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人物性格的双重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0deacd6195f312b3169a5c6

点是好的,她意识到她和希斯克利夫地位悬殊, 幻想借她所羡慕的林顿家的富有来帮助希斯克利夫高升,使她哥哥“无权过问”。在希斯克利夫听从她的话伤心出走之后,凯瑟琳最终嫁给了林顿,而她自己性格所承受不起的现实与理想的重负最终导致了凯瑟琳自身的毁灭———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同时 也毁了对她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她对林顿的爱只局限于一种肤浅、狭隘的层次,“像林中绿叶,时间将使它变色”,而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出自她天性的更深刻的一面,像那“永恒的岩石,不是什么赏心悦目的乐趣的来源”, 但它是必要的, 缺少了它就等于是精神上的死亡。

是的,凯瑟琳的这种举动的确刺激了希斯克列夫,让他远走他乡,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或者说是在她接受林顿的求婚的时候,这种大爱就在一瞬间变成大恨,不可挽回。即使在老恩肖死后,辛德雷让他由养子变成仆人,百般的虐待他,他都扛了过去,只因为凯瑟琳在他的身边,这就是他不会抱怨的原因。但是凯瑟琳的愚蠢的行动将他打入地狱,万劫不复,所以,三年之后,荣归的希斯克列夫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先是利用辛德雷的弱点,谋取呼啸山庄,为了打击报复林顿,骗取了他的妹妹,若干年后,又在下一代之间制造悲剧,软禁卡茜,逼迫她嫁给自己奄奄一息的儿子,并像辛德雷折磨自己那样折磨他的儿子哈德雷。

他是一个疯狂的复仇者,用尽一切方式折磨着他的仇人,他的下一代。这种仇恨就像是一颗毒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放大,掩盖了希斯克列夫那颗原本纯真的心,也掩盖了他的善良,催生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3.爱与恨是天平终端的砝码

爱与恨,二位一体,不可分离,原来有多爱就会衍生出多深的很恨,这恐怕就是人性中最不可捉摸的部分。

希斯克列夫与凯瑟琳本来就是一个!凯瑟琳走了,希斯克利夫的爱与归属的天堂塌陷了。然而他身体健壮,不能追随凯塞琳。又不能选择自杀,因为按基督教教义自杀者无法升入天堂。既然不能和凯塞琳相会天堂,还不如赖活至死!没有办法没有商量余地的生命选择,使希斯克利夫必须反抗一切毁灭他内在需求和渴望的东西,通过行动显示自己的人性。希斯克利夫坚信自己和凯塞琳的灵魂是一体的,林顿只不过是搞破坏的第三者。在被迫与凯塞琳分开后,希斯克利夫忍着痛苦与煎熬,在日历上作标记追忆以往的幸福岁月———他带着凄楚与无奈愤然出走,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在重返庄园为失却的爱而无情地报复时,希斯克利夫同样割舍不掉对凯塞琳的爱。对他来说,“失去她以后,生命之如地狱”。希斯克列夫就在天堂与地狱中徘徊,仿佛迷失了方向的孩子。

要想保持希斯克列夫心中天平的平衡,爱的那端有多重,就必须保证心中有相当分量的恨来承受。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希斯克列夫只是在两者之间轮回,大爱与大恨也只是一体两面。

二.双重性格形成的原因——社会环境下的畸形儿 1.价值观念——金钱、门第

希斯克列夫在爱与恨、善与恶之间徘徊,成为社会环境缔造的畸形儿。在分析他的双重性格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因素就是价值观念的相左,在那个社会金钱、门第始终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希斯克列夫与他们的爱情就葬送在这种悖逆的标准之下。

首先,希斯克列夫是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但就是这个孩子“夺走”了呼啸

5

山庄的少东家辛德雷父亲对他的爱,辛德雷本来就看不上眼的野孩子竟然能有这么大的魔力,更让他憎恨他,时常的侮辱折磨他。其次,虽然名义上被收为养子,但是在老恩肖死后,希斯克列夫却连仆人都不如,成为社会最底层的卑微者,没有任何地位。这些间接导致了希斯克列夫的悲剧。

呼啸山庄虽地处偏僻,但它绝对不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所在,世俗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门第观念,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凯瑟琳,所以埃德加·林敦凭着富裕的家庭和优雅的风度吸引了凯瑟琳,而辛德雷夫人也赶快拿漂亮衣服和奉承话来改造她,辛德雷则阻止凯瑟琳继续和希斯克厉夫保持亲密关系,拉大两人之间的距离,在他们之间划出界限。这让凯瑟琳明白她与希斯克厉夫之间地位悬殊,也更显示出希斯克厉夫与林敦的差别。凯瑟琳也正是身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包围下才会出此下策,答应林顿的求婚,刺激希斯克列夫奋进,摆脱辛德雷的奴役,但是二者的观念也就出现了差异。在凯瑟琳眼中,只要希斯克列夫有了相应的地位、足够的金钱,自己与他就会有结果,而在希斯克列夫眼中,只要有爱就可以了,他们会一直走下去。

