文高古,举行端方,学者称畏友”,且尊贤重士,建了汤家私塾。母亲吴氏,诗书棋艺,无一不通。庶母李氏,知书达理。伯父汤尚质,诗书传家。由此可见,汤显祖的家庭并非显贵,但祖上四代有名,又是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书香世家。祖辈高隐自赏的情操,是汤显祖品操自贞的渊源;乐善好施的祖风,是滋润汤显祖同情人民思想感情的雨露。

汤显祖“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清目秀”五岁时,父亲便让他在家塾中读书。入学后,他记忆力超强,读书过目不忘,显示了聪颖的才气。当时他便能属对,试之则对答如流,连续数对,他依然如此。

汤显祖自小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家君恒督我以儒简,大父则要(yao一声)我以仙游。”父亲以儒家思想严格要求他,希望他走上仕途,出人头地,这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所走的路,汤显祖自然不例外。他也将读书应试,登第出仕视为正途。

他十二岁那年除夕,合家团圆,父亲便要他当众赋诗助兴,他欣然从命,当即吟了一首诗。此诗音韵协调,用典生动,大家拍手称快。他的诗名传遍了整个江西,人们都知道临川有个小神童。可惜此诗为流传下来,但他同年作的《乱后》一诗,收入《哄劝逸草》而流传至今,可见他少年时期的才华。汤显祖从十三岁开始,从父命向徐良傅学习古文。同年,汤显祖还拜理学大师罗汝芳为师,罗汝

芳为当时泰州学派代表。而泰州学派与正统理学对立,传授范围广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当时的统治阶级和正统理学把其看做威胁,妄加陷害。罗汝芳的老师颜均被问死罪,罗汝芳与门生救颜均出狱。罗汝芳的进步思想和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急人之难的行为深深影响了汤显祖,是对他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

次年,汤显祖参加岁考,主考官何镗赞叹其文“文章名世者,必子也。”破格补为县储生。汤显祖是储生中的佼佼者,受人器重,他亦不负众望,八年的生员生活,在学业上提高之快,令人刮目相看。汤显祖从十三岁到二十岁这段时间,不仅投到徐良傅、罗汝芳这样的良师,也交到饶仓、帅机、姜鸿绪等志同道合的好友。

明隆庆三年,汤显祖二十岁,父亲为他完了婚,妻吴氏。第二年秋,他赴南昌参加乡试。他的时文《次九日向用五福》博得考官一致赞扬,以第八名乡试中举,时年二十一岁,人们都说:“此儿汗血可致千里。”

汤显祖虽为名举人,但他的博学闻名遐迩,除古文诗词外,还精通乐府歌辞,五、七言诗;诸家百史之外,通天官、地理、医药、河籍、墨、兵等。弱冠中举,是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触忤权贵

明隆庆五年和万历二年,汤显祖先后两次赴京赶考,均名落孙山。他伤心之余更加发奋读书,后来日子久了,便发现当时很少以真才取士,权贵们徇私舞弊。后来才发现其中奥妙。 这就要说到张居正。作为明代“中兴重臣”的张居正,在万历五年京试中,想录取自己的次子嗣修,便许诺汤显祖为状元,沈学为探花,条件是他们必须帮他的次子嗣修成为榜眼。汤显祖一直自诩清高,桀骜不驯,他对此条件不屑一顾,而沈学独自投入张居正门下。汤显祖这种蔑视权贵的态度激怒了张居正,京试揭榜,沈学一甲第一名及第,张居正次子嗣修一甲第二名及第,汤显祖落第。 汤显祖落第后,心情郁闷,他明白自己得罪权贵,就到南京国子监游学看望老乡张位,原翰林院侍讲,因得罪张居正被调到南京国子监当司业(副校长)。汤显祖拜为师,这两师生遭受权贵排斥,自然互为知己。。 汤显祖回临川后,苦闷至极,写了自宽胸怀的《广意赋》。这是篇骚体赋,但虽然名为“广意”,而“意”终究未遂,自比贾谊,抒发他内心怀才不遇的感慨。又写了《感士不遇赋》。后来他读了苏轼的《仇池笔记》中的《广利王召》,记述作者在醉梦中被召到海底水晶宫朝见海神广利王,献上诗稿,得到百官称赞,唯独有一位鳖相公挑刺说:“苏轼不避忌讳,祝融字犯王讳。”从而激怒广利王,推出水晶宫感叹道;“到处被相公厮坏”。这使汤显祖联想到科场与朝政被张居正“厮坏”的情景,他要牢记这“海神”故事。因为《庄子·秋水》曾称海神为“海若”,他就在二十八岁这年,取号“海若”。

