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gene Nida 和 Newmark 翻译理论对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Eugene Nida 和 Newmark 翻译理论对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e6c626de80d4d8d15a4fdf

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上下功夫。在这方面,翻译必须达到四个标准,即达意、传神、措辞通顺自然、读者反应相似。很明显,要达到这四个标准,内容与形式之间无疑会出现某些难以调和的矛盾,有时内容和形式需要彼此协调。但动态对等不等于传统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因为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的要求,它要求接受语文本的语言结构应尽可能圆满地再现源文旨意,而自由翻译则没有这种要求,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毫无节制地自由发挥。

1.2.4 翻译功能说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要判断一本译作是否正确,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为衡量标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语言交际的动态特质。而要动态地再现原文就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一是语言交际的内容;二是语言交际的参与者;三是说话写作的过程;四是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具体语言(如特定方言等);五是传递内容的具体方式。也就是说,翻译要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就

5

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文面貌。

1.2.5 四步模式说

关于翻译过程,奈达认为,就是分析、转语、重组和校验。在这四个步骤中,“分析”最为复杂,也最为关键,是翻译研究的重点所在,而分析的重点又在于语义。在对语义的具体分析中,奈达把语法意义作为重点。

1.3 第三阶段:社会符号学

在这一发展阶段,奈达的代表作足《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在这部著作中,他把他的理论作了如下演进:一是立足于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的一切都具有意义,其中包括言语形式,强调不可轻易地牺牲形式。二是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可不对这些特征予以重视。三是不再采用“动态对等”说,以“功能对等”取而代之,意在使术语含义更加清楚易懂。四是不再采用语法意义和联想意义区分法,而是把意义

6

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各类意义又细分为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2.1 翻译类别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一是交际翻译;二是语义翻译;三是直译;四是死译。他认为,在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在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语境意义;在直译中,原文本词语的基本意义被译了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义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结构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文本排列的。

2.2 翻译性质

他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语言中有些东西已经标准化了,只允许一种译法。说它是艺

7

术,是因为语言中有些东西远非标准化,允许多种选择和译法。

2.3 翻译规则

纽马克认为,翻译是有规律可循的,翻译理论应该借助于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的原理,为译者制定可行的规则。

2.4 意义走失

纽马克认为,目标语意义走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如果源文本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目标语的意义就必然有所走失;二是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语法、词汇系统和使用方式,因此,各种语言的词句就很难在各个方面都保持对应;三是怎样使用语言,译者和原作者各有自己的方式;四是译者和作者具有不同的语义理论和价值观念 。

三、两种翻译理论对比 3.1 不同点

一是奈达的翻译理论可以总结为功能论(effect-oriented);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则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