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理论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田径理论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7cb59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21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97 、在投掷器械时 , 空气阻力对长投项目影响很大 , 对短投项目影响不大 ( ) 98 、中学体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快乐 ,” 三基 ” 不是太重要 ( ) 99 、通常把终点线处设置为第四直曲段分界线 ( ) 100 、栏间跑主要就是速度 , 栏间节奏并不重要 ( )

101 、跳远落地过程中触及沙坑以外的地面 , 沙坑外触点较沙坑内最近触点离起跳点近,

既为犯规( )

102 、接力跑比赛时应由检查员准备接力棒。( ) 三、选择题

1 、田径运动的分类是 。

A 、竞走、跑、跳、投及全能项目。 B 、跑、跳、投、全能项目 C 、竞走、跑、跳、投

2 、合理的竞走技术应使身体重心轨迹呈 形状。 A 、曲线 B 、直线 C 、接近直线

3 、人体跑时,推动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是 。 A 、重心 B 、支撑反作用力 C 、摩擦力 4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 A 、速度 B 、爆发力 C 、步频和步长

5 、根据公式: 可以看出:在腾起初速 一定时,腾起角 a 越接近 90 o ,其身体重心腾空的高度值 。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

6 、人体腾空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 。 A 、不能改变 B 、可以改变 C 、随意改变 7 、在跳跃项目中,起跳脚着板时,应以 先触地。 A 、脚前掌 B 、全脚掌 C 、脚跟

8 、在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和时间与出手初速度的关系是 。 A 、增加工作距离,缩短用力时间,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B 、缩短工作距离,用力时间不变,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 17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C 、工作距离不变,增加用力时间,也能增大出手初速度。 9 、投掷项目的用力顺序是 。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由中间的两端

10 、技术教学时,对因概念不清而产生的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是 。 A 、鼓励、启发、提高信心 B 、加强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C 、通过示范,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

11 、对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一般是 。

A 、加大运动量 B 、减小运动量提高强度 C 、减小运动量和强度 12 、发展速度主要是指 。

A 、动作速度 B 、反应速度 C 、位移速度 13 、在编排比赛程序时,应首先安排 项目。 A 、田赛 B 、径赛 C 、全能

14 、按名次录取分组时,应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分编在 。 A 、一组里 B 、各组里 C 、任意一组里 15 、长距离跑的计圈工作应由 直接负责。 A 、径赛裁判长 B 、终点裁判长 C 、计时裁判长

16 、计时小组三块表计取的成绩各不相同时,应以 成绩为准。 A 、平均 B 、较差 C 、中间

17 、径赛项目比赛, 有权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A 、检查长 B 、检查员 C 、径赛裁判长

18 、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应由地面垂直丈量至横杆 最低处。 A 、上沿 B 、下沿 C 、中间

19 、田赛各项比赛的检录工作应由 完成。

A 、田赛各裁判组记录员 B 、径赛检录员 C 、田赛裁判长 20 、标枪比赛时,每次掷出的标枪应由 起掷处。 A 、裁判员扔回 B 、运动员自取 C 、裁判员送回 21 、规则规定铅球运动员使用镁粉的部位仅限于 。 A 、双手 B 、双手和脚 C 、投掷圈内地面

/ 17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22 、全能裁判员在 领导下进行裁判工作。 A 、全能裁判长 B 、田赛裁判长 C 、径赛裁判长 23 、与计算起跑前伸数有关的因素有 。

A 、内突沿半径大小 B 、分道数、分道宽 C 、弯道数、弯道长 24 、规则规定,径赛跑道的分道宽为 。

A 、 1.12 米 或 1.15 米 B 、 1.22 米 或 1.25 米 C 、 1.21 米 或 1.23 米 。 25 、丈量径赛项目距离的方法是 。 A 、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B 、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C 、从起点线的前沿,量至终点线的前沿 26 、短跑途中跑的上体动作应该是 。 A 、稍前倾 B 、较大前倾 C 、正直 27 、短跑的脚掌着地动作应用 落地。 A 、全脚掌 B 、脚跟 C 、脚前掌 28 、短跑技术教学应把 放在主要地位。 A 、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B 、直道途中跑 C 、弯道跑和终点跑

29 、 110 米 栏,起跑至跨第一栏跑八步时,应把 放在前起跑器上。 A 、摆动腿 B 、起跨腿 C 、任意一腿

30 、女子 100 米 ,栏间跑三步,其三步的比例为 。 A 、中、小、大 B 、小、中、大 C 、小、大、中

31 、摆动腿下栏着地时,只有 关节可以缓冲。 A 、髋关节 B 、膝关节 C 、踝关节 32 、传接棒时最适宜的位置是 处。 A 、离接力区前沿 4 - 5 米 B 、在接力区中线

/ 17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C 、离接力区后沿 4 - 5 米

33 、传棒人向接棒人发出“接”的信号时,应在距接棒人 处。 A 、约 1.5 米 处 B 、约 2 米 C 、约 2.5 米

34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的距离为 厘米。 A 、 50 - 60 B 、 60 - 80 C 、 60 - 100 35 、俯卧式跳高起跳时,身体重心应 。

A 、垂直向上 B 、向横杆方向倾斜 C 、向助跑反方向倾斜 36 、跳远起跳时的腾起角一般为 。 A 、 18 o -24 o B 、 45 o C 、 70 o - 76 o

37 、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教学时,应以掌握 动作为主。 A 、头和躯干 B 、上肢 C 、下肢

38 、撑杆跳高左脚起跳时,双手握竿的位置是 。 A 、左手在上 B 、右手在上 C 、双手齐平

39 、撑竿跳高,用金属竿试跳举竿时,握在下方的手向上滑动至上方手 厘米处。 A 、 5 - 10 B 、 10 - 20 C 、 15 - 20

40 、推铅球滑步结束时,右脚落在圈的中心附近与投掷方向的构成角度约为 。 A 、 45 o B 、 60 o C 、 90 o

41 、推铅球滑步结束时,两脚着地的顺序是 。 A 、先右后左 B 、先左后右 C 、两脚同时

42 、推铅球的最后用力,在完成推动作过程时,躯干应做 动作。 A 、挺胸 B 、制动 C 、前倾

43 、背向滑步推铅球比侧向滑步推铅球在技术上的优越性是 。 A 、提高了予先速度,便于发挥力量 B 、提高了出手速度

C 、加长了球在出手前的运行距离

44 、掷标枪时,应在投掷步的 就开始做引枪动作。 A 、第一步 B 、第二步 C 、第三步

45 、投掷步完成引枪后,应使枪尖靠近 处。 A 、头顶 B 、右眉 C 、下腭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