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水工建筑物土石坝课程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379b3c84254b35effd3422

H=767.20m+1.46m+1.5m=770.16m

由于(2)(3)计算结果小于校核洪水位,故计算坝顶高程取(1)情况771.86m考虑坝顶上设防渗体1.2m高防渗墙,故取设计坝顶高程为771.86m-1.2m=770.66m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计算工况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考虑沉降量为坝高的0.2%~0.4%,取为0.3%,则沉降量为62.86×0.3%=0.19m

则坝顶防浪墙高程为Y设计=771.86+0.19=772.05m。 3.1.2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根据构造、施工等因素确定,由《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高坝选用10~15 m,中低坝可选用5~10 m,根据所给资料,初步拟定坝体断面,坝顶宽度为12m。 3.1.3上下游边坡

水库水位(m) 767.20 767.20 坝顶超高Y(m) 1.96 1.46 坝顶高程(m) 769.16 770.16 坝坡的确定应根据坝型、坝高、坝的等级、坝体和坝基材料的性质、坝所承受以及施工和运用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上下游边坡比见表

坝高(m) 〈10 上游 1:2~1:2.5 下游 1:1.5~1:2 1:2~1:2.5 1:2.25~1:2.75 1:2.5~1:3 10~20 1:2.25~1:2.75 20~30 〉30 1:2.5~1:3 1:3.0~1:3.5

坝高为772.05-699-1.2=71.85m(防浪墙高1.2米),坝顶高程:770.85,坡度取值为:

1、上游坝坡:1:3.0。 2、下游坝坡:1:2.5。 3.1.4 坝底宽度

推算最大底宽为:71.85×(3+2.5)+12+10=417.18m。

3.2 防渗体设计

3.2.1.坝体的防渗

1、防渗体尺寸确定

考虑采用机械施工,防渗体顶面宽度为3m;顶面高程满足高于正常运用情况下的静水位0.3-0.6m,且不低于非常运用情况下的静水位。实际选取0.5m,则防渗体顶面高程为768.1+0.5=768.6m;上游坡度均为1:3,下游坡度为1:2.5,则底宽为3+(768.6-699)×(3 -2.5)=37.8m,满足斜墙底宽不小于H/4=(768.9-699)÷4=17.4m。

因此,本坝防渗体采用碾压式粘土心墙,顶宽3m,底厚37.8m。

2、尺寸确定

心墙顶部和上游坡设保护层,以防冲刷、冰冻和干裂,保护层材料常用砂、砾石或碎石,其厚度不得小于当地冰冻和干裂厚度。 3.2.2防渗体的土料要求

防渗体要具有足够的不透水性和塑性,要求防渗体的渗透系数比坝主体至少小100~1000倍,且其透水系数不宜大于10?5cms,防渗体要有足够的塑性。这样,防渗体能适应坝基和坝体的沉陷和不均匀变形,从而不致断裂。长期的筑坝经验告诉我们,粘粒含量为15~30%或塑性指数为10~17的中壤土、重壤土粘粒含量为35~40~%或塑性指数为17~20的粘土都是填筑防渗体的合适土料。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最好,稍高于塑限含水量,使土料处于硬塑状态。

第4章 坝体渗流计算

4.1 设计说明

4.1.1土石坝渗流分析的任务

土石坝的剖面尺寸初步拟定后,必须进行渗流分析和稳定分析,为确定经济可靠的坝体剖面提供依据,渗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⑴ 确定坝体浸润线和下游溢出点的位置,为坝体稳定计算和排水体选择提供依据;

⑵ 计算坝体与坝基的渗流量,以计算水库渗漏损失,和确定排水体尺寸;

⑶计算坝体与坝基的渗流溢出处的渗透坡降,以验算其渗透稳定性。 4.1.2渗流分析的工况

渗流计算时,应考虑水库运行中出现的不利条件,一般需考虑计算下列几种工况:

⑴ 上游正常蓄水位767.20m与下游相应最低水位700.55m,此时坝内渗流的坡降最大,易产生渗透变形;

⑵ 上游校核洪水位774.40m与下游相应最高水位705.60m,此时坝内浸润线最高,渗流也最大;

分析时,常根据河谷地形情况,选若干、单宽坝坡,按二元渗流问题考虑,对河床中间断面及左右对称的Ⅰ-Ⅰ、Ⅱ-Ⅱ、Ⅲ-Ⅲ三个典型断面进行渗流计算。 4.1.3渗流分析的方法

土石坝渗流分析的方法有公式计算法(流体力学法、水力学法、有限单元法)流网法和电模拟法。

本设计采用水力学法,水力学法建立在一些基本假定上,是一种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