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缕温暖孩子的阳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做一缕温暖孩子的阳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75e29d6a0116c175f0e48da

做一缕温暖孩子的阳光

——听于春祥老师报告有感

傅家中心小学 张静

万物生长靠太阳,教师是园丁,作为培养人才的园丁,教师也要成长。教师的成长靠什么?听了于春祥老师的报告,我深有感触。教师需要成长,教师的成长一靠自觉,二靠智慧。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当老师的只有把自己燃烧了,奉献了,才算是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人们对教师的评价似乎只是注重了教师外在的价值,即教师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这一方面的价值。不错的,作为教师,他的人生价值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体现在他所教的学生身上。一个老师,在他所任教的学科内,取得骄人的成绩,使学生学有所成;甚至在将来,自己的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自己,这些都是让教师感到欣慰的,是当老师的本分。因为正是这些体现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成绩,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老师感到高兴的了。正如韩愈所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当老师的是不会嫉妒学生的成就的,当老师的只会以此为荣。

然而,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想要拥有这样的荣耀也不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教师面对的是身心都在日渐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为教师,天天面对生机蓬勃的学生,难道我们能够无动于衷?教师的人生价值不仅

仅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更体现在教师自我的不断成长中。

作为成年人,教师需要不断成长,是指教师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不断充实、成熟,以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教师想要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有更多的荣耀和闪光,就必须要自觉地成长。古语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教师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教学,因为时间变了,学生换了,教材也改了。教师的教法不改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更不用说培养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那么相应的,教师每一天的工作也是崭新的。生命的成长离不开阳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心灵的阳光。心灵充满阳光,世界才有光明。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师每天忙忙碌碌,疲惫不堪。时间过去了,任务完成了,可日日、周周、月月、年年的忙碌后,教师自己收获了什么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诗句写得够形象了,可是这是怎样的教师“形象”啊!

不止于此。生活中,还有不少老师会时时感到力不从心。新课程改革以后,不会上课了,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了。很多同事都有这样的感受。是我们工作偷懒了吗?是自己年龄老了吗?于老师告诉我们,凡出现力不从心的时候,就是生命的告诫,是生命的文化成长滞后。一岁年纪一岁心。这个“心”应该是指心灵、精神文化。年龄是个原因,但多半是个借口。凡有文化之人,年龄愈增,得“道”愈多。

教师要自觉地成长,“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准备成长,教师就要准备接受孤独、忌妒,因为成长也是一个美丽的痛苦过程。 成长是生命的义务。圣哲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呼吸要

靠自己,教师成长要靠自觉。在教育教学中有力不从心之感时,先承认自己不行,再去发愤努力、改变。教师在思想认知上有了提高,就会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就会转化成自主自觉的行动,日积月累,才会有成长。

教师的成长还要靠智慧。说白了,所谓智慧,就是那些很细微很细微的东西。他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天天和他擦肩而过,你却熟视无睹,对他漫不经心。当然,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于老师说,成长其实很简单,这与你每天都坚持着的习惯有关。只要你坚持每天读书,哪怕只读10页书;坚持每天思考些什么问题,与管理学生有关的,与教学有关的,都可以;坚持每天写一点什么,表达点什么。于春祥老师说,不读书之人,不思考之人,不写作之人,绝无成功之人。真是精彩之语!

反思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真的读书很少,对平时的教育教学反思也没有及时形成文字。自己总觉得没有特别新的看法、观点,就理所当然地以为不需要写出来了。实际上,自己内心非常渴望成长,愿意自己在教育生涯中多一些荣耀和闪光,更希望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说到底,是自己懒惰的原因,也是自己思想认识不足的原因。 太阳是无私的,他每天把自己的光和热洒向地球,普照万物,温暖人间。教师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经有过苦恼与困惑,也有过欣喜与快乐。我渴盼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个新我。在煦暖的阳光下,我愿带着智慧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