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古韵》2014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汉风古韵》2014届毕业设计说明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319ce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07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汉风古韵》2014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课题来源及目的

1.1、创意装《汉风古韵》课题来源(背景与意义)

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九),清政府颁布剃发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延续了三千多年的汉服几近消失。在公元1912年清朝灭亡之后,汉族男子改穿西装、中山装,汉族女子则习惯穿旗袍。

自21世纪初工人王乐天带头公开穿汉服以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传统民族服饰回归的服装复古趋势,汉服又开始进入现实社会,各地的汉服活动层出不穷。有汉服爱好者建立网站,昭示天下,加入者很快超过数万人;也有人在网上流传汉服设计和买卖汉服,并建议教育部统一使用汉服做学位服。有人将此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

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认为汉服运动是公元21世纪初在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有力提升、“中央之国”角色逐渐回归、部分公民民族自觉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中产阶层和知识分子为主体,以重现明王朝灭亡前中国汉族传统服饰及其礼仪体系为出发点,借此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为目标的民间文化潮流与服装流行趋势。 本系列设计为古装风男装两套加女装两套,基于经济快速发展和西方物质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汉文化风格的服装在市场上难觅其踪,随着习主席“中国梦”、“三个自信”的提出和文化领域复兴战略的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施,近年来商品市场上越来越倾向于体现文化品位及复古理念,人文历史、民族符号、古典价值等成为广受欢迎的包装元素,在2012年以来举国上下“去西方化”浪潮风起云涌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大行其道。因此,着眼于传统美学、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毕业设计中独树一帜地运用古装设计创意装,对于弘扬我国悠久的服装礼仪文化是具有特殊时代价值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脉相承的,是对中央“文化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 在古代没有缝纫机,服装制作这项工艺美术是劳动者的艺术,它出自民间,服务全社会上下,始终把结实耐用和审美、礼仪和便利融合于一体,带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植根于社会最基层,有几千年雄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并对其它领域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创意装《汉风古韵》设计目的

本系列设计为了宣传古装造型与搭配艺术,改善传统民族服装虽历史悠久、极具内涵、历久弥新、美观耐看却在专业领域被视而不见的怪诞现状,重塑汉民族传统服装文化应有的地位,为建构华夏服饰礼仪体系大厦的重新雄起,通过参考、仿照传统服饰风格中的真实可用元素,自由随意构思创造、搭配出独树一帜的服装特色,做出消失300多年后的汉服回归其历史应有轨迹的有益尝试,给人以耳目一新、“如同穿越”的感觉。旨在以大众化、平民化、白菜化为风向打破汉服古装被西式服装体系及其绝对话语权压制现状和在处处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今天,复兴、传承和发展汉民族传统服饰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是服装文化领域的历史的回归-——我们不能天天把“复兴”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喊在嘴边,而本设计课题正是为文化复兴付诸实践的一次努力。

二、同类课题调研及分析(课题资料收集与整理)

自确定课题以来,通过网络检索、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了一些关于同类课题研究方面的资料。

中国古代汉族服饰一直没有真正的时尚化、大众化,正是因为其过于礼服化了,加之礼制色彩过于浓厚,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其难以真正的成为大众化的现代服装。在与世界其他民族增强交流的同时,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更应该借鉴日本服装设计中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转化创新的能力与勇气。就大环境而言,我们还要更加尊重、保护、继承发展、发扬光大我华夏宝贵的服装文化传统,不能无方向感的去刻意追求所谓的“现代感”和“国际主义”,不能因为个人愚昧无知、见识短浅、胸怀狭隘、固执己见等因素而去排斥和阻挠“根”元素的复兴归来;而作为普罗大众中单一个体的设计师更应注重对自己视野眼光、胸襟度量、文化修养及艺术底蕴的积累与改变,以便在文化传承中自我演绎,利于吸收形成中国特质的设计风格,创造出我国的设计精品(《从汉服风貌观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_》 中原工学院 王蕾)。

盛唐是一个辉煌、外向、开放的时代,与汉并列的“强汉盛唐”,意味着自信、骄傲、先进,盛唐的衣装服饰华丽灵秀,是国力增长、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产物,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服饰的最高峰,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饰运用精致的工艺,多样的面料,鲜艳夺目的色彩、大簇的团,宽松大气的款式,衬托容貌、体型、肤色,折射出了昂扬饱满的时代精神,照应着盛唐时期万国来朝、君临天下的中央帝国气势,雍容华贵中显现出窈窕多姿,整个体系礼物常装一应俱全。还有新疆、青海出土的衣裙与织物,法门寺出土的微型半袖、裙子,都是唐风的代表。同时,伴随着唐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兴盛,来自印度的佛学也逐渐被消化吸收,融入到汉文化当中。佛学对圆的追求和道家天圆地方的观点,在服装中表现为珠圆壁润和方圆结合。女装中的袒邻披帛(如图)最终发展成了贵妇礼服中的霞陂,文化大交流促使中原服饰更加多样化(马舒舒 武汉纺织大学 《传统汉服平面结构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研究》)。

在多方查阅与东方古装相关的图片后,我果断中止了对和服和韩服的考虑——不符合个人审美观念。然后由于个人初次动刀,技艺生疏,灵感有限,且未找到理想的汉服改装与时装化设计方面的有价值、有内容的素材,出于稳妥起见,我只能自食其力,充分发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打造出适合自己工艺技术水平的作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如期完成毕设创意装任务。如何汲取汉服正装的普遍性装饰元素并顺利制作出来,使之既能体现汉服的华美气魄又能表达某些抽象、内在的东西,是有志于汉服推广的业内外人士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正是一个机会,在此打破陈旧规则、世俗章法,大胆开发自己的勇气来制作这套作品。

部分参考资料(下载自中国知网):[1]《汉服元素在服装设计中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