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3-2014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3-2014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e0ced7581b6bd97f19eaec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14.4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烙印(lào) 澎湃(pài) ..

抽穗(suì) 脑髓(suǐ) ..

B.要塞(sài) 脸颊(xiá) 地窖(jiào) 纤维(qiān) ....C.剔透(tī) 灵柩(jiù) 倔强(jué) 嫉妒(jì) ....D.胆怯(qiè) 鲜为人知(xiǎn) 发绺(liǚ) 叱咤风云(chà)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B.一篇“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文中观点引发网民

共鸣。

C.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D.今天去社区福利院为老人们提供义工服务的是二、三两组的同学。 3.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2分)( ) ........

A. 电影《爸爸去哪儿》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潮。 B. 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 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D. 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炙手可热的“双十二”促销活动让网络卖家大赚一笔。 ....

B.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都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 ....C.连续多日的雾霾让全国各地的交通事故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

D.扬州每年都在植树,润扬森林公园的树木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们也回来了。 ....5.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 B.《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北宋的文学家张岱。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清新空灵。

D.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写浮雕时,作者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所决定的。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天目湖湖水清洌,水质纯洁。群山环抱,峰luán( )绵亘。湖边岸线环弯曲绕,蜿蜒伸向茫茫cāng( )山之中,远tiào( )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qín( )

飞兽走,景色天成,意趣横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觉。

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曲径通幽处, ▲ 。山光悦鸟性,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吴楚东南坼,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3)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 ,我咬紧了牙, ▲ 。

(阿累《一面》)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高尔基《童年》) (6) ▲ , ▲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8分)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手机。这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思考。为此,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2013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资料四〗周日晚上,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阅读上述四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三点。(3分)

(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3)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四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3分)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4分)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9.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三、四句表现的画面。(2分)

10.这首诗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1—14题。(17分)

蝴蝶泉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①。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②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③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

①山麓:山脚。 ②漱:梳洗。 ③陆参戎:作者的朋友。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溯之又西 (2)未知孰是 ..(3)时早未花 (4)富人于五所园也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二泉汇为方丈之沼 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B. 自树巅倒悬而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D. 至此又以时早未花 以实奇(《于园》) ..13.翻译句子。(6分)

(1)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

(2)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赵普》)

(3)坐窥井邑,俯拍云烟。(《黄鹤楼》)

座位号

14.当地人对于蝴蝶的聚集有哪两种解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

宣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5.文章先后从宣纸的弹性和韧性→湿染性→ → →持久性等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