万历八年,汤显祖第四次赴京赶考。张居正第三子前去结交,当面向汤显祖许诺只要汤显祖为张居正长子敬修张扬学名,便可高中状元。汤显祖依然不买账,严词拒绝,于是再次与科第无缘。

汤显祖回故乡后,与友人谢九紫、吴拾之。曾粤祥创作戏曲《紫萧记》,剧本一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但剧中人物杜黄裳出家一事,是影射张居正的。

万历十年,位极大臣的张居正病故,次年因劣行败露而被迫夺官阶。汤显祖落拓的命运有了转机,赴试,终于以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继

任首辅张四维,次辅申时行都想拉拢汤显祖壮大自己势力,汤显祖当年拒绝张居正,现在又怎么会依附他们呢?于是,在录取的二十八名庶吉士中,他被排斥在外,留在礼部观政(实习)。次年八月,以正七品授以南京太常寺博士。

三、留都岁月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为留都,在留都任职官员大都是遭排挤打击而来的。

太常寺属礼部,博士专司祭祀礼乐及书籍典守,太常寺事情不多,官员终日吃喝玩乐。汤显祖在南京过得闲散寂寞,但他做学问却刻苦认真,经常关起门来读书,每到丙夜,读书声朗朗不绝。闲暇时便骑着毛驴,寻幽探胜,雨花台、木末亭、燕子矶、莫愁湖、秦淮河等地都留下他的踪迹,写了很多观游诗作,赞美留都山水之壮美,抒发怡然自得的心情。这些诗作“都人士相传诵,至令纸贵。” 第二年,在北京任文选郎的司汝霖来信,想要推举他去京师任吏部主事,这是一个肥差,当时许多人求之不得。汤显祖却拒绝了。因为司汝霖要他自己去打通关节。

万历十四年,已被罢官的罗汝芳,被友人邀来南京,讲“性命”之学,汤显祖又一次面聆教诲。这次重逢对他的思想演变是个关键。次年,罗汝芳去世,他悲痛欲绝,写下悼念诗作。 万历十五年,明代制度规定每六年一次的对京官考察,汤显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察,因他议论时政招来攻击,升官无望。回南京后,他把《紫萧记》重改为《紫钗记》,开始在创作中实践他逐步形成的以“情”为核心的文学主张。它与《紫萧记》相比,有着脱胎换骨的区别,更接近《霍小玉传》,以明代现实生活为基础,显得面目一新。

万历十六年,汤显祖改任南京詹事府主簿。次年,有以正六品升为南京礼部祭司主簿。时至江南大饥荒,目睹百姓疾苦,他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诗篇,记录了人民的悲惨现状,对灾民给予了深刻的同情。 万历十八年冬,汤显祖见了当时名镇东南的佛学大师达观禅师。他不是消极避世的僧人,虽为出家人,但是很关心国事,对朝政弊端屡屡表示愤懑。刚一见面,他便念出汤显祖二十年前在南昌云峰寺所作的《莲池坠簪题壁两首》:搔首向东临,遗簪跃复沉。虽是头上物,终是云水心这让汤显祖大吃一惊。原来汤显祖于庆隆四年中举人后,去拜谢座师张岳,途中经过西山云峰寺时,题壁作诗一首。这诗恰好被达观禅师所见,他为作者的“出世”思想所感动,便记下了。这次有缘相见,就极力劝说汤显祖辞官出家。

其时汤显祖正值病后,身体虚弱,空虚寂寞,读了不少佛经。而达观禅师的建议更是让他决心投身到达观门下,作个佛门弟子。达观禅师住在离城十多里的栖霞寺,汤显祖便怀着虔诚一步一步走去拜师。达观禅师十分感动,便欣然收下这个弟子,并在雨花台高座寺为他“受记”,取佛名“寸虚”,断言他十年后定会“出世”。同年,和达观并称为“二大教主”的李贽,其《焚书》在麻城刻印。李贽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他公开以“异端”自居,为官时便敢与上司斗争。他的《焚书》对封建传统教条和假道学进行了大胆的揭露。汤显祖四处求《焚书》。李贽的思想对汤显祖产生极大影响。

