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有解析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有解析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f5dde3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2

[参考答案]①姐姐省亲,骑马归来②年初三四,春郊试马③春节期间,骑马串门④孟春雨霁,骑马观景⑤学生时代,骑马过瘾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概括,学生需要结合所给提示的格式以及所在位置,确定需要填写的内容。

14.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作者在写“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中运用了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细致刻画了人们在端阳初夏时分自由在的生活状态,字里行间都散发着过往生活的纯朴,以此抒发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逝去时光的眷念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表达方式的作用。初中常见五种表达方式: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记叙。记叙一述说人物或事物运动、 发展、变化的过程。描写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事件、景物的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历其境。议论 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来明辨是非,阐发道理,表明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抒情一表达主观感受, 倾吐心中情感。说明一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 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作用-般包括: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心情。③烘托人物形象。④衬托什么怎么样或什么的什么。⑤为下文作铺垫。⑥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伏笔。⑦对比,即“与下文写的什么样的什么形成鲜明对比\。⑧推动情节发展。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⑩设置悬念。⑾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⑿突出文章中心(主题)。⒀深化作品主题。⒁莫定感情基调。⒂起线索过渡作用。⒃有象征意义。⒄引出下文。

15.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 (4 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特色。语言特色的赏析答题方法有:1.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给我们展现出一幅___的画面,令人读后久久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2.本文句式灵活多变,运用了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尽显华彩,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本文中的____,抓住了___的特点,运用___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____写 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3.本文所表达的_ 感情,深沉隽永感人至深,读者无不为那份真挚而浓烈的感情而动容,始知天 之情与共。 4.本文语言极富夸张、讽刺的味道,特别是_ 几句,把_ 的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进入对 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浅。本文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_ __几句,告诉我们_ ,使我们读后懂得了_ 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16.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灯笼》有什么相似之处? (4分) [参考答案]这篇文章感情基调是于欢快中夹杂着对家乡对亲人深沉怀念的无奈。《灯笼》有文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而此文也是一样,由小时候喜欢的马、家乡趣事,表达对故土对亲人的怀念。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情感以及文章主旨。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17.通览全文,作者谈论了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4分)

[参考答案]:书面语加工时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书面语加工时要考虑口语进行大众

化 [解析]:此类题目不能照抄标题,全文围绕书面语这个关键词,提出两个要求,书面语加工时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和大众化

18.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处分析其作用。

[解析]:一、(1)爱好写作的人应该爱语言,掌握好语言。二、(2~5)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三、(6~12)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题目中所说的两个观点应该是二、三两个分论点,于是应该选取在论证两个分论点的时候所使用的事实论据,其中二分论点论据有:“故作姿态\、“七月流火”和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三例;三分论点论据:“最好水平”、“不以为然”。分别选取-例,事实论据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并且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再结合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通过举反例来更加突出论点。

[参考答案]: (1) 运用了报道中使用“七月流火\的真实例子,一味盲目乱用书面语,甚至不顾“七月流火”并不是形容天气炎热,来反面论证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一旦盲目使用反而会闹笑话,增强分论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更加突出书面语绝不能脱离口语。(2)运用了报刊使用“最好水平”这样的反面典型事例,表现了过于口语化的语言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充分有代表性地突出书面语应当规范的分论点,真实可信。 19、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解析]从上一题文章分析可知答案应该从612段寻找答案其中:(6、7)书面语应当要规范。(8、9)举例一些书面语不规范(10)既要规范也要大众(11)不能用“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12)规范的标准不断变化发展 [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一、既要规范也要大众二、不能用“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三、规范的标准不断变化发展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书信撰写,相比较于常见的名著推荐语、情节填空、名著人物分析等题型来说,要更加具有综合性。给出的三个专题,给出了有限的选择,学生可根据对名著的了解情况(主要人物、作者、部分内容)进行选择。注意题目要求:采用书信体,字数200字左右,收信方为名著作者,写信方即落款名应为“一位忠实的读者”。切忌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一永不言 败的战斗精神;重情重义的个性等。 孙悟空能在每次师徒陷入危难的时候助他们脱离险境,靠的不仅仅是七十二变的本领,更多的是他身上的那种敢于拼搏,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举出一些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一具 有耐心细心的科研精神。 法布尔观察昆虫的三件事:1.趴着地上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四个小时;2.爬上果树看螳螂而忘了时间;3.趴在石头上观察昆虫-整天: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

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一艾 青诗欢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对勤劳的中国人民的赞扬,还凝聚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我爱这土地》

太阳——象征着希望,是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示例:

尊敬的法布尔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一位忠实读者,最近拜读了您的作品《昆虫记》,收获良多!

我也喜欢昆虫,读完此书兴趣更浓,也从书中学到您的一些观察方法。在观察蚂蚁的时候,您伏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了四小时;爬到树上观察螳螂活动,别人误解来抓时才惊醒过来!这样全神贯注,耐心细致,沉浸其中,才有了详尽真实的多彩记录。向您学习!

最后,感谢您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优秀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您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也让我们学会如何去观察和热爱。

此致

敬礼

一位忠实的读者 2019年6月17日 三、写作(50分)

22.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解析]:“钥匙”很小,是开门的工具,一把钥匙是否只能开一把锁,是否可以有万能钥匙?钥匙,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钥匙还能是什么呢?如何高分,全看积累拓展一2019 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钥匙》解析、写作思路引导。 江西中考语文作文的考察历来很人性化,力求让孩子有东西可写,还可以拓展铺开来写,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前两年“向XXX学习”到“小事\,无不是围绕着“关于自我成长和思考”而展开。通过自我对外事外物的感知,考察同学们生活成长体验和人生感悟。《钥匙》也是如此,“钥匙”是一个极小的物件,但每个人都会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它可能拿在手上,可能存于心中。

2019中考语文作文文章可以从几个维度立意写文: 「一:抒情类文体」

1、情感类:爱和温暖,是走向幸福的钥匙。钥匙作为一个物件,是贯穿记忆的线索,是关于故人的记忆,一个人,一件事,可能与一把钥匙相关。 2、品质类:诚实和坚韧,是走向成功的钥匙。 「二:夹叙夹议文体」

1、责任与担当类:价值观的敬业精神。 2、雕琢、琢磨意识:外形由繁到简,功能从未改变,变与不变间都是大时代生活的需求。初心不改,初衷一片。 [相关素材点拨]

1.木心《从前慢》早先少年时 记得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先生流传于大街小巷的《从前慢》,是一首柔情无限的抒情诗,其中有过往的人,过往的记忆,这一切,犹如一把钥匙,打开记忆尘封的大门。

2.陆游、杜甫等古代爱国名人,余光中、钱学森等早期爱国志士,在从古至今、亘古不断的爱国情怀的追寻中,这些名人志士及相关的经典事例都是打开爱国情怀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