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554c85bb4cf7ec4afed0ad

(1)“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它改变了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2)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终结。其意义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难,它还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

(3)两税法的实施,为社会的富人和穷人都松了绑。正因如此,唐宋之际才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54.南方经济的高涨:

(1)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中唐以后水稻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大兴水利,插秧技术得到推广,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2)丘陵旱地也被开垦出来了,有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

(3)经济作物的发展促使手工业在南方有长足的发展。陶瓷制造业唐代前期中心在北方,以后逐渐南移,到宋代,景德镇已经变为天下瓷都。而陶瓷制品也在唐宋之际成为百姓一般性日用品。此外像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进展。

(4)生产的高涨一定会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唐宋两代南北经济十分活跃,陆路交通之外,大运河和长江成为全国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在许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

55.市井文化的兴起:

(1)唐宋间市井文化的兴起,是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情况的。

(2)城市不仅积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是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化。 (3)“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 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4)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一种被称之为“宋杂剧”的戏剧在瓦舍勾栏中演出,并且已经商业化。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应。此外还有滑稽戏、傀儡戏、影戏等等,都在市民中找到了自己的观众。

(5)新的文艺表现着新兴市井阶层的思想意识,这不仅沟通着古今,也沟通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 56.新党旧党的分歧:

(1)北宋实行的文官政治,士大夫集政治家、诗文家、学问家于一身,本着各自的道德学问及对现实问题不同的理解为政,宋代士大夫出现类似后世“党派”的政治群体。

(2)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

(3)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 (4)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进取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只要解决“吏治”问题就行;而且

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财源,不如从皇帝及朝廷的节约做起。 57.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1)在元朝,辽、金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

(2)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的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

(3)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这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58.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

(1)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2)另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士鄂多立克也曾到达北京,在那里建立教堂,据载信教者高达三万余众,受洗者有六千人。

(3)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在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也是在元朝开始的。特别是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那里曾经是佛教东传的地方,现在则变为穆斯林世界。 59.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

(1)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

(2)元朝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在北方的生产的恢复。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但元朝统治者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他们利用的商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战利品”的掠夺行为。 60.元朝时期的文人与戏剧:

(1)在政治上失去前途,逼使着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获得成功。他们加入了在过去无论如何也看不起的艺人的行列,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一下子推向一个高峰。

(2)这就是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为代表的杂剧剧本的创作。中国的戏剧发祥于市井社会,但若没有元代读书人的介入,它就不会发展那么快,文学水准那么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独特的社会处境,避免了一种惯例的重现,即文人把一种艺术过分雅化,弄得一般百姓欣赏不了。 (3)元杂剧的剧本即使在今天读起来,也可以看出它是把文人才气、高雅与内容上的贴近民众生活,完美地结合在戏剧特有的艺术方式中了。他们的剧本或对生活揭露批判如《窦娥冤》,或讴歌爱情如《西厢记》,或曲折地表露民族意识如《汉宫秋》,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现实和意愿。

(4)他们还发展出一种新颖的异乎传统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61. 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

(1)朱元璋是位下层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在他缔造明朝政治规制时,受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的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造成的心理影响。

(2)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地不信任;替农民做主,是贯穿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

(3)有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权力分割为三,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

6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

(1)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 (2)初期时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航海技术世界上是顶尖的,以郑和下西洋为证。但政府却不许百姓下谋生,结果对海上的敌人难以对付。 (3)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 (4)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

(5)但在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及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等先后传入欧洲。 63.西方对中国的介绍与学习:

(1)在18世纪,西方形成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

(2)除介绍中国的书籍外,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也传到欧州,此外还有花卉、树木品种。

(3)较早的天花接种术,中国的科举制也都影响了西方。

(4)中国对农业的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审美观念宋明儒学对莱布尼兹的哲学理论也有启迪。 (5)总之,中西方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最大。

64.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1)罪魁祸首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

(2)政治上腐败导致的经济上的以权谋私。

65.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

(1)明清两代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是泛道德主义者。一般的文教政策,是重儒教,表现在地方上就是特别注意将民间宗族组织与政权相结合,结果是专制精神贯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明清两朝更看中宗族关系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

66.简述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1)自16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将目标瞄向了中国,如葡萄牙人赖占了澳门,荷兰人占据了台湾、澎湖等。在这

初步的相遇中,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

(2)明朝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是顶尖的,这有郑和下西洋为证。然而在郑和从海洋里向“番邦”们扬大明国威的同时,他的政府却不许百姓下海谋生,稍早些的朱元璋有“片板不许下海”的规定。

(3)在西方入向海洋寻找未来时,明朝却把国家牢牢地锁起来了。这样的政策,在清王朝那里基本得到了延续。结果造成了我们对海上来的敌人难以对付。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这种政策遭到了丧权辱国的惩罚。

67. 简述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

(1)明朝士大夫群体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此处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主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 (2)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是信仰陆、王之学的人士,王学由明代王阳明所开创。 (3)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是他们不只在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还有一些文人处在下层,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成于他们的手中。

(4)思想的非正统往往是把正统的思想推进一步达到的,典型的如王学左派。而发展到中晚期,异端思想激荡在思想文学各个方面。一般而言,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

(5)明朝的学术活动以王阳明的心学员为著名。他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和“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王阳明的学说到李贽那里,就变成以“童心”冲决礼法,再发展到颜山农、何心隐,其处世的狂放简直就被当时目为“快”、“贼”一流了。

68.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

(1)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

(2)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

(3)顾炎武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的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 (4)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色彩。

69.清代学风变化的原因:

(1)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

(2)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从宋儒那里就有“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分歧。在成贤成圣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