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39a9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8

2018年高三一模文言文一汇编

宝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刘茂字子卫,太原晋阳人也。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于乡里。及长,能习《礼经》,教授常数百人。哀帝时,察孝廉,再迁五原属国候,遭母忧去官;服竟后为沮阳令。会王莽篡位,茂弃官,避世弘农山中教授。 .

②建武二年归,为郡门下掾。时,赤眉二十余万众攻郡县,杀长吏及府掾史。茂负太守孙福逾墙藏空穴中,得免。其暮,俱奔盂县。昼则逃隐,夜求粮食。积百余日,贼去,乃得归府。明年,诏书求天下义士。福言茂曰:“臣前为赤眉所攻,吏民坏死,奔走趣山。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赖茂负臣逾城,出保盂县。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宜蒙表擢,以厉义士。”诏书即征茂,拜议郎,迁宗正丞。后拜侍中,卒官。

③延平中,鲜卑数百余骑寇渔阳,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遥望虏营烟火,急趣之。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显蹙令进,授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身被十创,殁于陈。.显拔刃追散兵,不能制,虏射中显,主簿卫福、功曹徐咸遽赴之,显遂堕马,福以身拥蔽,虏并杀之。朝廷愍授等节,诏书褒叹,厚加赏赐,各除子一人为郎中。

④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入平原界,县令刘雄将吏士乘船追之。至厌次河,与贼合战。雄败,执雄,以矛刺之。时小吏所辅前叩头求哀,愿以身代雄。豪等纵雄而刺辅,贯心洞背即死。东郡太守捕得豪等,具以状上。诏书追伤之,赐钱二十万,除父奉为郎中。 .15.写出下列划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急趣之( ) (2)授身被十创() ..16.为下列句中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服竟后为沮阳令() .A.终了B.从头到尾 C.终究 D.居然 (2)诏书追伤之( ) .

A.受伤 B.受伤的人 C.哀痛 D.丧祭 17.第③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项是( )。(2分)

A.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B.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C.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D.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18.把第②段划线句译为现代汉语。(6分)

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宜蒙表擢,以厉义士。

19.用一四字短语概括刘茂、严授、卫福、所辅的共同品格:□□□□。(2分)

1

20.以第③段为例,赏析史传作品的人物塑造。(4分)

(四) 18分 15. 2分

(1)同(通)“趋”,紧追,奔赴 (2)遭受,蒙受 16. 2分

(1)A (2)D 17. 2分 B 18. 6分

刘茂与弟弟冒着敌人的兵刃,攀援(攀登)高山为我们背吃的,我和妻子儿女(才)能够度过死命(死的命运),刘茂的节义特别高尚,他应当受到表扬提拔,来(用来)鼓励那些践行节义(节义高尚)的人。 评分说明:(1)触冒兵刃;(2)缘山负食;(3)妻子得度死命;(4)省略,“节义尤高”前或“宜蒙表擢”前的主语;(5)宜;(6)蒙;(7)表擢;(8)以。以上8个点,1点1分;错1点扣1分,扣完6分为止。 19. 2分 舍生取义 评分说明:本题从严;“舍生”、“取义”两方面各1分;杀身成仁,1分;舍命救主,1分;节义尤高,1分。 20. 4分

答案示例一:本段塑造了严授、卫福、徐咸等舍命救主的节义者(忠属义士者)的形象。本段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塑造,严授苦谏,太守不仅不听反而更急迫地命令进攻;这种情况下,严授仍奋不顾身,战死阵前,更凸显了严授的节义。本段还善于通过动作塑造人物,如“拥蔽”的动作,表现了卫福舍身救主的形象。

答案示例二:本段通过集中场景、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人物。本段选取太守及下属与入寇的鲜卑战斗的场景,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鲜卑入寇的背景、太守草率冒进和严授苦谏不听仍英勇赴敌的形象,都是通过精炼的叙述表现的;概括叙述也交代了张显、严授、卫福、徐咸等人的身份和关系。卫福、徐咸舍身救主的节义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塑造的,如张显拔刃、堕马,如卫福“拥蔽”,都是具体的动作描写。

评分说明:按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塑造手法手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三方面给分;塑造手法写两点即可;本段主要的塑造人物的方法是——(1)在矛盾中刻画人物,(2)集中场景,(3)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结合,(4)动作描写。本段“对比衬托”(太守、散兵)不能算主要手法,写这一点并结合内容分析正确的,只给1分。 崇明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①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峻乃为原表行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

2

太祖。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建臵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臵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陈留太守枣祗,本姓棘,先人避难,易为枣。随太祖共举义兵,周旋征讨。太祖使为屯田都尉,施设田业。其时岁则大收,丰足军用,摧灭群逆,以隆王室。不幸早没,祗子处中,加官封爵,以祀祗不朽之事。

③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选自《三国志〃任峻传》)

【注释】①中外:中表之亲,即表亲。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名府若能唱之() (2)贼数寇抄绝粮道()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总而用之() .A.汇集 B.总共 C.带领 D.总归 (2)太祖多善之() .

A.善待 B.领会 C.友善 D.赞成

1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项是( )。(2分)

A.峻常居守以给军 蹈其背以出血 (《苏武传》) ..

B.募百姓屯田于许下且使遽告于郑 (《秦晋殷之战》) ..C.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负而前驱 (《伶官传序》) ..D.太祖流涕者久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

18.第①段中杨原“为之奈何?”一句包含丰富的心理活动。下列各项不符合此时心里的一项是()(2分)

A.忧虑 B.质疑 C.兴奋 D.急切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20.依据文章相关事件,概括任峻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 相关事件 说原伐董卓 归顺于太祖 典军器粮运 饥荒济亲友 3

任峻的主要品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15.(1)同“倡”,倡导、发起(2)截断 16.(1)A(2)D

17.A 18.C

19. 在国内饥荒的时候,(任峻)收养抚恤朋友的遗孤,中表亲戚及贫穷的族人,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困的人,因为重信义而被称赞。

(评分说明:1个分句1分,省略1分。)

20.(1)远见卓识(2)审时度势(3)足智多谋(4)善良仁厚

奉贤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3题。(18分)

孙征君传(节选)

清 方苞

①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

②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③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④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⑤奇逢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

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 ”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注】①征君:称朝廷征聘不出的隐士为“往君”,又称“征士”。②国朝:古人称当朝为国朝, 此指清朝。③鼎革:改旧换新,旧时多指改朝换代,此处指明亡清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 .

) (2)缪昌期次第死厂狱( ) ..

18.对“而内行笃修”中“笃”释义正确的—项是( )(1分) A.深厚 B.丰厚 C.忠厚 D.宽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