金钱、门第观念影响了凯瑟琳的选择,而她的选择就像一根导火线,点燃了希斯克厉夫心中多年来积聚的仇恨,仇恨迅速地升温,爆炸。希斯克厉夫由人变成了魔鬼,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2.阶级压迫

希斯克厉夫刚开始认识世界时,就成了利物浦的街头弃儿,忍饥挨饿,遭人冷眼,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投下第一抹阴影。老恩萧把他带回呼啸山庄,收为养子,对他宠爱有加,又有了凯瑟琳做伴,他的生命中有了阳光。然而好景不长, 六年后老恩萧去世,希斯克厉夫在暴君辛德雷的统治下开始接受生活的磨练。辛德雷极尽所能贬低他、折磨他,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把他贬到仆人的地位,随时“赏”他皮鞭和拳头,总之,“他对希斯克厉夫的待遇足以使一个圣徒便成恶魔” 如果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自信,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谴责;那么,这个在鞭打、压迫、歧视、冷眼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学会仇恨。恶劣的环境锻炼了他的坚韧、顽强、冷酷和表面上的忍耐,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在环境适宜时,这颗种子便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辛德雷对希斯克厉夫的压迫,尽管有个人情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产者 阶级对穷人的压迫和剥削。只要希斯克厉夫有一点安身活命的钱,他就可以离开这个暴君,但是他一贫如洗,没法活命,不得不寄人篱下,遭受辛德雷的践 踏,忍受鞭打,像奴隶一样干活。所以,以辛德雷为代表的阶级压迫是造成希斯克厉夫悲剧的第一原因。又因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所以希斯克厉夫的黑头发、黑眼睛也是他遭人冷眼的“招牌”。

根深蒂固的阶级差异导致上与下的区别,这种区别正是在那个万恶的社会环境下所造成诸多悲剧的原因。

三.人性的回归 1.自我心灵的救赎

希斯克列夫在报复达到巅峰的时候身边的人仿佛生活在冰冻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降到了冰点,人性被冻结。希克厉就像活着的魔鬼,他的报复行为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疯狂。但是,他的报复越疯狂,内心就越痛苦,丝毫没有从报复中得到快乐。当希克厉的报复行为达到顶峰时, 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他想放弃他的复仇计划。“我穷凶极恶,却落到了这样一个结果,不是太荒唐了吗?

6

我手里有撬杆、有鹤嘴锄,要把这两个人家都摧毁了。我把自己磨炼出一股狠劲,拼了命干,谁知等到一切都布置好了,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我却发现我的意志力消失了,连掀起两座宅子的一片瓦都办不成了。”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呢? 这是因为哈雷顿和卡茜之间纯洁的爱。这对年轻人敢于反抗任何阻挡他们爱情的人。从他们身上希克厉看到了他和凯瑟琳的影子。他意识到他的报复失败了,没有任何意义了。生命要延续,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它。这使他认识到只有他的灵魂和凯瑟琳永远在一起,他们才会幸福快乐,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这一过程中,希斯克列夫人性中光辉灿烂的一面再一次苏醒,归于自由,心灵得到净化,重新追逐与自我,自我心灵得到了救赎。 2.超越自我

自我受到超我的道德限制或良心的压力,超我监视、指导并威胁着自我。超我规定了行为的常规模式,若自我不按照此常规模式行事,超我就要严厉地责备、惩罚自我。。复仇的成功并未使他快乐,相反他的心灵因此更痛苦,因痛苦而扭曲,因扭曲而变态,过度的复仇使她逐渐自我毁灭。他在追求权力和进行自我实现的同时,唤醒了藏匿于心灵深处的魔鬼,他被魔抓住以至于崩溃,达到复仇目的后的希心神错乱,最终在良心的谴责之中死去。

这是一种自我解脱,自我超越。希斯克利夫最终以自杀而告终。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 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使他产生了人性的异化,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人道主义的理想。

超越自我,人性得以回归,呼啸山庄再一次得到走向平静,人们在和煦的阳光中走向希望。

结束语

爱与恨相交织痴缠,善与恶在一次次的较量中最终走向人性的回归,走向自

我超越。希斯克列夫的报复被证明毫无意义,但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与凯瑟琳的灵魂永远在一起,他们最终获得了幸福。一个复仇者,一个社会的畸形儿,一个不屈于命运的弄潮儿,最终页归于平静,走向心灵的自我安慰。

7

参考文献:

1.杨苡;《呼啸山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3。

2.玛格丽特·莱恩.;《勃朗特姐妹》,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3.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83。

4.[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谈人性论〔〕北5.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 6.王国富、谬华伦;《英国古典小说五十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