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西洋参、三七、天麻、鹿茸、虫草、石斛、灵芝的用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红参、西洋参、三七、天麻、鹿茸、虫草、石斛、灵芝的用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6bdfe1c1c708a1284a4446

鹿茸:又称斑龙珠,为鹿科动物梅花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长白山三宝之最。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中药大辞典》记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赢瘦、精神倦乏、子宫虚冷等。

《中药学》记载:经现代医学研究从鹿茸的脂溶性成份中分离出雌二醇、胆固醇、油维生素A、雌酮、脑素、卵磷脂、脑磷脂、糖脂、神经磷脂等,并富含16种氨基酸。 功效:

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 ②《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本草经疏》云:'痒'应作'疡')。 ③《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④《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酥炙入用。 ⑤《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 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食用方法:

鹿茸淮山竹丝鸡汤

配方:鹿茸4克,淮山药40克,竹丝鸡120克。 制作:鹿茸、淮山药洗净;竹丝鸡肉去皮,洗净切块,放人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水。把用料放炖盅内,加适量开水,隔水慢火炖2~3小时,汤成趁热服。适 用:此汤功能温壮肾阳、收敛止带。鹿茸为峻补肾阳之要药,补肾阳、益精血,常用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酸肢冷、带下过多、宫冷不孕、小便清长。

老人肾虚腰痛:鹿茸,炙酥,研末,酒调,每服3克。亦可用鹿茸1克(冲服),杜仲12克,核桃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慢性低血压:鹿茸精,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和缓有力,血压上升,心音增强。但不要用于急性循环障碍,因其疗效多在6~7日后才能出现。

鹿茸的副作用 鹿茸的副作用机制

所含激素类物质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胃肠道反应。 一般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严重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还可引过敏、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大汗淋漓、休克而死。 【治疗与解救】出现不良反应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止血药,如西咪替丁,也可口服云南白药。

(2)过敏时应用抗过敏药,出现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致鼻衄。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鹿茸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鹿茸血

鹿茸血: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采茸时取其血要,风干后呈紫棕色片状。鹿茸血的主要成份中富含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

鹿茸的品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 鹿。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东北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质量最优;东北马鹿采收的叫“东马茸”, 品质较优;西北所产的叫“西马茸”,品质较次。

鹿茸 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梅花鹿、马鹿在生下后8-10月龄的雄性小鹿,额部开始突起,形成长茸基础,2足岁以后,鹿茸分岔,鹿茸以 3-6年所生的为佳。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合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 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适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