汤显祖来南京后发现南京文坛风气沉闷,原来南京市拟古派的据点,继前七子之后的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任应天府尹,一时士大夫及文人墨客奔走门下。他们的创作模拟古人诗人,无创新之处,古板死沉。由于文学主张不同,汤显祖经常不赴王世贞的邀请,并当众指出过王世贞等人的诗文皆是仿古的赝

品。

四、 上疏遭贬

万历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西北夜空出现彗星,闰三月,又一次出现在东北方。彗星,俗称“扫帚星”。这一自然现象,历来被视为不详征兆。正派的臣子,常借此进献忠言,弹劾邪恶。而弄权的奸佞,借此诬陷忠良。当时,朝野议论纷纷。万历帝发布上谕:近来贿赂成风,弹劾参奏失之公正,彗星警示,正说明奸佞作祟。言官的职责就是进谏,面对种种弊政,竟无“一喙之忠”呢?有人“归过于上”,你们也沉默不言。本该拿问重治,姑且作轻各罚禄一年。 汤显祖读到这则上谕,心里愤愤不平。他认为万历帝责备言官真是岂有此理,言官之所以不能进谏忠言,乃是首辅申时行一手造成的。多年来,首辅凭借手中权力,一手遮天,滥使淫威,对进谏的言官横加迫害。

入夜,汤显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申时行等一伙所作所为,一桩桩,一件件,像潮水一样萦绕在脑际:

万历十二年,御史丁此吕,率先揭发申时行等人科场欺蔽一事,被谪为潞安判官;御史李植、江东之复弹劾为虎作伥的吏部尚书杨巍,被申时行诬为“党”,万历帝偏信谗言,反而斥责李植、江东之;

万历十七年,礼部主客司郎中高桂,揭发另一辅臣王锡爵之子王衡是“后门”举人,被降二级调边塞;南京刑部云南司主事饶伸就此事再上疏,被送交镇抚司问罪,后革职为民。

万历十八年,山西道御史万国钦上奏,抨击申时行屈辱求和,“受辽将王国勋等数千万金”,被降一级,调剑州判官。 事实证明,在张居正被榜罪于天下的同时,申时行完全秉承张居正的“权欲”衣钵,继任与前任首辅,在手法上有柔刚之别,而实质上是一丘之貉。作为一国之主的万历帝,嗜酒,恋色,贪财,尚气,不理朝政,自万历十七年开始,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从不与廷臣见面,朝政都被申时行等人把持。他们欺上瞒下,扶植亲信,大搞顺者昌,逆者亡的行径,谄媚者,则加官晋爵,青云直上,吏科给事中杨文举、兵科给事中胡汝宁之流就是这样。

杨文举出申时行门下,曾奉命去江南督理荒政,所到之处,无钱不贪,无物不取。到了杭州,从早到晚,在西湖饮酒作乐,把灾情丢在脑后。他还广卖荐举,半夜为人刑事舞弊,又索银几千两。臭名昭著,路人尽知,首辅申时行难道不知道吗?胡汝宁在当年饶伸弹劾王锡爵利用科场打通关节,录取其子王衡时,不惜为虎作伥,参劾饶伸,爬上了礼科给事中。他的本事是天旱求雨时,上疏请禁捕虾蟆,以感召上苍。

汤显祖想到这些,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他铺上纸,研好墨,奋笔疾书,撰就一道历史上有名的《论辅臣科臣疏》,立即禀奏朝廷。 奏疏首先以一种分析的态度,说明少数“势利小人”,“权力蒙之,其心始黑”。指出言官所以沉默,乃是由于皇上权柄“为辅臣申时行所移”,谁不合申时行之意,就将会得罪遭谴。丁此吕、万国钦等人都表现了“一喙之忠”。然后回顾当年正月边塞战争,申时行贪天之功,得以特加太傅,荫一子为尚宝司丞。奏疏还抨击杨文举、胡汝宁之流的种种劣行。最后直接把矛头指向当权者,总结说:“陛下经营天下二十年于兹矣。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欲,以群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