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标知识问题及竞赛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0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新课标知识问题及竞赛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06acc0a79563c1ec5da71d4

49、传统的体育教学强求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与密度,并扣着一条生理负荷曲线进行教学。由于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教学应从什么角度出发设计教学?

从学生的健康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

50、新课程的教学并不强调一节课的即时效果,讲求的是什么样的兴趣培养和观念更新? 可持续性

5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中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宏观方面来讲,可以是解决整个水平阶段的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单元安排等重要问题,从具体方面来讲,也可以是单指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和构思。

5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与学的设计思路、组织方法(教学组织)等。可分为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

5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目标引领学习内容。

第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考虑的是:“用什么教材来实现学习目标”。

第三,观察角度有了极大的变化。考虑的是“教学手段能否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第四,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如何创设“激发兴趣点”、“拓展点”和“质疑点”。 第五,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渐进性和连续性。 第六,新课程的教案没有统一规格,百花齐放。 5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内容资源包括哪五个板块?

第一是促进健康取向的内容板块,第二是对旧的竞技运动教材进行改造的内容板块,第三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内容板块,第四是时尚运动内容板块,第五是创新内容板块。

55、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解惑”?

一般采用“错误动作纠正法”、“示范讲解法”、“保护与帮助法”、“辅助练习法”、“强化练习法”等手段来达到“解惑”的目的。

56、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教师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解惑”?

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启发法”、“提示法”、“类比法”、“指导法”、“观察法”、“思索法”、“发现法”、“合作法”、“探究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解惑”。

57、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中可以允许出现不及格的现象,这种及格与不及格的表述是与学生的健康不相关的,为什么?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关注的是技术难度和教学水平,而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的问题,这是新旧体育教学的本质区别。

58、传统体育教学的运动技能教学,是按照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技能教学是怎样进行的?

新课程的运动技能教学是从“体验、尝试、实践”开始的。通过“从体验入手”的教学,突破了运动技术的教学系统化的规律,超越了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简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59、在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会固有知识两方面中,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现代教学认为培养学习兴趣比学会固有的知识重要。因为有了兴趣,人就会自己想方设法地去钻研他所需要的知识。所以,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强调固有知识的传授。

60、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不是简单进行复杂技术的传授,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举例说明。

参照《与体育教师谈心》一书P111案例二、P113案例四、P139案例三。

61、如果将全班统一“学习篮球体前变向运球过人”改为“学会一种实用的运球过人方式”,所体现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什么基本理念?

体现的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

62、在“前滚翻”的教学中,通常用的是“滚球模拟”、“抱腿”、“腿夹物体”、“直线滚翻”等手段,这种教学过程的目标指向是什么?

技术动作的掌握。

63、“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最终获得健康”是否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符合哪一条? 不符合。

64、如果一个学生某项技术动作做得并不好,虽然他积极地、努力地练习,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把这个动作做得很完美,是否这样的运动就是无效的?是否体育课就没有促进他的身心健康?为什么?

不是。一个人积极地、努力地练习,身体得到充分活动,增强了体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伙伴的合作学习等,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因此,这样的运动是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65、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转变有什么特点?

从系统化教学向兴趣性教学的转变。

66、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跳出了系统化教学的成人教育规律,举例说明。 跑的教学从合作跑开始,通过游戏进入教学;技巧运动教学从造型开始,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球类教学从体验开始;武术教学从生活实际切入等。

67、“篮球的行进间运球上篮”动作的教学设计是徒手模仿练习、跳起从同伴手中拿球后上篮练习、自抛自接的模拟练习、跑动中从同伴手中拿球后上篮练习、完整动作练习。这种教学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设计依据是“掌握完整的运动技术,对竞技运动技术动作的分解教学,认为掌握了运动技术后才能很好地练习”。

68、体育与健康课程倡导各地要积极发掘有地方特色运动的教材,地方特色运动有两类,一类是前人已有的,而现在却被湮没或基本失传的项目,经发掘、整理,使之重现的运动;另一类则是现在盛行于某一些地区,是当地民风、民俗的特征性活动内容。广东有什么地方特色运动项目?

舞狮、南拳等

69、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时代性,提倡课堂教学要引入时尚运动。适合青少年年龄和身心发展特征的时尚运动有哪些?列举说明。

街舞、自由搏击、跆拳道、女子防身术、健身操、踢踏舞、踏板操、定向跑、拓展运动和攀岩等 70、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全体学生都会玩,请利用这个游戏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还有其它来自学生生活的游戏吗?

如武术的马步练习、篮球的运球练习等

71、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韵律操的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哪些因素?

关注学生情绪的表现、个人情感的体验,对动作的表现力比动作的质量更为注重。

72、根据“目标引领学习内容”的思想,在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为达成“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水平二)和“发展速度和灵敏性”(水平四)水平目标,可选择什么教学内容?举例说明。

水平二:重点放在“越过一定的高度或远度”上面,采用“越过小河、小溪”、“越过矮墙”、“穿过窗框”等。

水平四:“上垒跑”、“快跑接球投篮”、“快速向前跑定点球射门”、“快速运球投篮或射门”等。 73、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什么?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7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性和……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里所指的“关系”和“两性”是什么?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75、在技能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动作模仿阶段,单纯地按照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机械地照搬。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建立在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 76、根据“自主学习”的原理,设计一个教学案例。

如进行“发展投掷能力”教学时,设置问题“怎样才能投得远?”,让学生回答:“越用力就投得越远”、“投得越高就投得越远”等。教师给学生两样教具:橡皮筋和羽毛球。让学生通过用这两样教具来说明“怎样才能投得远”。学生一是“先比谁的力气大”利用羽毛球进行,二是把橡皮筋绑在柱子上,不继地升高高度来投掷,探究“究竟升到什么高度才能投得最远”。

77、发现学习的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的学习留有较大的空间,使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或集体的探索,寻找出一些新的知识与技能。请设计一个教学案例。

见《与体育教师谈心》一书P118案例五。

78、“合作与交往”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哪个领域目标? 社会适应

79、“合作与交往”对学生在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生活有重大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地、重点地考虑学生的合作与交往。“合作跑”是达成其目标的有效内容,“合作跑”的练习手段和内容有哪些?

如“骑马”、“舞龙”、“舞狮”、“开火车”、“蚂蚁跑”等。

80、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终结性评价中,为什么不应该出现不及格的现象?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是针对绝大数学生而制定的目标体系,它的特征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够“达到所有的目标”。所以,不应该出现不及格的现象,否则就不是“使每一个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都能达到目标”这个概念。

81、“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哪个领域目标? 心理健康

82、“发展速度”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哪个领域目标? 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