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之简答a(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之简答a(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eb829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85

答:(1)评估必须实事求是地衡量决策执行的实际效果,它必须客观而真实,不能弄虚作假。(2)将决策执行的实际与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相比较,找出差距。(3)分析原因,采取管理措施,按决策标准实现决策内容。 98、评估决策时,应该评估哪些内容

答:(1)应该评估在决策执行过程中,是否真正贯彻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按照有关的和法规执行决策,是否贯彻执行了上级的指示与命令。(2)应该对决策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3)应该衡量和检查决策执行活动的成本效益并就此进行评估。(4)要评估实施决策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坚强有力。(5)采取措施,完善决策。 ※99、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答:(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100、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

答:(1)综合性;(2)目的性;(3)具体性;(4)强制性;(5)灵活性。 ※101、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

答:(1)忠实决策的原则;(2)迅速有力的原则;(3)创新灵活的原则;(4)计划安排的原则;(5)团结协作的原则。 102、行政执行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3)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4)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 103、简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104、简述行政指挥的原则。

答:(1)统一指挥原则。(2)法定权威原则。(3)果断有力原则。(4)准确权变原则。(5)合理授权原则。 105、简述行政指挥的方式。

答:(1)口头指挥。(2)书面指挥。(3)会议指挥。(4)现代通讯指挥。 106、简述行政控制的作用。

答:(1)行政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手段。(2)行政控制是行政工作方向正确的重要保障。(3)行政控制是贯彻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4)行政控制是保证行政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

107、简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答:(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3)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4)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108、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存在的障碍主要有哪些

答:(1)心理与语言障碍。(2)职位与专业障碍。(3)组织结构障碍。 ※109、简述改善行政沟通的途径。

答:(1)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2)明确沟通目的,建立沟通的规章制度,使行政沟通规范化;(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进行信息的核查和监督。 110、简述行政协调作用。

答:(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须下死功夫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须下死功夫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111、简述行政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依法协调的原则;(2)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的原则;(3)求同存异,动态协调的原则;(4)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 112、行政协调中,如何理解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

答:公正合理原则是指行政协调必须公正对待有关单位和人员,合理解决各种矛盾与冲突。(1)行政协调必须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做到法律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保证协调工作公正合理的重要条件。(2)行政协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对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一定要弄清原因,分清责任,而不可无原则地进行调和,否则,协调就会有失公正,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行政协调还必须充分考虑有关各方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置以及工作任务的分配方面不能搞简单的、绝对的平衡。

113、简述行政评估的重要作用。

答:(1)行政评估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2)行政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3)行政评估是决定政策动向的重要依据。(4)行政评估是开始新的政策运行的必要前提。(4)行政评估是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114、政策的走向一般分为哪几种情况

答:(1)政策继续,即通过科学的评估,发现该政策所指向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其政策环境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2)政策调整。(3)政策终结,也就是完全终止原来的政策。 115、行政评估的原则主要包括哪些

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5)实用性原则。(6)导向性原则。 116、简述行政评估的方法。

答:(1)直接质询法。(2)民意调查法。(3)标准衡量法。(4)历史比较法。(5)对象比较法。(6)案例类比法。 117、行政评估的内容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答:(1)行政执行的直接效果。(2)行政执行的连带效果。(3)行政执行的历时效果。(4)行政执行的系统性影响。 118、简述行政评估的程序。

答:(1)评估评估阶段。(2)评估方案的实施。(3)评估的总结。 119、简述行政评估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

答:(1)确定评估对象。(2)明确评估目的。(3)选择评估标准。(4)培训评估人员。(5)评估方案的撰写。

120、撰写一个完整的评估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阐述评估对象;(2)明确评估的目的、意义与要求;(3)提出评估的基本设想,根据评估目标,确定评估的内容与范围;(4)确定评估标准,决定评估类型,并选择评估的具体方法;(5)写明评估的场所、时间,规定工作进度的有关计划;(6)写明评估经费的来源及筹措与使用等;(7)其他内容。 121、评估方案的实施大致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采集评估信息。(2)分析评估信息。(3)形成初步结论。

122、简述评估总结包括的内容。

答:(1)撰写评估报告。(2)总结评估工作。 123、简述行政监督主体构成。

答:(1)法定监督主体。(2)法律、政策的授权的行政监督主体。(3)委托监督主体。 ※124、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

答:(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监督对象的双重性;(3)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4)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5)法律地位的独立性。 ※125、行政监督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监督主体依法行使监督权,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活动所需的人员、经费、技术手段和信息等不受任何监督对象的制约和影响。 126、简述行政监督的原则。

答:(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3)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5)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6)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

127、简述“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原则”的基本含义。

答:(1)依法监督。(2)自主行使监督权。(3)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28、坚持和实行“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在行政监督工作中的要求是什么

答:(1)任何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2)任何监督对象都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遵守法律和行政纪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和行政纪律的特权;(3)一切违反法律和行政纪律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任何监督对象都不能例外。 129、如何理解“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

答: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和要求,是做好新时期行政监督工作的基本保证。因为人民群众对监督对象遵纪执法和工作情况的好坏最为了解,因此,监督机关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听取人民群众对监督对象的反映和意见,认真受理其控告、检举,从而,把行政监督与人民群众的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130、行政监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