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1fbdfe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e

.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 课 题: 第三课 生死不离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习英雄精神,传递至真至纯的爱 复备栏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地震前美丽的汶川)说一说,图片上的汶川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在群山的庇护中显得那么宁静,人们生活是那么安逸) 2.而2008年5月12日,一场人们意想不到的灾难却降临到了这个宁静的山村。 3.地震无情人有情,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没有倒下,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在废墟中求得生存。在地震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英雄。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被谁所感动,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出示四个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置身角色中感受他们当时内心的想法,思考:他们能这样做,是怎么想的? 2.从他们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地震中被压在危房下的同学,听到他们的话,你会怎么想? 3.交流感受,体会小英雄们的品质。 三、总结评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整理word

.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 课 题: 第三课 生死不离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习英雄精神,传递至真至纯的爱 复备栏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发生后,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伸出了 他们热情的双手。 2.看图片,感受人们对灾区人们的关心。 3.说一说: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你曾经做过一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你和身边的人之间曾经有过爱心传递吗?谈谈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 4.让我们点燃爱心的火炬,进行一次没有终点的传递;让我们用阳光的心态,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5.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生死不离》,谈一谈你在听歌时的感受。 三、进行新课 交流搜集的资料,再次分享我们的感动。(教师推荐文章《爱的姿势》) 作业:制作一份主题小报,在班级交流、展览。 四、总结评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整理word

.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 课 题:第四课 伸出我的手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复备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2.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二、进行新课 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1.放音频: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师:与之相比,我们可以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那此时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呢?谁能来说一说? 三、总结评价 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了 生活在艰难和不幸中的人。当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 别忘了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整理word

.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 课 题: 第四课 伸出我的手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复备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难中的人,所幸的是我们社会上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他们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渡过了难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受资助的人们的心声。 三、进行新课 、想一想 1.自读P25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读一读 1.阅读P25 小资料 2.提问: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吗? 4.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种活动吗?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 三、总结评价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上学,坐在教室里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板书设计:

整理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