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eb42f66529647d26285258

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思并重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苏格拉底则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通过“精神助产术”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获得新知识,又学到如何获得知识的本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个人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主张发展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2.近现代主体性教育思想:对占有主体性(也称征服主体性)发展的重视 3.当代主体性教育思想:走向交互或共生的主体性教育

当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侧重的是认知、道德、审美等融为一体的主体性,要发展的是人的“共生”或“交互”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从存在的形态看,是人的本体力量的展现,是个人的、独立的、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性、交互性、共生性,而这一切是以人本体为起点和归宿的,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催人向上,促人自强不息。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把一个人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种“完人式”的教育,强调使科学教育走向人道主义,要促进人的发展的整合,而不是分裂;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要培养人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总之,人类已开始探索和寻求在当代和未来社会的更有利于人类群体和个人生活幸福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这种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统一、自由性和责任性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教育的时代背景(详见40—41页) 1.时代的进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 2.应试教育的极端化要求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1)应试教育使教学活动专注于书本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而且往往使学习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失去活泼、亮丽的色彩;(2)“应试倾向”重视所谓“智育”,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得不到健康成长;(3)由于追求合乎考试的标准答案,“应试倾向”对学生强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及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发展。

第二节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人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详见41—43页) 1.人的主体性2.学生的主体性:

(1)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主性的表现和培养:

①学生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地学习教材,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

②学生有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主动学习并接受教育。

③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这种自主性,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自觉地意识到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积极配合教育者的施教活动。并且,学生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使新旧经验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素质结构的建构与改造。另外,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

(4)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

魂。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强调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自我认可等。学生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态度和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二)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主体性教育,概括地说,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2.主体性教育的特征(详见44页)(1)凸显学生主体性。(2)民主性(3)活动性(4)开放性 二、主体性教育的主要观点(详见45-47页)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育活动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案的既定设计,一竿子插到底。

3.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4.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朋友、顾问。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但目前需要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等。并且,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学校应该尽可能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风气。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既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又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

三、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详见47-50页)

1.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2.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4.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5.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学习

第三节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教学体系中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详见50-52页)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2.教学以学生主体反映学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 3.学生主体间的交往活动缺乏4.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详见52-62页) 1.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2.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3.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1)必要性: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日常的现实生活具有教育价值。师生日常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都会不时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产生作用。学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是白板一块,他们都带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带着自己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看法和态度,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和意

志特征,它们会成为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动机和起点,它们也会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感情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联系起来的方法:

①通过教学内容的来源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即通过生活事例和实际情况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把所学内容与生活经验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②通过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教学内容在日常社会生活的用途,或教学内容用在日常生活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于解决什么问题,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密切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

③通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氛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题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玩具、废弃的生活用品等制作学具、教具。又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还可以拓宽渠道,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结合起来,体验生活的丰富性、多面性,同时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又如,在具体的教法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语言描绘、图画表现、实物演示、生活展现等方法为学生创设或模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得到陶冶,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的生命活动不断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全面的建构。 4.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1)积极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高体现。 (2)要求教师的教学做到:

①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疑,环环紧扣,进一步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生主动提问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运用发散性思维,对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学中的这种“间隙”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③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在课堂上教师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感想更重要。教学中教师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是要区分主次、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要讲清关键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对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些知识和技能。要突出重点,把较多的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对话、讨论、活动。教师要提供学生畅所欲言、各述己见的机会,如组织小组讨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创设争论情境,鼓励学生在争辩中磨练思维、磨练语言。 5.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主体性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主体性教育中教师应扮演好的角色:(详见63—64页) (1)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2)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3)教练员角色。(4)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 第三章生命教育

第一节生命教育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不仅给整个人类的生存带来了相当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命质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物的依赖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物化,对一些人来说,物质生活的改善换来的是心灵的相对空虚、对人生意义的惘然、对人生价值的迷惘。与此同时,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种类不断毁灭,整个社会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失衡现象,高度理性化的社会对人的个性及天性的压制,也使生命的本真内涵被抛弃或遗忘。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在茫然地追求外在的价值,对

于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越来越迷惘,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从而陷入了一种深刻的精神与意义危机之中,陷入了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等的多重疏离与困境之中。所有这些都折射出生命意义的缺失,已成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空前的困境与痛苦折磨。而对生命的困惑和对生命的错误理解,往往导致心理深层的危机。

“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文明进步,应遵循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教育’在现时代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开展生命教育,让中小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珍惜自己的他人的生命,彰显生命的价值,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生命个体成长阶段的现实背景(详见69页)

(1)青少年对个体生命很难有清醒意识的原因(2)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开展生命教育 (三)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详见69—70页)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

2.教育关注生命的意义:教育只有关注生命,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使教育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诗意的境界,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多一些对生命的应然追求,少一些对生命的漠视。关注学生的生命,就是要让学生的生命动起来,让学生的成长更自由、更快乐,让学生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时空中幸福地成长。 第二节生命教育:现状透视

(一)教育视野里的生命个体:应是一个完整存在,应是知、情、意等因素的合成与发展。在此意义上,学生的生命世界应是一个丰富多采并且彰显其年龄特征的时空,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期间应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即他的生命应是一个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天然合成,他的生命应是数量与质量双重提升,他的生命应是不断流动的,他的生命应彰显其生命的本真。在那里,学生应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应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其生命的丰富内涵。 (二)现行教育对生命教育轻忽和阙如的表现(详见70—72页)

1.生命世界的肢解2.生命情感的漠视3.生命体验的消解4.生命意识的失落 第三节生命教育:归因分析

造成目前生命教育被轻忽和和阙如的原因:(详见72—74页)

1.社会的客观压力2.家长的主观期望3.教师的功利性情结4.教育的异化 第四节生命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详见75—78页)

1.在生命价值取向上,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应是教育的核心。

2.在教育方法上,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的成长规律,重主体参与,融学校、社会、家庭、个人于一体,给个体一种适时表达自我的机会并加以恰当导引,让他在承担、体验角色样式的过程中,感悟生命及对生命力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以生成积极的生命意识,从而把握生命的价值,拓展生命的精神空间,焕发出生命活力。

3.在教育内容上,应以生命的内涵及理念为切入点,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唯一性、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生命的具体性、生命的基础性。

4.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是学生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教育需要用心灵去工作,真正的教师应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从职业中得到快乐与发展。

5.生命教育具有层次性。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它表现为三个层次:(详见78页)

(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死亡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构建

(一)观念的深层嬗变(详见79—81页)(二)思维范式的转换(详见8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