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八次月考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04-2005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八次月考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ef581ecc7931b765ce15a0

中国特级教师高考复习方法指导〈综合复习版〉

要举措将:

A、刺激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B、强化利率对企业的效益激励功能 C、减轻企业资金成本的压力 D、加速市场上货币的流通

台湾问题是关系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据此回答29—31题。

29.大陆是台商投资最多的地方,截止2004年底,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达到64000个之多,协议金额近800亿美元,占台湾对外投资的67%。这一事实表明

A.祖国大陆积极履行世贸组织的义务 B.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具有互补性 C.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针对台湾 D.台湾是祖国大陆的主要投资场所 30.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表达了大陆 的善意与诚意,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 出去的坚强决心。可见,制订《反分裂国家法》

① 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的国家意识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②有利于维护台湾 海峡的和平稳定和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③ 表明大陆随时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④ 是反对外国支持“台独”分裂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图谋的利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阻隔了中国人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浅浅的海峡”,在2005年1月29日被两岸直航的包机给轻盈的直接飞越。正是两岸的亲情、共同的利益,让两岸的关系一步接着一步向前发展。“飞起来了,就不要再停下来??”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这一愿望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总是处在绝对运动之中,静止是不存在的 B.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进程中,中部各省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制定发展战略。回答32~33题。 32. 之所以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因为

(1)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2)是由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3)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4)是搞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 A. (1)(2)(3) B. (2)(3)(4) C. (1)(2)(4) D. (1)(3)(4)

33.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进程中,中部各省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制定发展战略。这告诉我们制定发展战略( ) A. 要抓住主要矛盾 B. 要聚精会神搞建设 C. 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D.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4.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素以“价廉物美”著称。但现在,低价鞋给贸易保护主义者以口实,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鞋类出口的重大障碍,鞋类商品海外遭抵制的事件年年都有发生。对此我国企业应考虑:

A、提高商品价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B、降低成本,加强管理 C、树立国际品牌,增加商品附加值 D、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35.对于《红楼梦》,鲁迅早就说过,单是立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济家看见“易”;道学家看

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西方也有这样一句名言:“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以上蕴涵的哲理是( )

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②意识能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 ③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中国教育开发网

中国特级教师高考复习方法指导〈综合复习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本卷共4小题,共计160分。 36. (36分)读图,回答:

(1)图中A处附近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简述形成这一地形的内外力作用。(7分)

(2)七月份,一条数值为24°的等温线正好经过图中虚线所在的区域。依据所学知识,将这条等温线画在下面的方框内,走向要准确。(3分)

中国教育开发网

中国特级教师高考复习方法指导〈综合复习版〉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B、C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分)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6分)

(4)近年来,D处附近的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6分)

(5)分析图中EF段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6分)

(6)写出图示地区内的一条地理界线名称,并说明其具体含义。(5分)

37.(32分)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中晚期。此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与西方不同,中国此时正处于清朝封建统治晚期。请分别概括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西方经济状况。(5分)

(2)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简要说明在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尝试及影响。(9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探索方面,从政治现代化的层面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各自的独特贡献是什么?(8分)

(4)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关于工业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业化建设中出现了什么失误?有何影响?(6分) (5)概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4分)

38.(32分)材料一:2004年的安徽省阜阳市场劣质奶粉事件引发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新一轮打假风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条例,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中的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责任。

材料二:2004年中国引发问责风暴,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事故中,一批负有

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或引咎辞职、或被责令辞职。痛定思痛,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正在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预防应急处理机制。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 国家重视打假的经济意义何在?(11分)

(2) 简要分析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11分) (3) 运用政治常识谈谈你对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的认识。(10分)

39.(60分)2005年3月,“二会”代表齐聚首都,共商国是,“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大会核心

中国教育开发网

中国特级教师高考复习方法指导〈综合复习版〉

议题之一。

材料一:1970年美国和英、西德、法国、日本在工业生产总值、出口贸易和黄金外汇储备方面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 1970年 工业总产值 出口贸易 黄金外汇储备 美 国 37.8 15.2 15.5 英 国 6.5 6.8 4.7 西 德 10.1 12.2 14.6 法 国 6.5 6.4 5.3 日 本 9.45 6.9 5.2 ——《世界史》

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共同市场(欧共体)对美国出口的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了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等编《世界现代史》 (1)上述材料反映西欧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有何重大变化?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何表现?(8分) (2)上述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 材料三:2004年中美消费情况比较表 种 类 石 油 煤 炭 钢 铁 汽 车 单 位 百万桶/日 相当于百万桶/日 百 万 吨 每百万人拥有量 中 国 7 800 258 24 美 国 20 574 104 226 材料四:为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国内专家提出修建缅甸实兑至云南昆明的输油管道。(如右图)

(3)简要分析从实兑至昆明的输油管道比经马六甲海峡输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另一条在建的跨国输油管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中国教育开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