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级财务会计课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19b0ba3b8f67c1cfad6b8be

(或: 259 000 - 6 000 - 1 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A公司股票─成本 252 000

应收股利 6 000 投资收益 1 000 贷:银行存款 259 000 ★注意应收股利的处理

[例2(2)]华联公司于4月20日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6 000

贷:应收股利 6 000

?例1: B企业于2007年4月28日购入A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市价5元,支付的相关税

费为280元。 A公司于2007年5月10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10股派1元现金股利,5月10日在册的股东均可享有该项现金股利,并于5月25日至30日发放。 B企业于当年5月15日以每股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给C企业,C企业支付的相关税费为350元。 则B、C企业购入股票的投资成本分别是多少?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账务处理 (一)分得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的处理 1.账户设置 2.核算举例

[例3] (续例1)华联公司按甲公司规定的计息时间(半年)和利率(6%/年)计提利息。利息暂未收到.

应计债券利息:150 000×6%/2=2250(元) 借:应收利息 2250

贷:投资收益 2250

[例4(1)] (续例2)8月25日,华联公司所购买股票的A公司宣告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本公司应分得股利7 500元.

借:应收股利 7 500

贷:投资收益 7 500

[例4(2)] 9月20日,收到A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7 500

贷:应收股利 7 500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处理 1.计量的原因

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按公允价值入账(实际成本);但公允价值是变化不定的,会计期末的公允价值反映了该资产的现时价值。

根据有关规定: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②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 2.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两种情况 (1)高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 3.账户设置

[例5(2)]会计期末,A公司债券跌值16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

—公允价值变动 16 000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的含义 ◆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主要会计问题是正确确认处置损益。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等的确认 1.处置损益的确认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账务处理

[例6(1)]处置损益的处理: 公司将甲公司债券出售,实收款159 000元。当日该债券账面价值152 000元(成本150 000元,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 000元。)已计入应收利息2250元。

债券处置损益=159 000-152 000-2250=4750(元)

借:银行存款 159 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债券—成本 15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2 000 应收利息 2250

投资收益 4750

[例6(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公司原来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 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000

贷:投资收益 2 000

[例7(1)]处置损益的处理:公司将A公司股票出售,实收款228 000元。当日A公司股票账面价值236 000元(成本252 000元,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6 000元)。 股票处置损益=228 000-236 000=-8 000(元)

借:银行存款 228 000

投资收益 8 000(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6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 成本 252 000

[例7(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公司原来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负16 000元。 借:投资收益 16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 000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含义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 ◆确认标准(3个)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的账务处理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一般情况: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特殊情况: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计利息 。

(二)账户设置

购入时应计利息的处理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方式下,应计利息计入―应收利息‖。

?一次还本付息方式下,应计利息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价、折价 ?面值购入(购入价= 面值) ?溢价购入(购入价>面值):溢价的实质是一笔预付支出。 ?折价购入(购入价< 面值):折价的实质是一笔预收收入。

?溢(折)价=实际支付价款-面值-应收利息-相关费用(正数为溢价、负数为折价)

(三)核算举例

[例1] 公司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500 000元的债券。支付的全部价款 528 000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乙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8 000

贷:银行存款 528 000 ※记入―成本‖明细账户的数额为债券面值

※记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的数额为支付的全部款项与面值之差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测算) ●摊余成本的计算

为溢价时: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中成本加利息调整—溢价摊销 为折价时: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中成本减利息调整+折价摊销 ●溢(折)价的摊销额=实际利息收入与应计利息之差 ●利息收入确认表P164

[例2]上例所购债券票面利息6%,实际利率4.72%,按年计息,利息每年1月10日到账。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各年利息收入的确认如下表(利息收入确认及溢价摊销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账务处理

[例2续]2005年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并摊销溢价。(数据见表1) 借:应收利息 30 000 贷:投资收益 24 922 持有至到期投资

—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078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的账务处理

?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账户设置:―资产减值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计提:应提数、实提数

应提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的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

(1)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价值回升时,转回减值准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六、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的账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回 本息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收回数)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应收利息(分期付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还本付息) 投资收益(也可能在借方)

注: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时―利息调整‖已经摊销完毕,所以不再冲销。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前出售的账务处理

[例3] 2008年1月20日,公司将乙公司债券提前出售,取得转让收入508 000元。债券转让日,乙公司债券账面摊余成本为506 203元(2008年年末数,其中,成本为500 000元,利息调整为6 203元)。

债券处置损益:508 000-506 203=1 797(元) 借:银行存款 508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乙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利息调整 6 203 投资收益 1797 第四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

◆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不包括前述:(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的确认 ◆一般情况:应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特殊情况: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一)账户设置 (二)核算举例

[例6-11(1)]公司按每股7.60元的价格购入B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8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交易费用2 500元。买价中每股包含0.20元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初始投资成本: (7.60-0.20)×80000+2 500 =594 500(元) 应收现金股利: 0.20 ×80000=16 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B公司股票─ 成本 594 500

借:应收股利 16 000

贷:银行存款 610 500 [例6-11(2)]收到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6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6 000

贷:应收股利 16 000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损益确认与账务处理 (一)损益的确认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见账户设置)

(二)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