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配套试题 中图版必修3(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配套试题 中图版必修3(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8fd9c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eb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 )。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 )。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C.电子工业

B.建材工业 D.纺织工业

解析 第1题,由图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明确。第2题,由图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捷,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答案 1.D 2.C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3~4题。

3.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

( )。

B.利用综合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1

4.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

解析 第3题,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是依据流域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第4题,甲地位于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丙地位于渤海海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海洋污染。

答案 3.A 4.C

下面图甲、图乙所示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5~7题。

5.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6.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A.水运便利

( )。

B.劳动力充足 D.气候适宜

( )。

C.油气资源丰富

7.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A.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B.温差大,光照足 D.水源充足

解析 第5题,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答案。第6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7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

2

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 答案 5.A 6.C 7.B

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和新三大经济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新三大经济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

( )。

①增加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②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 ③增加了辽宁省 ④减少了福建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9.以下省区既属于西部地带,又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①新疆 ②内蒙古 ③云南 ④青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8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新三大经济地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增加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9题,西部地带有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陕西、重庆、云南、贵州等;远西部地带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 答案 8.A 9.A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

3

A.Ⅰ B.Ⅱ C.Ⅲ D.Ⅳ

11.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能源供需状况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0题,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耗费的能源相对较少,但能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能源自给率高,并且在我国能源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第11题,Ⅳ地带能源自给率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应是我国东部地带;虽然东北能源丰富,但其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大;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 答案 10.C 11.D

读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图,回答12~13题。

12.三大经济地带中,网民分布的密度最大的是 A.东部

B.中部

( )。

C.西部

D.无法判断

( )。

13.图中信息反映出

A.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 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 C.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 D.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 答案 12.A 13.A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14~15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