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机械填空题(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6年考研机械填空题(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1e738c915f804d2a16c185

目 录

填空题 ............................. 2 第一章 绪论 ......................... 2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 2 第三章 机械零件强度 ................. 2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 4 第五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 5 第六章 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 6 第七章 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联接 ... 6 第八章 带传动 ....................... 6 第九章 链传动 ....................... 8 第十章 齿轮传动 ..................... 9 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 14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 .................. 15 第十三章 滚动轴承 .................. 16 第十四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 18 第十五章 轴 ........................ 19 第十六章 弹簧 ...................... 20 第十七章 机座和箱体简介 ............ 20

1

填空题

第一章 绪论

1-1.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 失效 。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2-1.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 塑性变形 ;脆性材料在静载荷

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 脆性破坏 ;不论何种金属材料在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 疲劳强度失效 。

2-2.按材料和制造方法,常用机架分为 铸造机架 和 焊接机架 两类。 2-3.铸铁机架.在铸造和机械加工时会引起较大的 内应力 .为此应对其进行时

效处理。

2-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和破坏正确工

作条件引起的失效。其中引起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腐蚀、磨损和疲劳。

2-5.机器的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寿命)内和预定的环境条件下,机器能够正常

完成其功能的概率。机器的可靠度取决于其组成零件或部件的可靠度。

第三章 机械零件强度

1,塑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 塑性变形 ;脆性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 脆性破坏 ;不论何种金属材料在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失效形式为 疲劳强度失效 。

2,受静应力的45钢零件,在强度计算时应取 材料的屈服极限 作极限应力。 3,在交变应力中,应力循环特性是指(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

4,运用Miner理论分析对称循环的不稳定循环变应力时,若材料的持久疲劳极限为σ-1,计算时所考虑的应力幅σr应当是整个工作寿命期限内(大于σ-1)的应力幅。

5,零件疲劳强度设计时,在校核其危险截面处的强度时,发现该截面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应力集中源,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应按(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中的最大值)选取。 6,在静强度条件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屈服极限σs),而脆性材料极限应力是(强度极限σb)。

222

7,若一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r=+0.5, σr=70N/mm,此时σm为(210N/mm),σmax为(280N/mm),

2

σmin为(140N/mm)。 8,在任一给定循环特性的条件下,表示应力循环次数N与疲劳极限σrN的关系曲线称为(疲

mm

劳曲线(σ-N曲线)),其高周疲劳阶段的方程为(σrN=σrN0=C)。

9,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除材料性能,应力循环特性和应力循环次数N外,主要有(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

26

10,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300N/mm,循环基数N0=10,寿命指数m=9,当应力循

52

环次数N=10时,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σ-1N=(387.5)N/mm。

11,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静)应力,也可能产生(变)应力。

2

12,在变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损坏将是(疲劳断裂),这种损坏的断面包括(光滑区和粗糙区)。 13,根据磨损机理,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 14,一个零件的磨损大致可以分为(磨合)磨损,(稳定)磨损,(剧烈)磨损三个阶段,在设计或使用时,应力求(缩短磨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的到来)。 15,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最基本计算准则是(强度准则)。 16,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表面破坏),(变形量过大)及(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17,机械零件的表面损坏形式主要有(磨损),(压溃),(接触疲劳)及(腐蚀)。

18,产品样机试验完成后,为使设计达到最佳化,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及(经济)评价工作。 19,新产品从任务提出到投放市场的全部程序一般要经过(调查决策),(研究设计),(试制)及(投产销售)四个阶段。

20,产品设计中的“三化”是指(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21,贯彻标准化的好处主要有(减少设计工作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增大互换性,便于维修);(为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举例】。

22,产品开发性设计的核心是(功能设计)及(结构)设计工作。

23,作用于机械零件上的名义载荷是指(根据额定功率计算出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F);而设计零件时,应按(计算载荷Fc)进行计算,它与名义载荷间的关系式为(Fc=KF)。 24,提高机械零件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合理布置零件,减小所受载荷),(均匀载荷分布,降低载荷集中),(选用合理截面),(减小应力集中)。

25,零件刚度的计算准则是(限制零件的弹性变形量不超过许用值)。 26,判断机械零件强度的两种方法是(判断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是否小于或等于许用应力)及(判断危险截面处的实际安全系数是否大于或等于许用安全系数),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为(σ≤[σ])。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为(Sσ≥[S]σ)。 27,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主要是指(表面接触强度),(表面挤压强度),(表面磨损强度)。 28,钢制零件的σ-N曲线上,当疲劳极限几乎与应力循环次数N无关时,称为(低周循环)疲劳;而当N

29,钢制零件的σ-N曲线中,当N

30,零件按无限寿命设计时,疲劳极限取疲劳曲线上的(水平线对应的)应力水平;按有限寿命设计时,预期达到N次循环时的疲劳极限表达式为(

)。

31,在校核轴危险截面处的安全系数时,在该截面处同时有圆角、键槽及配合边缘等应力集

中源,此时应采用(其中最大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进行计算。

32,零件所受的稳定变应力是指(每次应力循环中,平均应力、应力幅及周期均不随时间变化的变应力),非稳定变应力是指(其中之一随时间变化的变应力)。 33,铁路车辆的车轮轴只受(弯曲)应力。

34,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剖面形状,支承方式与位置及加强筋)。

35,设计零件时,为了减小界面上的应力集中,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有(交接部分截面尺寸避免相差过大),(增大过渡曲线的曲率半径)及(增设卸载结构)。 36,提高表面接触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增大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改变接触方式(点接触改为线接触)),(提高表面硬度),(提高加工质量),(适当增加润滑油的粘度)。

3

37,试说明变应力下安全系数公式中各代号的意义:Kσ表示(综合影响系数),

表示(等效系数),力) 38,公式

(对称循环疲劳极限),表示(应力幅),表示(平均应

表示(弯扭符合)应力状态下(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

39,钢的强度极限越高,对(应力集中)越敏感,表面越粗糙,(表面状态系数β)越低。 40,非稳定变应力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中的等效应力σ通常取等于(非稳定变应力中作用时间最长和(或)其主要作用的)的应力。 41,按摩擦状态不同,摩擦可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液体摩擦)。 42,按建立压力油膜的原理不同,流体润滑主要有(流体静力润滑),(流体动力润滑)及(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43,在(流体)润滑状态下,磨损可以避免,而在(边界)及(混合)润滑状态下,磨损不可避免。 44,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是在流体动力润滑基础上又计入的主要因素有(弹性变形)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45,工业用润滑油的粘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46,润滑油的粘度是度量液体(内摩擦大小)的物理量。

47,在(高速运转或载荷较小)的摩擦部位及(低温)工况下,宜选用粘度较低的油;在(低速运转或载荷较大)的摩擦部位及(较高温度)工况下,宜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48,边界摩擦润滑中,物理吸附膜适用于(常温、轻载及低速)工况下工作;化学吸附膜适用于(中等载荷、中等速度及中等温度)工况下工作;化学反应膜适用于(重载、高速及高温)工况下工作。

49,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的作用是(改善炼制润滑剂的润滑性能,提高油的品质);常用的添加剂有(极压添加剂),(油性添加剂),(粘度指数添加剂),(抗蚀添加剂)。 50,对于金属材料的干摩擦理论,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是(粘着)理论。

51,根据简单粘着理论,当结点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为τb,压缩屈服极限为σv的金属处于干摩擦状态时的摩擦力Fμ为(Aτb(A为实际接触面积)),摩擦系数μ=(τb/σv)。

52,两滑动表面所处的润滑状态,可近似按参数(膜厚比λ)进行判断,该参数的表达式为(λ=hmin/(Rv1+Rv2)),当λ(>5)时,为流体润滑状态,当λ(1<λ<5)时,为混合润滑状态;当λ(≤1)时,为边界润滑状态。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4-1.润滑油的粘度随油温的升高而 降低 (升高或降低),粘度可以分为 动力

粘度、 运动 粘度、 条件 粘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